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爵即爵位、爵號,是古代皇帝、國君對貴族功臣的封賜,後代爵稱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時而異。如漢初劉邦既封皇子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為王,彭越為梁王,英布為淮南王等;清太祖努爾哈赤封其子阿濟格為英親王,多鐸為豫親王,豪格為肅親王。再比如明朝時期,李善長封韓國公,李文忠封曹國公,劉基封誠意伯,王陽明封新建伯等。先秦文獻中有關爵制的記載,主要見於《孟子·萬章下》。所舉周代爵稱,有天子、公、侯、伯、子、男五等。那麼,問題來了,在春秋戰國時期,齊國是侯爵,為什麼「齊桓公」稱公,而不是齊桓候呢?
一
首先,根據史料記載,齊國是周代諸侯國,是中國歷史上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被周天子封為侯爵,分為薑姓呂氏齊國和田齊兩個時代。在田氏代齊之前,齊國的國君一般被稱為公,比如齊獻公、齊桓公、齊靈公、齊景公等。對此,很多人要問了,齊國只是侯爵,為什麼國君稱公呢?值得注意的是,不僅齊國如此,就鄭國、晉國、秦國等諸侯國,要麼是侯爵,要麼是比侯爵更低的伯爵等,但是,對於這些君主,也都稱公,比如晉文公、晉悼公、鄭武公、秦穆公等。
二
對此,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周朝時期,謚號裡面的「公」,是一種尊稱,而非爵位。也即對於齊國、鄭國、晉國、秦國等諸侯國的國君,謚號裡面的「公」和原先的爵位是不能劃等號的。彼時,諸侯這一級別,謚號基本統一為「公」。與此相對應的是,士大夫這一級別,謚號基本統一為「子」。「公」可以作為諸侯的通稱,這是客觀事實。但那已不是爵稱,而只是一種榮譽稱號,是尊稱。何休《公羊傳》隱公元年註雲:「魯稱公者,臣子心所欲尊號其君父。公者,五等之爵最尊。王者探臣子之心欲尊其君父,使得稱公。」
三
在春秋時期,魯國和齊國一樣,國君也是侯爵。但是,魯國國君在國內,臣子則可以尊其號為「公」。這在周朝這一歷史階段是一條不成文的法則。這條法則還不僅限於侯爵,也通用於「伯子男」等各級諸侯。由此,對於秦國、鄭國等諸侯國的君主,也可以稱公。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春秋》等史料記載其它國家諸侯朝會時,一律稱呼各個諸侯國原本的爵位。如《春秋》莊公十六年載幽之盟曰:「冬十有二月,公會齊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許男、滑伯、滕子同盟於幽。」
四
最後,換而言之,史書中說法還是很嚴格的,比如「鄭伯克段於鄢」「晉侯秦伯圍鄭」,不是謚號和不是稱呼自己國家君主的情況下,稱呼都是用本來的爵位。比如春秋時期,雖然齊桓公是當時的霸主,但是,其他諸侯國在稱呼齊桓公的時候,往往會稱呼為「齊候」。此外,在周天子之下的諸侯國中,也是存在公爵諸侯國的,比如宋國。因為國君是商朝王室的厚待,所以西周建立後,周王室將宋國國君封為公爵,宋國國君為子姓宋氏。由此,對於宋國君主來說,不管是本國人還是其他諸侯國,都會稱呼其為宋公。正是因為爵位上的尊貴,宋國在和齊國、魯國、晉國、楚國等諸侯國會盟的時候,往往也會有一個靠前的座次。
文/情懷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