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得名是因為一場誤會,而這座古鎮更牛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貴州,在很久很久以前,屬於「別人的土地」,隸屬「荊楚」或”南蠻」,是「帶罪之人發配邊疆」的邊疆之地,成語「夜郎自大」的「夜郎國」便屬於貴州之地。貴州,直到明朝第三代皇帝朱棣時期,才終於建制為省。據說,貴州古時當地百姓稱之為「矩州」,就跟湖南人把「飛機」說成「灰機」的道理一樣,有朝廷官員來到貴州,問起當地老百姓,此地如何稱呼,百姓答:貴州。其實百姓口中說的是「矩州」,但貴州的名稱卻從此流傳下來並沿用至今。

貴州得名是因為一場誤會,而這座古鎮更牛 旅行 第1張

古時,貴州是通往廣西和重慶、雲南的咽喉之道,有人曾把「貴州」二字拆字分析,稱貴州是「中國的一個寶貝之州」。在貴州省會城市—-貴陽市花溪區有一個5A級景區—–青巖古鎮,素有貴陽「築南門戶」之稱。當地流行一種說法,稱「惠水糧三天不到貴陽,貴陽必鬧饑荒」,惠水作為貴陽下屬的一個小縣城,掌握著整個貴陽人的溫飽,這種 「胃口」滿足的重要性,再加上貴州的戰略地位,引起了明朝皇帝的重視。朱元璋派遣他的軍隊來到貴陽,其駐兵屯田之地便是如今的「青巖古鎮」。

貴州得名是因為一場誤會,而這座古鎮更牛 旅行 第2張

遊覽青巖古鎮有四大看點,它不僅擁有中國南長城之一,並且暗含四種宗教信仰文化,它不僅是姜文《尋槍》拍攝之地,也是茶馬古道的集散地。在古鎮不僅可以體驗到貴州文化,也能品嘗到富有貴州特色的美食。

貴州得名是因為一場誤會,而這座古鎮更牛 旅行 第3張

青巖古鎮熱鬧,繽紛,寧靜,包容。青色的定廣門城牆上鮮紅的笙旗獵獵作響,仿佛踏進城門,便從現代邁入了古代,從現實走進了夢裡,600多年過去了,青色的石板路早已磨得光滑,鐵蹄聲也早已遠去,可是,依然能從悠然的時光裡恍然感受到過去的模樣。

貴州得名是因為一場誤會,而這座古鎮更牛 旅行 第4張

貴州得名是因為一場誤會,而這座古鎮更牛 旅行 第5張

青巖古鎮歷史上有8座石牌坊,如今僅保留下來兩座。它們無聲訴說著古鎮的歷史,像一個符號般佇立在街道,仿佛隔著熱鬧與繁華,仿佛隔著寧靜與安然,仿佛隔著過去與未來,只有那石刻的造型和人物仿佛還帶著歷史的溫度,帶著引人致勝的故事在向你娓娓道來。

貴州得名是因為一場誤會,而這座古鎮更牛 旅行 第6張

古鎮的房屋建築多為重簷懸山式,這種建築風格對「天無三日晴」的貴陽生意人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作為茶馬古道的集散地,擺放貨物的門面需要遮得起風擋得住雨,光有第一重房簷並不穩妥,用第二重房簷擋住斜風細雨對生意人的貨物便起著萬無一失的作用。這雙重房簷尤如一個人的眉毛和睫毛,眉毛裝飾著眼睛,睫毛保護著眼睛,好像缺了誰都不好。

貴州得名是因為一場誤會,而這座古鎮更牛 旅行 第7張

古鎮,適合慢慢地走靜靜地看細細地刻畫在心底,在蜿蜒曲折的小巷裡,感受人群從身邊越過時掀動的氣流,在熱鬧的繁華裡,撫摸那斑駁的青牆,回望那遙遠的歷史。小鎮的故事,不需要刻意尋找,那一石一屋一瓦一簷一街一巷仿佛都自帶滄桑。背街,是一條以石頭砌築的老巷子,薄石鋪路,厚石砌牆,東接財神廟,西抵慈雲寺,將古鎮南街和西街連接在一起。這種用條塊石、團石和不規則石塊以糯米漿、桐油、石灰黏合砌築的街道,在《尋槍》的鏡頭裡,留下了諸多背影。當行走在背街上,總會不自禁地想起那明朝的軍隊,踏過這靜謐的小巷時,有無感受到內心的寧靜?

