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創立於 1991 年的軟件廠商東軟,近年在智能汽車領域有一系列動作,並且身份也悄悄發生了改變。
對於不熟悉這家老牌企業的人,可能你要先了解他們在做什麼:
車聯網技術方面,東軟集團與英特爾、一汽紅旗聯合發布了基於東軟 C4-Alfus 平台進行研發集成的 「智能駕駛艙平台」。
今年他們還和華為合作,在無錫車聯網 LTE-V2X 城市級示範應用項目中,為所有 V2X 的實驗和示範提供軟件應用支撐。
2015 年以來,東軟旗下的合資公司東軟睿馳推出了新能源車智能充電系統與智能電池管理系統;
在自動駕駛方面,他們已經推出了 L0 到 L2 級的量產產品,據說很快 L3 級產品也將發布;
此外,東軟睿馳旗下的新能源汽車科技公司「睿馳達」還上線主營了電動車分時租賃+智能充電服務的「氫氪出行」,目前已在多個城市經營。
上述可以看出, 現在東軟已經不是一家傳統的純軟件廠商了,他們不只推出了自己的車載系統,還在車聯網、新能源、自動駕駛、共享出行等各領域都有規劃和布局。
東軟集團高級副總裁王楠表示,除了在國內市場的業務外,東軟目前正在以 Tier1 的新身份重新回到國際市場,以 IP 、License 提供者的角色讓國際廠商在全球使用他們的自主品牌軟件、產品和服務。
在國際戰略合作層面,去年本田宣布和東軟共同開發電動車電池管理技術、車輛數據雲管理和車載互聯技術等核心技術,並向睿馳達註資 6000 萬元(註資後本田中國占股 10%,睿馳達占股 90%)。
今年 10 月,東軟宣布將和日本電裝合資成立睿馳電裝(大連)電動系統有限公司(電裝占股 40%,睿馳占股 60%),進行電機控制器及相關配套產品的研發、銷售等業務。
對於東軟以 Tier 1 的身份重回國際市場的下一步戰略,GeekCar 和王楠進行了一次對話。
王楠,14 歲考入大學,1995 年加入東軟集團,任職 20 多年。現任東軟集團高級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主管戰略合作、投資並購、公司治理、品牌與市場,以及國際業務。
轉型:以 Tier 1 的新身份重回國際市場
GeekCar:隨著近年汽車行業向智能化、電動化、網聯化、共享化快速發展,能不能介紹下東軟的定位變化,以及在這幾方面的哪一塊進展比較快?
王楠:現在很清楚的一點是,所有的車廠都在面臨一個變革,他們的壓力也蠻大的。在這個變革的過程中,我們給自己的定位是從技術、從商業模式的角度,來為主機廠提供新的轉型的技術基礎。東軟在大汽車這個版塊的戰略,簡單來說就是延展。
Infortainment(信息娛樂化)和 Connectivity(網聯化)上,我們有傳統的 IVI 業務、智能駕駛艙業務,這是東軟汽車電子事業本部做的。雖然今年整個汽車市場處於增速下滑的通道,但是東軟在這個板塊的營收處於上升通道。這是因為東軟在這塊已經有了相當多的技術積累和量產的產品,所以在整個市場發展地更加快速。
新能源化上,東軟睿馳的產品有新能源電池模組、BMS、電池控制系統、電池包以及充電樁。今年除了傳統的國內車廠接受東軟睿馳的電池包和 BMS 之外,國際車廠也開始和我們合作——我們先後拿下了東風本田、廣汽本田這兩個本田系的車廠的定點。這是非常大的進展。
智能化上,我們其實從 2004 年就成立了汽車電子的先行技術研究中心,就已經開始進入自動駕駛和 ADAS 輔助駕駛領域了。東軟的 L1、L2 量產產品在市場上的持續落地支撐了我們上半年的一部分增長。
共享化上,睿馳達做了「氫氪出行」。說共享化,其實更全面地說是汽車工業新的商業模型。這種模型可能會倒推整個的造車、售車、用車包括汽車金融、保險,讓所有消費者的使用習慣和車廠生產的考慮基礎全部發生變化。我們正在嘗試把智能化和共享出行模型做越來越多地整合。
GeekCar:近年除了在「量」上的增加,以你的個人體會來說,東軟在「質」上有什麼突破或者轉折?
