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養育嬰幼兒的」三無原則「:
嬰幼兒是個特殊的群體,是完全不同於成人的「不可理喻」的「外星人」,使用一般的教育方式對待嬰幼兒無疑是「對牛彈琴」,根據兒童心理學的觀點,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寶寶需要掌握以下教育原則。
一.無錯原則: 當嬰兒發生淘氣、打架、損壞物品等行為時, 這是嬰兒對客觀世界進行探索的行為,在嬰兒自己的意識中,並不認為這是一種不合理的行為。 嬰兒的對、錯的觀念與成人有很大差異,他們主要是以自我為中心來認識周圍的事物和人的。所以當寶寶調皮搗蛋、破壞行為的時候,不要以為孩子「犯錯誤了」,實際上嬰幼兒大部分行為是出於一種探索和好奇!
二.無批評原則: 對0-3歲的嬰兒來說,說理性批評是有好處的,但是大部分嬰幼兒並不能聽懂,所以批評也就失去了意義。大人應該以自己的行動示範, 教給嬰兒正確的行為方式,判斷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在不斷地嘗試中,嬰兒會感知哪些是令人喜歡的行為,哪些行為是不招人喜歡的。
三、無壓力原則: 現代教育學和心理學認為,一個人只有在平等尊重的情境下才能產生合理、創新的思維。 嬰幼兒在恐懼和緊張情況下往往產生自我被動、退縮、怯懦。 所以,嬰幼兒應該處於一種寬鬆愉悅、有心理安全感的環境中才能學習和接受新事物,也才能身體健康,聰明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