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歷史迷聚集地,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
||||
問答 |
音頻 |
探究 |
視頻 |
辟謠 |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我們愛歷史》為頭條號簽約群媒體
字數:2520字,閱讀時間:約6分鐘
一:滿朝沸騰的「開門紅」
甲午戰爭里,中日雙方正式宣戰,是在1894年8月1日,但之前的幾天里,清軍與日軍已在朝鮮牙山大打出手。最終由於主帥葉志超遁逃,清軍不支退去,結結實實遭了個「開門黑」。誰知這麼個糟心消息,送到大清朝堂上,竟變成了激動人心的「開門紅」。
▲左一葉志超
原來這打仗不給力的葉志超,寫戰報卻十分給力。送回到國內的戰報,竟是「倭兵(日軍)三千死一千餘」的輝煌大捷。被日軍追得氣喘的葉志超,邊跑邊給老上級李鴻章海吹,說自己正帶兵向著日軍控制下漢城高歌猛進,離漢城已不到八十里,眼看就要把日本人揍出朝鮮去。如此給力捷報,自然叫清王朝上下頓時打了雞血,8月1日就高調發布《宣戰詔》,宣稱要把日軍「迎頭痛擊,悉數殲除」,儼然一副趕盡殺絕的架勢。
但大清滿朝文武哪里想到,在他們興沖沖高呼宣戰四天後,初戰告捷的日軍,就在漢城樂顛顛慶祝,漢城凱旋門的鼓樂齊鳴里,日軍把繳獲的清軍槍炮物資擺了一片,給漢城官民還有各國記者來了場大展覽,還豎起寫有「清兵戰敗之證」的大旗。這毫無爭議的實錘,火速占據各國報紙頭條,給清王朝來了個打臉啪啪。剛開打,大清朝就現了個眼。
這樣一支欺瞞成習慣,如此大事都敢海吹的清軍,又有多少贏面?
二:逃跑主帥送大禮
甲午戰爭,首先是在朝鮮開打陸戰,但最先撐不下去的,反而是開戰一個多月里,摁著清軍打的日軍。
打到是年9月上旬時,雖說清軍一路敗退,日軍正全力總攻平壤。但日軍的糧食彈藥,卻也瀕臨極限。當時紅著眼朝平壤猛沖的各路日軍,就連軍官們每天也只能喝兩碗稀粥,士兵們到了「苦糧乏」的地步,比起節節敗退卻物資充足的清軍,簡直是天上地下。以日本學者藤村道聲的哀嘆說:如果當時清軍能在平壤堅守兩天,強弩之末的日軍,只有潰退一條路。
而在9月15日拂曉,平壤城防戰打響後,雖說清軍主帥葉志超慫包,但戰將左寶貴挺身而出,扛起防禦重任,以其血戰殉國玄武門的壯烈一幕,激得清軍拼死力戰。近九個小時的血戰里,日軍雖然攻克玄武門,卻還是沒啃動平壤內城,糧食彈藥接近告罄。平壤地區的大雨,更把露天作戰的日軍澆的透心涼,眼看就是無功而返的節奏。
但關鍵時刻,清軍主帥葉志超,卻被這慘烈戰鬥嚇軟了腿,竟不顧眾將反對,做出棄守平壤的決定。更可恥的是,他還主動給日軍寫信告饒,求日軍放撤退的清軍一馬。本來筋疲力盡的日軍,這下來了精神,立刻在清軍逃跑的各條要道打埋伏。是日晚上八點起,平壤瓢潑的大雨中,毫無防備的撤退清軍,就這樣遭到日軍突然虐殺。各個要道上「清兵人馬屍體,累累如山」。這些之前還死戰不退的清軍將士,就這樣被葉志超的瞎指揮坑死。
另外還有日軍兵不血刃拿下的平壤城里,五十六萬發子彈和六百公斤金銀,以及堆積如山的糧食,全給人困馬乏的日軍大補血。葉志超,就這樣以他的貪生怕死,給日軍送了大禮。
更荒唐的是,撒腿跑路的葉志超,吹牛風格還是不變,竟又編造了自己血戰平壤的光輝事跡。真騙的清王朝下旨表彰他「深入異地,苦戰連日」。直到事情穿幫後才被辦罪。可這麼一個吹牛怕死的坑貨,竟能坐在主帥位置,坑死多少忠勇將士。如此清軍,怎能不敗?