王楠:我們很大的一個突破和收獲就是在過去一段時間的成功轉型,我們從 Tier 2 變成了 Tier 1。
在 IVI 這塊,過去我們的位置是純軟件廠商,這幾年我們在整個中國市場變成了 tier 1:我們把在全球市場積累的和全球車廠磨合的經驗,結合中國市場的不同需求,幫國內主機廠做創新,包括給他們做幾代的軟件平台。
中國消費者對於互聯網化應用的需求,現在已經領先於國際消費者,因為我們在這方面的使用習慣已經被培養起來了。所以過去的五年,我們一直在考慮幫國內主機廠創新。今年,我們一方面從「量」上在不斷增加外,最重要的一個突破就是我們現在又以一個 Tier 1 的身份反過頭來回到國際市場,這是我們的戰略。
從國際市場的視角看,原來我們是軟件服務商,是一個服務者的角色,現在我們再回來,變成了一個 IP、License 提供者的角色。現在是國際車廠在國外來用東軟自主品牌的軟件和產品。
這是我們在智能化這一塊很大的突破,雖然目前營收上展現的量變並不大。這一塊的營收增加我們更多來源於過去幾年布局的成果。
和老合作夥伴們布局 V2X
GeekCar:東軟在國內很積極和車廠、經營商等在 V2X 上合作,在這個領域你們的角色是什麼?
王楠:給 V2X 提供網路支撐的是經營商,但是 V2X 在和 4G、5G 網路對接之後,它有自己的協議,需要軟件應用去支撐,這需要東軟在晶片往上來做。目前在中國無錫的整個 V2X 試驗和示範里,所有的軟件應用的支撐都是東軟做的。可以理解為我們做了華為晶片上協議棧的所有應用。
其實不能說東軟自己積極做 V2X,我認為全世界做 V2X 最快的國家,最快去把 V2X 大規模應用的國家恐怕是中國。無論是政府的開放心態、對於新技術的支持,還是說產業環境,甚至消費者的心態,中國都是最 Ready 做這件事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在這里面去發力。
中國市場對廠商來說確實是一個非常好的市場,這也是國際車廠把更多的新車型、新的實驗性的東西首先放在中國市場的原因。不過剛才我也提到,除了中國市場以外,我們現在又要以 Tier1 的身份來反攻國際市場。這是我們目前的一個布局。
GeekCar:東軟在中國做 V2X 有哪些優勢?
王楠:我們跟經營商是非常好的合作夥伴,不止是說在現在這個階段。在移動互聯網還沒有像現在這麼蓬勃發展的時候,早在十幾、二十年前,我們就幫通訊經營商做 BOSS 核心系統,包括計費、客服、所有的 CRM、他的核心經營內容。2000 年後我們給經營商做簡訊等增值業務,還有經營商的 location based service(基於位置的服務),這實際上就是車聯網技術,他們的所有基地軟件幾乎都是我們幫忙做的。我們就是一脈相承這麼過來的,所以你就明白,在這個領域我們懂經營商的業務。
另外,東軟的車載信息於系統已經覆蓋 60 多個國家,銷量累計超過 5000 萬套件,所以東軟懂車,還能賦能車廠。未來大家變成一個生態環境,在整個 5G 環境下特別是在 V2X 里,出行一定是經營商、車廠、基礎設施等多行業都參與的過程,而東軟獨特的優勢就是他們全都是我們傳統的合作夥伴,我們都懂他們的業務。
對應不同合作夥伴,我們有電信事業部、通訊事業部、移動互聯網事業部、汽車電子事業本部,你把這些部門串起來一看,這就是整個需要的產業鏈。
東軟在國際市場上的合作戰略
GeekCar:去年本田宣布和你們在新能源技術合作時,還投資了睿馳,這是技術和資本層面都有的深度合作。你們雙方達成最新的戰略合作的契機是什麼?
