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金秋時節,秋風送爽,
德慶田野里一片金黃,
是收割稻谷的時候啦!
歡呼雀躍的不僅僅是農民朋友們
就連我們的靚女也開心的
在田埂上奔跑起來
回憶童年時光
德慶的田野
一片片金黃色的稻浪,
德慶秋色好美!
二十年前,中國農村幾乎還沒有自動收割機,更沒有現在的聯合收割機,人們都是這樣用鐮刀割稻子的。
還記得童年,大人去割禾,小孩子在家曬谷子,時不時要去「趟谷」,好讓谷子都曬得到,還要提防鄰居家的雞鴨過來吃谷子。
11月,這是晚稻成熟的季節,也是農村最忙的時候。打稻谷是技術活,也是一種體力活。
臉朝水稻,背朝天。累了,田埂上坐一坐,放下手中的鐮刀,摘下頭上的鬥笠,雙手撣一撣衣袖,拿出一包白沙,抽上幾根煙。抽完,繼續彎腰割稻子。
小時候,大人告訴我,左手拿稻子,右手握緊鐮刀。割稻子的時候,鐮刀口要向下斜,不然很容易割到手。
可是,盡管多麼小心,也有割到手指,鮮血直流的時候。回到家,奶奶在房簷上到處找蜘蛛網,敷在傷口上,這是當時非常有效的止血方法。
現在打稻谷機械化水平提高了,但是在小編的印象里,那時候都是踩打谷機,或者是最原始的打谷桶。
兩個人踩,要控制好力度和節奏,這樣才會踩的穩。後面兩人替稻穗,幾個人割稻子,這樣的配置,團隊協作,效率很高。
兩個相對的人將谷子舉起,這樣相互配合著在谷槽上摔打著谷物,發出有節奏的「嘭、嘭、嘭 、嘭、……」聲,直到稻谷全部落,這是豐收的聲音。
當把稻子全部收回去,在這片田野里,便是另一番天地。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小時候,一放學,就是放下書包,拿一個小盆便出門捉泥鰍。順著排水溝,看到有小洞的地方,挽起褲腿和袖子,運氣好一下午就能挖到小半盆~
每次能捉到一小盆,就會非常開心和滿足。興高采烈拿回家,讓媽媽做一頓美美的晚餐。親自動手,豐衣足食。
籮、筐、簸箕、扁擔,這基本是標配,另外,還有編織袋。有了這幾樣東西,裝稻谷也就方便多了。
農民把割回來的一些稻苗散落到水泥地上,先讓太陽暴曬,然後一遍一遍的翻,等到下午太陽把稻稈曬幹了,用棒子來回敲打。
晚上裝起來,白天又倒出來曬,一遍又一遍的暴曬,一直到全部曬幹,每一粒稻谷蘊含著農民多少汗水與辛勞。。。
為了讓稻谷徹底乾淨,把混在稻谷里的塵土和柴屑全部清除,還要利用風車(小時候小編最喜歡玩風車)。
小時候,大人們在曬稻谷,小孩就在一旁嬉笑玩耍,或者在一旁幫點忙。
稻谷打完之後,稻草一般都會堆在田里一段時間,讓它暴曬幾天,讓水分蒸發。調皮的小孩子就喜歡在草堆里上打滾,上躥下跳,甚至有更調皮的小孩,乾脆點它一把火燒掉。
等稻草幹了之後,一捆一捆的挑回家,用來放到豬欄或牛欄里不但可以讓它們用來保暖,不久之後這些稻草還會變成有機會肥料。
盡管農田、魚塘、河邊,秧雞、田鼠這些都慢慢離我們遠去,記憶里,也模糊的記得,卻覺得那很美、那麼美好。
又是一個農忙時
這一幅幅畫面
都是珍貴的美好記憶…
如果可以,不妨回家接接地氣!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來源於今日德慶網友爆料,德慶莫村網,版權屬原創作者,若有侵犯,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如未標明來源,敬請諒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