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建免費膠囊賓館 引網友熱議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醫院建免費膠囊賓館 引網友熱議 健康 第1張

該醫院外科ICU患者家屬可向護士長申請免費入住膠囊賓館,用取電卡就能使用艙內設施。

醫院建免費膠囊賓館 引網友熱議 健康 第2張

該醫院膠囊賓館衛生由專門的後勤服務人員負責

醫院建免費膠囊賓館 引網友熱議 健康 第3張

該醫院膠囊賓館的艙位共有10個,與外科ICU床位數一致。

醫院建免費膠囊賓館 引網友熱議 健康 第4張

該醫院膠囊賓館內照明、通風、消防、電源等設施一應俱全,還配備有呼叫終端,可與二樓外科ICU的護士和醫生通話。

11月15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報導的《洛陽一醫院內現免費膠囊賓館》新聞發出後,引起了媒體和網友的熱切關注,截至18日20時,網路點擊量近200萬次。為患者家屬免費提供膠囊賓館是河科大一附院的創新做法,是否屬全國首創?採訪中,國內尤其是省內其他醫院未發現此類設施,社會學專家稱,在大陸,醫院如何安置患者家屬尚沒有完善的管理機制,呼籲有關部門盡快建立機制並進行政策引導,或許能夠帶來一場「醫院患者家屬安置」的創新。

現場:「它給了我心理上的安慰」

拉開窗簾,來自新安縣的韓女士探身離開了膠囊賓館。她告訴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她已來河科大一附院照顧父親將近20天,一直住在醫院免費提供的膠囊賓館裡。「住在這裡給了我心理上的安慰。」韓女士說,自己掛念父親的病情,精神壓力大、體力消耗得也很快,住進膠囊賓館後,她感覺精神好了許多。「第一次住進這樣的休息室,還是免費的,讓人非常欣慰。」她說。

記者在河科大一附院外科樓一樓的家屬休息室看到,這間休息室面積大約30平方米,二樓就是外科ICU(重症加強護理病房)和醫院手術室所在地。休息室內有10個類似於「太空艙」樣子的膠囊賓館,分為上下兩層,每層5個床位,外部有爬梯。艙內每個床位約1米寬、2米長、1米高。每個膠囊艙位能躺下一個人,高度可以滿足直身坐起。雖然內部空間小,但是艙內大面積的鏡子與柔和的燈光營造出寬敞的感受。而每個艙內都有獨立的頂燈、鏡前燈、換氣扇、滅火器,還有電源插口和USB插口以及呼叫終端,它們都被安置在一個控制面板上。膠囊艙位內的光源可以根據需要獨立控制,不過開啟膠囊賓館內的相關設備需要一張院方提供的取電卡。

據了解,每個膠囊艙位還配備有呼叫終端,可以直接與二樓的外科ICU對話,隨時能夠聽見護士和醫生的通知。休息室的另一邊是一排櫃子,對應一個膠囊艙位,方便患者家屬存放物品。據外科ICU副護士長魯欣介紹,凡是正在外科ICU治療的病人家屬都可以免費申請入住這個膠囊賓館,院方會發給家屬一張膠囊艙位的取電卡和一把櫃子鑰匙。她表示,如果病患離開外科ICU後,家屬要盡快搬出膠囊賓館,以方便後續患者家屬使用,因為外科ICU有10張病床,與膠囊賓館的10個艙位相匹配。

初衷:讓患者家屬不必太辛苦

11月16日,記者對河科大一附院為外科ICU患者家屬免費提供膠囊賓館進行了直播,超過百萬名網友進行了觀看,收到數千條評論反饋,網友們一致盛讚醫院的貼心,同時也對膠囊賓館的衛生和消防工作提出疑問。

對此,全程參與此事的河科大一附屬醫院質控辦主任齊祥銀告訴記者:「設立膠囊賓館休息室,主要是從患者需求出發。」他說,由於ICU病房的特殊性,不允許家屬隨時陪護,患者家屬常常不放心,總是守在ICU門外,而一些從外地來的患者家屬為了節省開支,經常晚上在ICU病房外的走廊裡打地鋪,患者家屬辛苦不必說,還容易對走廊造成擁堵,非常不安全。

聊起網友的好評,河科大一附院副院長郝曉偉稱,由於外科樓的設計較早,沒有預期到醫院病患的增長速度,再加上ICU病區不能讓家屬隨時探望,造成了患者家屬在ICU病房外長時間等候,特別是打地鋪等候的情況。郝曉偉說,醫院為改善患者家屬的就醫感受,曾在二樓外科ICU病區外增加了很多櫃子,讓陪護家屬們放置被褥和個人用品。但是由於公共空間有限,加上經常是一個病患兩個家屬,公共空間的擁擠沒有得到徹底改觀。

針對很多網友希望將該院膠囊賓館的做法在全院乃至全國推廣的想法,郝曉偉直言,提高對病患的服務水平是他們醫院一貫的追求,但是這個項目推廣有很大的局限性。因為其他科室病區外很難找到合適面積的公共空間去安置膠囊賓館。「當初,為了安置這個膠囊賓館,我們拆掉了一樓大廳的長條座椅和牆上的宣傳大屏,才湊出了足夠空間。」郝曉偉說。