貴州得名是因為一場誤會,而這座古鎮更牛 旅行 第8張

貴州得名是因為一場誤會,而這座古鎮更牛 旅行 第9張

貴州居住著56個民族,只有仡佬族才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這些外遷過來的民族對宗教信仰帶著極大的包容。在青巖古鎮,便流傳著四種宗教文化:基督教、佛教、天主教和道教。這些文化在此地和諧共處,假如,抬頭望一望住宅的門楣,便能區分出他們的信仰。刻著十字架的是基督教或者天主教,刻著蓮花的信奉著佛教,刻著太極八卦的便是道教了。

貴州得名是因為一場誤會,而這座古鎮更牛 旅行 第10張

貴州得名是因為一場誤會,而這座古鎮更牛 旅行 第11張

青巖古鎮的四教之中最華美的建築便是萬壽宮道觀,曾是江西人建在古鎮用來商談、看戲的場所,又被稱為江西會館。歷史上的青巖古鎮曾有9座道觀8座寺廟,以萬壽宮道觀為絕。道觀內供奉著「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許真君,始建於1778年,道觀內的木雕神靈活現仿若刻畫著一幅幅活著的故事,還有栩栩如生的60真身彩繪甲子圖,宛若一個道教博物館。這種道教、佛教、天主教和基督教四教並存之地,在中國並不多見,但在青巖古鎮,它們卻顯得尤其和諧,讓人不僅對貴州人的包容更加刮目相看。

貴州得名是因為一場誤會,而這座古鎮更牛 旅行 第12張

貴州得名是因為一場誤會,而這座古鎮更牛 旅行 第13張

古鎮的商品琳瑯滿目,足以讓人產生眼花繚亂之感,明清時期,這裡是茶馬古道集散之地,叫賣吆喝之聲不絕於耳,如今的古鎮,仿佛是繁華的延續,讓來到古鎮的人總是禁不住東摸西看,又忍不住大買特買,即使掏空腰包也在所不惜。

貴州得名是因為一場誤會,而這座古鎮更牛 旅行 第14張

紛紛攘攘的古街巷道,帶著當地人的質樸,和著過往行人的好奇,熱鬧著,寂寞著,訴說著,沉默著…… 在歷史與現實的交會中,上演著一出出文化的碰撞,激蕩起心靈的漣漪,讓人慢了腳步,忘了時光。

貴州得名是因為一場誤會,而這座古鎮更牛 旅行 第15張

古鎮裡的美食,深藏著貴州人對食物的喜好。貴州人喜愛吃辣,在古鎮見得最多的便是辣椒,油炸得酥酥脆脆的,本地人早上吃牛肉粉或者羊肉粉的時候,便拌一點這種辣椒就著吃,看電視或者喝酒的時候,甚至把它當零食和下酒菜,即使抓一把放在嘴裡嚼,也依然能夠吃得津津有味,貴州人常常開玩笑說,其他地方流行辣子雞,我們這裡流行雞辣子。

貴州得名是因為一場誤會,而這座古鎮更牛 旅行 第16張

古鎮還流行一種米豆腐,用蔬菜汁製作,呈現出綠色的模樣,看起來雖怪,但吃起來卻透著清爽。

貴州得名是因為一場誤會,而這座古鎮更牛 旅行 第17張

貴州自明朝中期開放科舉,至清朝出的第一位文狀元便是來自於青巖古鎮的趙以炯,青巖古鎮甚至還出過200多名進士,據說狀元很喜歡吃豬手,所以,這裡流傳著一種不成文的規矩,但凡家裡有孩子要中考或者高考的,家長在考試前都會帶著孩子來到古鎮轉一圈,再吃一吃古鎮的小吃,討個好彩。所以,在古鎮的街頭,總是能看到色澤、味道極好的豬手滿街飄香,直引得人口水直流。

貴州得名是因為一場誤會,而這座古鎮更牛 旅行 第18張

青巖古鎮,與其說它是一座古鎮,不如說它是一部歷史,來過的人,翻過,閱過,有的人走了,而有的人卻在心底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仿佛前生,便身處在這座古城,和著朱元璋的軍隊,行走在這老街古巷中,踩著那青色的石板,一步又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