三:嚇壞日軍的「中彈受損圖」
甲午中日黃海大戰,北洋水師與日本聯合艦隊,展開了一場震撼十九世紀末的廝殺。之後被後世中國文人黑慘的,當屬北洋水師。但把日本嚇得滿頭冷汗的,更是北洋水師。
黃海大戰結束後,標榜「一艘戰艦都沒沉」的日本艦隊,把各艘軍艦的受傷情況,繪成醒目的「中彈受損圖」,然後看到震撼一幕:日本所有軍艦,中彈位置都在「艦尾」、「中部煙囪」和「水線以下」三個位置。這是當時鐵甲艦上最為致命,戰鬥里卻極為難打的三個位置。可航速噸位火力嚴重吃虧的北洋水師士兵們,卻憑著高素質的射擊水平,精準狠打日本艦隊要害。他們在這場戰鬥里的命中率水平,不但遠遠甩開日本艦隊,甚至堪稱當時全球頂級。
如果當時北洋水師打出的炮彈,能夠多幾枚靠譜的開花彈,「一艘沒沉」的日本艦隊,恐怕將迎來一艘艘沉沒的厄運。
可是,即使這樣又如何?為何北洋水師會缺乏彈藥,正因1891年起,清王朝昏聵的官員們,提出了暫停海軍建設的主張,以至於甲午戰爭爆發前的三年里,這支艦隊一直在坐吃山空。這才有了「亞洲第一」的北洋艦隊,火炮比日本艦隊少七十多們,總噸位比人家輕八千多噸的咄咄怪事。只可惜了,那些在敵強我弱劣勢下,浴血死戰北洋水師將士們。
四:清朝輸的更慘的「另一仗」
比起海陸戰場的節節敗退來,清王朝輸的更體無完膚的,就是「媒體公關」。
當時的清王朝,對「國際輿論」堪稱一臉蒙圈,可日本卻高度重視,甲午戰爭開打前,就在英國美國的各大知名報社玩命撒錢,還重金聘請了美國知名記者豪斯等人,玩命給日本這場侵略戰爭玩命吶喊,竟說這是「文明日本拯救朝鮮,懲罰野蠻中國的正義戰爭」。以日本外交官青木周藏的說法,當時每一篇鼓吹日本的文章,都可以得到日本政府至少六百英鎊的稿費酬勞。放在當時西方,簡直是天價稿費,十足的下血本。
憑著這不惜血本的「輿論戰」,甲午戰爭開打後,西方各國主流媒體,幾乎清一色的給日本搖旗吶喊。尤其是《泰晤士報》,更是收錢辦事,哪怕日本炮擊英國船「高升號」的醜劇爆發後,拿足好處的《泰晤士報》,立刻請了兩位英國知名專家來,巧舌如簧給日本海軍洗地,竟說日本炮擊英國船,屬於正義行為,責任全怪「野蠻的中國」。
甚至在旅順淪陷,兇殘的「旅順大屠殺」發生後,整個旅順城兩萬多無辜百姓遇害。如此殘忍暴行曝光後,在日本的金錢攻勢下,《世界報》等西方知名媒體,也是紛紛替日本「辟謠」。竟把這場兇殘暴行,甩鍋成「清王朝殘暴統治引起」,死難的無辜百姓,更被造假成「清軍士兵」。不動聲色就洗地成功。
日本侵略者顛倒黑白的伎倆,一百年來總是駕輕就熟。而所謂「自由公正」的西方媒體,就是這麼一群玩意。
可是,整個的輿論戰里,戰場上焦頭爛額的清王朝,反應卻非常遲鈍,從頭到尾都沒有發出自己的聲音。這沒有硝煙的戰爭,都打到如此亂七八糟。整個甲午戰爭從頭到尾,更由此可見,應對是何等的被動昏聵。
即使拋開雙方的實力對比說,這也是一場清王朝從戰備到戰略,處處低能無知的戰爭。其中的差距,絕非先進武器可彌補——半睡半醒的晚清,遇到這樣一只瞪紅眼睛的惡狼,結局已注定,教訓,至今警醒。
參考資料:《清史稿》《日清戰爭》、《沉沒的甲午》、《甲午戰爭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