管理:專人打掃衛生,每間艙位都有滅火器

「膠囊賓館的衛生由專門的後勤服務人員進行打掃,我們也是想把好事做好!」齊祥銀對記者說。當記者問到他們是否了解國內其他醫院提供有類似的膠囊賓館時,他很堅定地對記者表示,「我們當時只是想給患者家屬提供一個好點的陪護環境,根本沒有考慮這是不是首家醫院內的膠囊賓館,更沒想到會這麼火。」

據齊祥銀介紹,當時他提出為ICU患者提供膠囊賓館時,在醫院的管理會議上得到了院主管的一致支持。「院主管們經常走訪ICU病區,他們對這裡的情況很熟悉,膠囊賓館的可行性獲得了他們的一致支持。」齊祥銀說醫院同仁都很理解ICU病患家屬的辛苦,願意創造條件改善他們的感受。購置膠囊賓館和櫃子、桌椅、電視機,打隔間、改造、粉刷、安裝監控這些工作都進展得很快。齊祥銀說,購買膠囊賓館的費用有4萬多元,而其他方面的花費也有4萬多元,總共花了8萬多元的改造費用。

記者了解到,對於膠囊賓館的建設

國內醫院ICU病房外患者家屬打地鋪的現象十分常見。記者從相關資料得知,在北京一家知名的三級甲等醫院的ICU,家屬幾乎都睡在醫院的走廊裡,有的就在椅子上過夜,很難租到有限的簡易床。記者又聯繫了北京的另外一家醫院,該醫院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ICU病房外的患者家屬也是打地鋪,「沒辦法,患者太多了,相應的患者家屬的數量也很多,病房都住得滿滿的,醫院哪有地方安置患者家屬?」

隨後,記者聯繫了省內的一家知名醫院,該醫院的ICU屬於分級診療,有重症監護室、次重症監護室和重安排措施,打地鋪者居多。

11月17日,記者在洛龍區的一家專科醫院了解到,該醫院的ICU病房一共有30個床位,當天住了18名患者,而對患者家屬並沒有專門的休息床位,而是設立了一個空房間作為患者家屬的休息區,休息區裡並沒有床位,家屬都是利用醫院提供的防潮墊打地鋪。「我們都是縣裡來的,沒辦法每天都回家,家人住在ICU,一天一兩千元醫藥費,打地鋪也是為了省錢。」一名患者家屬說。

記者又來到洛陽市洛龍區的另一家醫院,在該醫院的外科ICU病房外看到,有四五十名患者家屬都在休息區的椅子上坐著,臉上寫滿了疲憊。據該ICU病房的一名護士介紹,這個外科ICU病房有將近30張床位,而因為病房的特殊性,要求患者家屬24小時在病房外等待,隨時會把病人的新病情告知家屬,也會隨時通知家屬辦理準備搶救、轉科室、繳費等相關手續。記者看到,這個ICU病房外並沒有配備相應的患者家屬休息室,而是依托電梯間和樓梯間設置了一個開闊的患者家屬休息區,醫院會為患者家屬提供休息床位,但是遠遠不能達到和ICU床位的1∶1配比,大多數患者家屬還是自帶被褥打地鋪。「患者家屬太多了,目前只能打地鋪,不過醫院為患者家屬提供了櫃子可以用來放被褥。」這名護士說。

專家:群眾對醫院陪護需求迫切

「膠囊賓館事件表明醫院家屬陪護問題已經到了亟須解決的關口。」採訪中,洛陽師范學院社會學者安鋒說。

此外,記者採訪了鄭州大學社會學教授張明鎖,他說,醫院在ICU病房外設置膠囊賓館是個好事,體現出醫院對醫患家屬的人文關懷,也有利於重症患者的康復。張明鎖說,現代醫學認為,人是生物、心理、社會三種屬性的統一體,人的健康和疾病不僅是生物學過程,而且有心理和社會的因素,要從生物、心理、社會相統一的整體水平來理解和防治疾病,重症病人的康復也要重視心理、社會因素的作用與影響。尤其是進了重症監護室,更需要醫院的精心護理和家屬的關懷,但是由於病房的特殊性,家屬無法隨時陪護。對患者家屬來說,親人患病本身就備受煎熬,如果休息不好,也會影響自身的身體健康。「這是讓患者家屬得到妥善安置的做法,為這家醫院點讚。」他說。

張明鎖說,建立醫院ICU患者家屬管理機制需要一個發展過程,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群眾的需求不斷提高,有些醫院的病房樓在建設時沒有規劃家屬休息設施,也是情有可原的,建議醫院在有限的條件下盡可能為患者及患者家屬提供方便,從環境對人的影響上來看,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會促進患者病情的改善。