王楠:本田投資在我們共享出行的方向,投資的是睿馳達。我們的合作以中國市場為切入口,合作的定位是雙方全球的戰略合作。
我認為東軟跟本田合作的契機來源於新能源車、新的商業模式的發展。汽車市場整個的變化讓主機廠去重新思考他的創新、他的新需求,思考該怎麼走,尋找什麼樣的合作夥伴。
一方面,主機廠開始認同軟件越來越重要,這里麵包括智能駕駛里的人工智能算法、新能源車里的電池包和電池 Pack 系統、共享出行的商業模型構建,這其實都是互聯網、IT 和軟件。在所有的這些新的方向上,車廠本身懂得車里所有的核心技術,他需要的是能夠和他互補的合作夥伴。東軟在軟件和互聯網方面能為本田帶來新的血液,這是一個互補的合作。
另一方面,本田和東軟的合作肯定也是因為中國市場,這個毫無疑問。
GeekCar:你的意思是本田看中了你們懂中國市場。
王楠:因為新能源很重要,也因為中國是一個最重要的市場,所以他們選擇要在中國市場率先落子。那他們怎麼選擇新能源上的合作夥伴?肯定技術上先進、可靠,和本田互補以外,同時得懂中國市場,能在中國市場跟本田形成呼應。因此他們選擇東軟。
其實很多的國際車廠,在中國市場的新能源、共享出行等新方向上的布局,都是基於車廠對這些方向的關注。但是他所有的關注,不見得一定由他自己來做,可能他會選擇參與合作夥伴的創新這種方式。在這個過程中當然也會相互熟悉,反過來自己進行思考和戰略部署。
GeekCar:在進行國際業務戰略布局的時候,你們基於哪些考慮來選擇戰略合作的公司?
王楠:我們更多地考慮大家的互補。就像我們跟本田的合作,本田怎麼看我們,我們為什麼選他們,其實兩邊都一樣。
包括我們選擇和電裝成立合資公司,考慮到的就是技術互補。東軟睿馳和東軟之前在汽車電子方面的布局更多是在電子層面,相當於在用戶接口、信息娛樂這個層面;之後我們進入新能源車的發動機、電池包這個層面,也有核心技術,但是除此之外,新能源車這一塊還有電機、電控,電子部件和機械部件的整個的接口。
我們希望這次和電裝合作可以進入到這個新的領域。為什麼是電裝?因為在這方面電裝全世界排在前面,非常強。
GeekCar:你們在中國、日本、美國底特律、德國漢堡都有分部。在德國有 450 多人團隊,他們是屬於東軟整體還是東軟睿馳的,哪方面人才比較多?
王楠:在歐洲我們汽車方向幾百人的團隊,最早是收購來的,它原來是美國哈曼 Harman 在全球的 COE(Center of Expertise or Center of Excellence),翻譯過來就是卓越研發中心。它是在整個汽車電子領域的一個全球前端研發中心,一直服務於BMW、賓士、奧迪、保時捷這些全球的,特別是歐洲一線的車廠,當然也包括北美和日本。
我們把它在多年前收購回來,之後這個研發中心也一直在轉型,我們也賦能它去做更多的創新。目前為止我們在歐洲的團隊是以過去 Harman 那個團隊為核心組成的新版本,絕大多數是東軟的人,也有一部分是東軟睿馳的人,各個方向的都有。
GeekCar:德國的團隊應該在歐洲有很多資源,但是目前最近戰略合作的公司還沒有歐洲企業。東軟更偏好日企?
王楠:這個千萬不要過度解讀,和偏好無關。可能地緣的原因,大家離得比較近,聯合創新起來更容易,但不是說東軟只跟日系廠商合作。
我們當時收購的是美國公司在德國的團隊,你可以想像,這也是我們當時非常重要的一個布局,而且那個布局也面向歐洲的整個市場,只不過在具體項目上的啟動有先後。
麗li
獨立
微信:ivory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