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來源:深圳夢、深圳特區報
隨著深圳市公布了其在2018年前三季度GDP總量為17530.69億元後,一線城市排名已出。前四強還是上海、北京、深圳和廣州,其中上海和北京兩市的GDP均在2萬億元人民幣以上,分別是23656.69億元和21511.1億元,實際增速分別是6.6%和6.7%,而前三季度廣州市經濟運行平穩向好,16708.27億元,增長6.3%。值得一提的是,深圳排名第三,但增速卻是全國第一。
前三季度深圳GDP出爐!
「1753」後面好多「0」數不過來!
11月2日,據深圳市統計局消息,初步核算並經廣東省統計局核定,前三季度我市生產總值17530.6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長8.1%。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主要經濟指標表現良好。
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市統計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分產業看,深圳市前三季第一產業增加值15.82億元,增長7.6%;第二產業增加值7053.16億元,增長8.5%;第三產業增加值10461.72億元,增長7.8%。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同期的0.1:40.7:59.2調整為前三季度的0.1:40.2:59.7。
分行業看,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6.45億元,增長8.5%;工業增加值6600.31億元,增長8.1%;建築業增加值464.26億元,增長15.9%;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1775.13億元,增長4.6%;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515.65億元,增長5.1%;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298.18億元,增長2.9%;金融業增加值2289.68億元,增長3.9%;房地產業增加值1582.42億元,增長8.0%;其他服務業增加值3988.61億元,增長13.0%。
工業增速回升
「前三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306.21億元,增長8.3%。」市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從主要經濟類型來看,股份制企業增長12.1%;從主要行業看,前十大行業有八行業正增長,增速較快的有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12.3%,專用設備製造業增長9.8%,汽車製造業增長17.8%,醫藥製造業增長25.7%。
另外,記者獲悉前三季度,先進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分別為4458.81億元和4153.12億元,分別增長11.1%和11.7%,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提升至70.7%和65.9%。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8.9%
固定資產投資增勢明顯。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8.9%。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17.4%,非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20.0%。
按產業類別分,第二產業投資增長8.1%;第三產業投資增長21.1%。從主要行業看,工業投資增長9.8%,其中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同比持平。從主要經濟主體看,民間投資增長11.7%,占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比重達到49.1%。
前三季度,全市商品房屋銷售面積增長11.1%。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平穩增長
前三季度,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473.56億元,增長8.2%。其中,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3946.70億元,增長8.2%;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526.86億元,增長8.2%。主要商品零售類別中,消費升級類商品如汽車類、家用電器和音響器材類、通訊器材類分別增長11.3%、7.5%、31.5%。通過互聯網做到的商品零售額增長19.4%。
前三季度,全市做到商品銷售總額23714.32億元,增長10.7%。其中,批發銷售總額19770.08億元,增長11.2%。十大類商品銷售有七類正增長,其中有五類增速達到兩位數。
規模以上服務業較快增長
1-8月,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不含金融、房地產開發、批零住餐等行業)做到營業收入6976.4億元,增長17.2%,其中規模以上營利性服務業營業收入3639.9億元,增長21.0%。規模以上營利性服務業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35.5%,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11.7%,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長17.5%。
