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廣汽三菱在華銷量並不樂觀,目前僅由歐藍德一款車型挑起大梁,不過,隨著奕歌的到來,這種狀況也許將被改變。那麼,奕歌能否成長為SUV領域的「一哥」,引領廣汽三菱「縱情高歌」呢?
夢路 | AutoKol
相比於「眾人拾柴火焰高」,依靠「團體作戰」取得勝利,我其實更欣賞那種,憑借一人之力力挽狂瀾,走向巔峰的傳奇。
所以我喜歡鋼鐵人這個電影角色、喜歡普萊斯的「萬年不死」、也喜歡IG戰隊的上單the shy,在英雄聯盟全球S8半決賽中,他在BO3憑借劍魔一拍五,從而奠定了隊伍的勝利,每一次看都感覺熱血沸騰。
「個人英雄主義」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並不可取,但值得人們尊重。而對於歐藍德,我抱著相同的想法。
廣汽三菱的「英雄主義」
歐藍德上市之後,迅速成為了廣汽三菱的「扛把子」,比如在9月份的銷量中,廣汽三菱共銷售出新車11,036輛,其中歐藍德獨占8,534輛,是絕對的銷量主力。而在今年前三個季度中,歐藍德收獲82,280輛的銷量成績,廣汽三菱整體銷量才10.76萬輛,歐藍德自己就貢獻了八成功力,顯而易見它的重要地位,幾乎是「一款車扛起一片天」。
事實上,廣汽三菱在今年前三個季度,獲得了同比32%的銷量增速,歐藍德首當「第一功臣」,這便是廣汽三菱的「個人英雄主義」。
而這背後,則是勾引出了一段陳年舊事。
對三菱,既有愛又惋惜
惋惜的是,三菱明明有實力,卻還是逃不過「命運的安排」。
三菱汽車的歷史非常悠久,從1917年首輛A型車下線,到現在已經擁有了「百年高齡」,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老字號」,當然,在漫漫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三菱也開創過屬於自己的輝煌盛世。
EVO和帕傑羅,三菱最為得意的兩個作品,一個曾在WRC大賽上橫掃對手,創造了「EVO的神話傳說」,另一個則是在喀爾拉力賽上,連續奪冠,勢不可擋。而三菱不只是在各大賽事上「功成名就」,在市場上,三菱同樣收獲豐厚果實。
作為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汽車公司之一,三菱在2003年便登上了事業巔峰,比如現在「很厲害」的德系品牌代表大眾、其他日系小夥伴豐田、本田、日產等等,在那個時候都只能眼看著三菱「喝酒吃肉」,羨慕的「一批」。
不過或許「盛極必衰」是一個難以逃避的「自然法則」,三菱還是走上了下坡路,在中國市場不僅失去了曾經的地位,甚至一度傳出退出中國市場的消息,還好廣汽三菱成功堅持下來,歐藍德的表現也足夠讓人欣慰,但與巔峰時期的三菱相比,難免唏噓不已。
而說起對於三菱的「愛」,應該是三菱對於自主品牌的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
與其他合資品牌不同的是,三菱進入到中國的時候,不只是帶來了產品,還有自己的發動機技術,成為了當時少有批准發動機國產化的外資車企。
遙想當年自主品牌的發展,好似一個初生嬰兒,步履蹣跚,即使外觀能夠「仿制」,內飾能夠簡單「堆砌」,但發動機是個最大的難題,一度面臨著「跑不起來」的窘境,所以三菱此舉,算是幫了自主品牌一個「大忙」。
哈爾濱東安三菱和瀋陽太空三菱生產過的發動機,幾乎所有自主品牌都用過,4A9和4G6兩款發動機也成為了一代不可磨滅的神機。哪怕從現在來看,自主品牌研發的發動機,或多或少都帶著點三菱發動機的影子。
奕歌,再助「一臂之力」
事實上,三菱在國內市場,憑借歐藍德的出色發揮,已經開始漸漸復蘇,而另一款實力選手奕歌的到來,將有望再助其「一臂之力」。
而對於奕歌,廣汽三菱執行副總經理張躍賽先生曾表示:「奕歌:‘奕’,代表光明、新生;‘歌’,是對生活的表達。奕歌,寓意「人生如奕,縱情高歌。」一個有著「內涵」的命名,不僅能夠看出廣汽三菱對這款車的重視,也表達出對於消費者的美好祝願。
首先是產品力方面,奕歌做到了「有顏有實力」。
奕歌很大程度上保持了概念車的原汁原味,「X」形的家族式前臉設計,輔以粗壯的鍍鉻飾條裝飾,還是那「熟悉的味道」,只不過燈組結構更加狹長,看起來更加犀利,車身腰線和尾部的設計,使得新車擁有極強的俯沖視覺感,顯得更加年輕、更加運動。
車身尺寸上,奕歌長寬高分別為4,405/1,805/1,685mm,軸距為2,670mm,目標直指跨界風格的緊湊型SUV車型。
動力方面,奕歌將搭載1.5T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125kW,匹配6MT和CVT變速箱,並配備全新的電控四驅系統。
其次,奕歌瞄準的是年輕化市場。
雖然同為緊湊級別SUV車型,但歐藍德的定位更偏向家用,7座車型的推出也是為了更好適應家庭用車場景;相比來下,奕歌面向的是年輕消費者,跨界風格的設計非常符合年輕人的胃口。
而這樣一來,奕歌與歐藍德有所區別,最大程度上覆蓋了消費群體,二者互不衝突、形成互補,同時構成了在緊湊級別SUV市場的「最強戰力」。
「個人英雄主義」雖然在關鍵時候能夠以一己之力「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但卻也「只能做到一時」,想要更好地發展下去,還是需要更多的產品支撐,如果說歐藍德是最先那個「英雄」,那麼奕歌的到來將「錦上添花」,完成「單核」向「雙核」的轉變。
END
版權聲明:本文為《汽車內參》獨家稿件,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和摘抄,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於《汽車內參》。
精彩回顧
拒絕「只走過場」,東風啟辰要做「實力派」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CR-V銷量回暖「秘笈」
無論是李逵還是李鬼,也許都不是眾泰全新T600的正確打開方式
最帥SUV預售價10萬至14萬元,奔騰吹響二次革命的號角
商務合作 |xubeili@autokol.com
公關邀請 | hewei@autokol.com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AutoKol官網
進入國內首家最大的新媒體整合平台
已經入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