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預報為什麼有時候不準?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天氣預報為什麼有時候不準?

很多人會覺得,天氣預報是一個可以預測未來的行業。但是,它卻經常預報得不夠準確。以及,人們使用不同的天氣預報軟件時,得到的天氣信息也會不同。美國的氣象界甚至有種說法,「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上帝是完美的,因為上帝從來不做天氣預報。」

竇志鋼在中國氣象局工作了16年,作為一位幕後的氣象信息傳媒人,他也一直在思考,為什麼人們總會覺得天氣預報不準?在他看來,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點,從氣象學的學科角度看,觀測氣象不可能達到絕對的準確。氣象學是一門很年輕的學科,建立在現代科學基礎上的天氣預報,只有100多年的歷史。人類關於很多天氣現象的原理和規律,還沒有完全掌握。氣象學家或科學家,觀測氣象的技術和經驗也是一個積累過程。

從兩個角度來看下這種局限性。

首先,人們觀測氣象的「眼睛」是有盲區的。目前觀測氣象的各種觀測站和觀測設備,比如氣象站放出去的雷達、衛星等,就像組成了一張捕捉天氣變化的大網。這張網的疏密程度不同,分布地區也不均勻。有時候,一些影響半徑在幾十公里的小尺度的天氣變化,就像漏網之魚,逃過了觀測系統的眼睛。這會導致一些氣象信息沒有被預測到,天氣信息的預報也就很難精準。不過有了氣象衛星後,盲區少了很多,整體觀測視野更開闊了,準確率也在提高。

其次,觀測氣象更避不開「蝴蝶效應」。蝴蝶效應指的是,巴西的一只蝴扇動了翅膀,有可能導致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風暴。竇志鋼解釋說,對天氣預報行業來說,面臨的挑戰是,無數只蝴蝶會隨時扇動翅膀的可能性。變幻莫測的天地自然間,哪怕一些突發的很微小的變化,都會影響到最終氣象信息的計算結果,所以要得出準確的天氣數據難度很大。

第二點,不同的氣象數據來源,計算得出的天氣信息,會出現差異。

竇志鋼表示,就中國來看,目前天氣信息數據的來源有幾個管道。

首先是官方管道,也就是中國氣象局提供的觀測數據,這是主要的數據來源。

其次是交換數據。世界氣象組織WMO有個協定,各個成員國之間要進行數據交換。比如中美之間,中國要給美國一些中國的數據,美國也會給中國一些美國的數據,彼此共享一部分天氣信息。不過現在衛星技術很發達,不同國家之間也能監測到對方的數據。比如,美國能觀測到中國的一些氣象數據,這些數據一部分用來官方交換,一部分也會進行出售,賣給一些商業氣象機構。

此外,還有社會觀測數據。竇志鋼提到,隨著智能時代到來,AI和IOT技術的普及,有一樣設備已經覆蓋了城市的各個角落,就是錄影頭。這些錄影頭也是一種初級觀測設備,雖然它記錄的信息,都是非標準環境下的觀測數據,但匯集到一起,也是對氣象數據的一個很大的補充。

所以,當不同的氣象服務機構,使用不同的數據來源和預報模型時,得到的天氣信息的精準度也會有差異。

第三點,人們對天氣信息的需求,發生了變化,這也影響了人們對天氣預報準確度的感受。

以中國為例,在早期電視時代,人們獲取天氣信息,基本只靠每晚7點半的天氣預報。它通常提供24和48小時天氣信息,以城市為地域範圍來預報。在互聯網時代,人們對天氣信息的需求更精細化。人們需要知道每小時、甚至每分鐘,直徑幾公里範圍內的天氣會怎樣;或幾小時或幾天後,百公里外的地方天氣會怎樣。需求的精細化,也提高了天氣觀測精準度和播報頻率的標準。

竇志鋼解釋說,手機移動端天氣預報產品的出現,並不會從根本上提高氣象觀測的準確率。但從傳播手段上,可以隨時更新天氣數據。人們查詢天氣時,每次看到都是最新的天氣信息,就會覺得天氣預報「好像更準了」。

竇志鋼表示,從統計情況來看,天氣預報的準確率還是挺高的,0-6小時的短時預報,準確率會到90%。因為觀測周期越短,天氣信息相對就越準。

但人們會對不準的記憶很敏感。尤其是在電視時代,天氣信息無法及時更新和傳播,人們有時會產生「天氣預報總是不準」的印象。比如,預報有雨,你帶了傘,果然下雨了,你會覺得這很正常。你不需要記住這些服務準確的時刻。但偶爾沒有預報有雨,你沒帶傘,天突然下雨了。你可能會有一種負面記憶,認為,「不帶傘時天最容易下雨。」

竇志鋼還提到,現在手機移動端的天氣預報產品,基本都是概率預報,比如有70%的可能會下雨。這是更科學、客觀的表達天氣信息的方式。它從天氣預報技術上,彌補了氣象觀測「很難準確」的天然局限性。至於看到70%會下雨,如何判斷到底下還是不下?竇志鋼認為,你只能容忍天氣信息天然的不確定性:很可能下,也可能不下。或者,隨時查看最新的天氣信息。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