進出口增速總體穩定
據海關統計,前三季度全市進出口總額21562.07億元,增長9.9%,同比提高3.5個百分點。其中,出口總額11418.55億元,下降2.4%;進口總額10143.52億元,增長28.2%。
財政金融形勢良好
前三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807.16億元,增長8.7%,其中稅收收入2337.44億元,增長12.8%;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060.69億元,下降4.3%。
截止9月末,全市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存款餘額72349.91億元,增長8.1%;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貸款餘額52091.41億元,增長15.7%。
2018年前三季度中國GDP前50強城市排行
深圳第三
隨著深圳市公布了其在2018年前三季度GDP總量為為17530.69億元後,全國前50強城市榜單就出來了。毫無疑問,前四強還是上海、北京、深圳和廣州,其中上海和北京兩市的GDP均在2萬億元人民幣以上,分別是23656.69億元和21511.1億元,實際增速分別是6.6%和6.7%。
圖片來源:南生今世說
2017年深圳GDP增速同樣超北上廣
國家統計局公布:2017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達827122億元,同比增長6.9%,為近年來首次提速。
城市GDP方面:截至1月23日,全國城市去年經濟運行數據多已公布,根據信息匯總,2017年中國城市GDP(經濟總量)100強排名如下:
區間分析:根據最新核算,深圳的經濟總量在2016年就已超越廣州,作為經濟特區和開放前沿,其將繼續保持快速發展勢頭,GDP未來有望超越京滬;去年天津投資情況不佳,雖然並未受到濱海濱區改變統計口徑的影響,但經濟增速仍下滑明顯。
11.南京(江蘇2)11715億元,同比增長8.1%(人口:827萬);
12.青島(山東1)11258億元,7.5%(人口:871萬);
13.無錫(江蘇3)10511億元,7.4%(人口:653萬);
14.長沙(湖南1)10200億元,9%(人口:765萬);
15.寧波(浙江2)9850億元,7.6%(人口:788萬);
16.佛山(廣東3)9500億元,8.5%(人口:846萬);
17.鄭州(河南1)9003億元,8.2%(人口:1001萬);
18.南通(江蘇4)7750億元,8%(人口:730萬);
19.東莞(廣東4)7580億元,8.2%(人口:832萬);
20.煙台(山東2)7550億元,6.5%(人口:701萬)。
區間分析:長沙GDP提升迅速,接連超越許多城市,突顯了娛樂產業和明星效應的助推作用;鄭州近年來迅猛發展得益於河南舉全省之力,而做大做強的鄭州也帶動了全省發展的提速,這與「小馬拉大車」終致全省經濟增長緩慢的省會發展模式形成鮮明對比。
21.泉州(福建1)7533億元,同比增長8.3%(人口:851萬);
22.大連(遼寧1)7363億元,7.1%(人口:700萬);
23.濟南(山東3)7285億元,8.2%(人口:706萬);
24.西安(陜西1)7206億元,7.8%(人口:945萬);
25.合肥(安徽1)7191億元,8.8%(人口:937萬);
26.福州(福建2)7128億元,8.5%(人口:757萬);
27.唐山(河北1)7012億元,7%(人口:1024萬);
28.常州(江蘇5)6620億元,8.1%(人口:471萬);
29.長春(吉林1)6613億元,8%(人口:880萬);
30.哈爾濱(黑龍江1)6609億元,6.7%(人口:1063萬)。
區間分析:去年濟南大力修路,經濟增速開始提升,但被譽為「濟南兩條腿」之一的第二條經十路(旅遊路-劉長山路延長線)仍未貫通,加快發展還需更大魄力;西安去年經濟增速本不算快,但托管西鹹新區使得原鹹陽部分GDP納入自身統計,做到了經濟總量的激增。
31.徐州(江蘇6)660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871萬);
32.石家莊(河北2)6558億元,7%(人口:1078萬);
33.濰坊(山東4)6325億元,8%(人口:927萬);
34.瀋陽(遼寧2)5870億元,3.5%(人口:829萬);
35.溫州(浙江3)5485億元,8.4%(919萬);
36.紹興(浙江4)5311億元,7.2%(501萬);
37.揚州(江蘇7)5064億元,8%(人口:500萬);
38.鹽城(江蘇8)5050億元,7.9%(人口:724萬);
39.南昌(江西1)5000億元,9%(人口:537萬);
40.淄博(山東5)4886億元,8%(人口:464萬)。
區間分析:瀋陽受「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等政策紅利推動,經濟形勢有所回溫,整體表現好於去年;溫州人口基數大、轄區面積廣,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經濟增速近年來保持高位運行,今後在全國GDP排名有望進一步前移。
41.昆明(雲南1)4856億元,同比增長10%(人口:726萬);
42.泰州(江蘇9)4744億元,8.2%(人口:508萬);
43.鄂爾多斯(內蒙古1)4716億元,7.1%(人口:201萬);
44.濟寧(山東6)4620億元,7.2%(人口:808萬);
45.台州(浙江5)4388億元,8.1%(人口:603萬);
46.臨沂(山東7)4345億元,7.9%(人口:1044萬);
47.洛陽(河南2)4343億元,8.7%(人口:680萬);
48.廈門(福建3)4300億元,7.5%(人口:400萬);
49.東營(山東8)4198億元,7.1%(人口:209萬);
50.南寧(廣西1)4180億元,8.5%(人口:752萬)。
區間分析:泰州作為一座充滿活力的新興地級市,發展速度連續多年位居江蘇前列,去年更居於榜首,未來其在省內的GDP排名有望繼續前移;金磚峰會的成功舉辦提升了廈門城市化水平和國際知名度,基建、旅遊、交通、貿易等領域均受益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