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原子彈 魂歸戈壁灘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程先生重病之際,他的家人打電話告訴我說,老爺子的時日可能不多了,你趕緊過來和他見個面吧。」10月24日,為了這可能是最後的會面,心細的熊杏林帶去了她新近出版的圖書《程開甲的故事》。病榻上的程開甲,帶著呼吸機,身體非常虛弱,但意識還算清醒。但她萬萬沒有想到,時隔不久,老人便離開人世。

人們稱程開甲是「中國核司令」。這不僅是因為他曾經擔任過中國核試驗基地的副司令員,更是因為他對中國核試驗事業所建立的功勛。為了表彰他的功績,2014年,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親自為他頒發「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證書。2017年,習近平再次親自為他頒授「八一勛章」。

科技日報記者了解到,程開甲院士最後一次公開露面是3月30日獲頒「影響世界華人大獎」終身成就獎時,只不過那一次他是通過視頻的形式與公眾見面的。

參加頒獎典禮現場採訪的記者看到,未能親自參加頒獎典禮的程開甲在視頻裡這樣說道:「1950年我回到祖國,有幸能在國家從貧弱走向富強的艱難歷程中,為國防建設盡些綿薄之力,黨和人民卻給了我很多榮譽。今天這個榮譽也同樣屬於那些和我一樣為了祖國的安全和強大,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國防建設者。」

從1950年婉拒導師玻恩挽留回到一窮二白的祖國,到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從1960年加入中國核武器研制隊伍,1962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再到1963年進入羅布泊,在戈壁灘上工作、生活20多年……回望百年人生,程開甲說:「我這輩子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和祖國緊緊地聯繫在一起。」

程開甲一直對小黑板情有獨鐘,第一顆原子彈採取何種方式爆炸?程開甲就曾在他的小黑板上計算過。

當時他否定了蘇聯專家留下的意見,提出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採用百米高塔爆炸的方案,並確定了核爆炸可靠控制和聯合測定爆炸威力的方法。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試驗成功,他帶領團隊研制的1700多台(套)儀器全部拿到測試數據。有關資料記載,法國第一次核試驗沒拿到任何數據,美國、英國、蘇聯第一次核試驗只拿到很少一部分數據,而大陸首次核試驗中97%的測試儀器記錄數據完整、準確。

在羅布泊的20多年中,作為大陸核試驗技術的總負責人,他成功地參與主持決策了包括大陸第一顆原子彈、氫彈、兩彈結合以及地面、首次空投、首次地下平洞和首次豎井試驗等在內的多種試驗方式的30多次核試驗。

生命不息,創新不止。上世紀80年代,程開甲提出開展抗輻射加固技術研究。之後,他一直沒有停下在此領域開拓創新的腳步,開創了抗輻射加固技術研究新領域,倡導開展了高功率微波研究新領域。95歲高齡時,程開甲仍然在科學研究的道路上耕耘不輟。他利用「程—玻恩」超導電性雙帶理論,對趙忠賢院士和美國卡內基研究院毛和光發現的「壓力誘發超導再進入」的新的重要現象進行研究。

然而,在羅布泊20多年的時間才是程開甲一生最深刻的印記。生命的最後時光,這一印記愈發清晰。

在病房探望程開甲的短短20多分鐘時間裡,熊杏林給他翻看書中的插圖,「我把書中的插圖翻開,讓他一幅幅辨認圖畫。起先,程老並沒有太多興奮,沒有什麼回應,但當看到兩個場景,程老激動起來,一個是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試驗所用的鐵塔,塔架上放的是原子彈,另一個是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試驗的爆心。當時我明顯感覺到,老人的眼神裡釋放出一種異樣的光芒。當時,他與我交流說:這是我非常熟悉的地方」。

走出病房的那一刻,熊杏林淚如泉湧!

程開甲一生獲獎無數,但對於這些崇高的榮譽,他說:「我只是代表,功勞是大家的。功勛獎章是對‘兩彈一星’精神的肯定,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對核武器事業和從事核武器事業團隊的肯定。我的目標是一切為了祖國的需要,人生的價值在於奉獻是我的信念。」(科技日報北京11月18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