安鋒則表示:「洛陽這家醫院出現這種經濟實惠的舉措,是醫院以患者為本的表現,體現了醫院的醫者仁心。這家醫院確實值得支持,希望更多醫院去效仿推廣,真正替群眾考慮。」

呼籲:醫院應盡快建立管理機制

張明鎖教授說,在國外,例如美國梅奧醫院,各種設施齊全,人口又少,護理基本上是醫護人員的事。而大陸人口較多,尤其是河南作為人口大省,患者數量更多,人均的空間自然就少,所以不能簡單地進行比較。但是,考慮ICU的特殊性,醫院還是應該全面考慮對患者家屬的妥善安置,包括硬體設施和管理機制。

安鋒認為,以膠囊賓館事件為契機,在醫療行業可能會帶來一場創新,醫院甚至整個行業都要深度思考群眾對醫院陪護條件的需求。他說,有些醫院推出了陪護條件優越的家庭病房,但是收費高、數量少,只能小眾推廣,普通群眾幾乎不會選擇,而免費膠囊賓館的做法是實惠親民之舉。

「整個醫療行業缺少陪護標準,其他醫院應該及時跟進,盡快建立家屬陪護管理機制。」安鋒說,倡導醫院建立這樣的服務標準和行業管理條例,政府應給予相應的政策鼓勵和支持,比如從用房和資金方面應該有所優惠和支持,鼓勵醫院完成這項創新。

熱點釋疑

消防

●確保不會影響到該醫院大樓的整體消防安全

●該醫院膠囊賓館每個艙位中均配備有滅火器和煙霧感應器

衛生

●由該醫院專門的後勤服務人員負責打掃

網友熱議

@眾裡尋他而不得:當你體驗過在醫院陪床,就會非常感謝這個創新。我住院時在普通病房,第二天一大早的手術,家人怕醫生會過來簽字,晚上就在醫院陪床,睡在病房裡的躺椅上。

@Mr韶山7E:良心醫院,為醫院的管理層點讚。

@手機用戶007:作為一個在ICU外打地鋪兩個月的患者家屬,深深理解這是個多麼功德無量的舉措。

@拾光1502:我現在就是躺在ICU外的椅子上看這則新聞的。

@融不掉的雪疙瘩:如果有配套廚房就好了,哪怕是公用廚房也行。有家屬住院照顧起來真的太難了,病人的飯菜要有營養還要忌口,光用餐住宿就是一大筆支出。

@清酒一杯:我父親住院時,醫院沒有陪護床,只有一把椅子,家屬根本沒法睡,而且醫院保安還不讓家屬自帶簡易床,也不許打地鋪。家屬晚上都是和病人擠一張床睡。

他山之石

香港:患者全由醫院治療及護理

香港公立醫院的醫療水平很高,技術也更新非常快,並且有先進的檢查和手術設備,因此患者入院治療會享受到高質量的醫療服務及人性化的護理,住院期間不需要家人陪護,全由醫院治療及護理。但是香港的患者在住院排期(急診患者除外)、手術排期、檢查排期及專科門診排期上等候的時間較長。這主要是因為公立醫院由政府撥款,每年受益的患者有一定的數量限制,再加上香港公立醫院醫生收入是年薪制,因此他們更注重醫療安全和質量,不盲目追求數量,造成香港公立醫院看病難的問題。香港的私家醫院和診所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公立醫院的就診壓力。

美國:博士護士也要為病人取送便器

在美國,患者住院家人是不用陪床照顧的,也不要額外花錢請人陪護,因為幾乎所有治療和護理均由醫生、護士完成。醫生的工作忙得很,平均一個醫生要管八九個病人,甚至更多。護士的工作強度非常大,除了要配合醫生完成日常護理工作外,還得承擔為病人洗澡、換衣服之類的瑣碎工作,即使是一個擁有博士學位的護士,也要為病人取送便器。

日本:醫院配餐也屬醫保范疇

在日本,家屬的任務就是在規定的探視時間來探視即可。患者從治療到衣食起居全都由醫生和護士負責。那麼,家屬不在,護士真的會認真護理嗎?這是不用擔心的,醫院有相應的管理制度。

飲食:日本的醫院都是配餐,根據每個患者的病情制定飲食。飲食屬於治療的一個環節,日本的飲食治療屬於醫保范疇,與藥同樣,國家負擔大部分,病人負擔少部分。吃飯時間,醫院食堂會將患者飯菜用一個電動車推來,每一個病人的飯菜都附有標籤,包括名稱、飯菜量、熱量等都有標註。這個飯車每層都有自動溫度控制系統,包括盤子、碗、杯子等都是相對應的。不能自己吃飯的,護士負責喂飯。飯後一定要刷牙,不能自己刷牙的,護士負責給刷牙。

排泄:不能自己上廁所的患者,護士幫助大小便。手術後不能動的,臥床不起的患者,都穿有尿不濕,護士負責更換、擦洗。每個病床前都有呼叫按鈕,護士隨叫隨到。護士還定時巡視,詢問患者是否需要幫助。

洗澡:能自己洗澡的患者,任何時間都可以洗澡。不能自理的患者,每星期洗澡兩次,由兩名護士負責。

原標題:醫院建免費膠囊賓館溫暖患者家屬陪護難引網友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