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可別成為鄉村折騰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市場化轉型以來,農村在以城市為中心的發展態勢中日漸衰頹。大量勞力力及生產資料被廉價掠奪,與之對應的卻是城市的日益臃腫、生產過剩。面對日趨擴大的城鄉差距,政府在短短十幾年間相繼推出若干鄉建政策,從「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到如今的「鄉村振興」,仿佛令身處城市傾軋下的鄉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然而正如本文作者所言,這些看似轟轟烈烈的鄉村建設,卻在本質上為「精英俘獲」從而淪為一輪又一輪的「折騰」,最終只肥了少數人的腰包,不僅不能讓鄉村真正振興反而日益破敗:城市化的思維,短平快的機制,鼠目寸光的利益和政績導向,帶來的不是模板建築,就是旅遊民宿之類包治百病的成功學;圍繞消費與賺錢開展的所謂鄉村建設,只能讓鄉村愈加成為城市與資本的附庸,將農民裹挾入市場大潮中去……

那麼鄉村如何才能做到振興?首先就要糾正過去的經濟思想,重視本土多元的經驗價值,尊重農民自身的主體力量,組織起來走向集體合作從而構建自主互助的經濟社會系統,樹立生態、集體意識,讓鄉村振興成為振興社會主義集體經濟的群眾運動。

鄉村振興,可別成為鄉村折騰

自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的概念並將之上升成國家戰略後,我們這些近二十年前開始推動新時期鄉村建設的同志實在是有說不出的激動,因為我們過去所做的,正是今天中央在大力倡導的。在這片土地上,鄉村的春天正大踏步向我們走來,各地政府從過去我們苦口婆心請求合作而且大多吃閉門羹甚至被掃地出門的境況到張燈結彩式的歡迎,確實有讓人忍不住想唱一首春天之歌的衝動,時間開始了。

但是且慢,在這熱氣騰騰的鄉村振興大餐上,我卻聽到了磨刀霍霍的聲音。各色人等,不管是政府企業,還是學術社會,都擼起了袖子,準備要對鄉村下手了。最近聽到一件事,說某地準備舉辦一個大論壇,要花幾百萬,其中近百萬是給北京某大學某個搞規劃的機構的,算是會務組織費,而這種會這個機構一年要在全國各地舉辦三四次。我這一聽,腦子里就冒出「折騰」兩個字來。這讓我想起十餘年前開始的新農村建設和五六年前開始的美麗鄉村建設來,盡管這兩波建設在農村某些硬件的改善上功不可沒,但在本質上仍然是一種「折騰」,只肥了少數人的腰包而已,農民背井離鄉的趨勢沒有改善,鄉村的教育和文化越來越沒落,鄉村的土地、水和空氣也愈加受到污染。為此,我還寫了《農村成功學》和《美麗鄉村建設需要鄉村思維》這兩篇文章,希望能為美麗鄉村建設正本清源。

現在鄉村振興來了,它是否仍然會陷入「精英俘獲」的邏輯,只成為少數人的盤中餐?如果我們仍然在過去的思維里來思考鄉村振興的問題,我的這種擔心就決不是多餘的。所以第一步,我們需要先停下來,往回看,了解我們走了什麼彎路?為什麼會走進這些彎路?如此,我們在繼續往前走的時候才有可能一路順暢。根據我的初淺觀察,我試著來對這些「彎路」做一個簡單梳理。

首先是「水泥思維」、「城市思維」主導一切。這一點你從鄉村中的水泥河道和各個角落的水泥覆蓋,以及鄉村中到處充斥的城市草皮公園和綠化苗木、假山假景、大廣場就可以看出來了。而鄉村有其自身的生命肌理,有其自身的審美趣味,是不能被水泥和城市美學窒息的。

其次是「短平快」的思維成為指南針。這基本上已經成為一個無解的體制機制問題了,當然也是時代使然。因為工業時代的本質是「快」,快速地擷取,快速地周轉,快速地獲取利潤和政績。但鄉村社會的本質是「慢」,是快不來的。當這種「快思維」進入到「慢鄉村」,必然就是快速地破壞鄉村。在這種思維下,協助農民組織起來等等更根本性的工作也就不可能真正得到落實。

再者是鄉村被各種既得利益者綁架。以鄉村規劃為例,由於城市房地產市場的不景氣,很多規劃從業者包括大學的建築、規劃院系轉向方興未艾的美麗鄉村建設,他們以利益最大化為目標,以「復制黏貼」為工具,並且搶占美麗鄉村建設的話語高地,營造出鄉村「一規就靈」的氛圍,今天來這麼個「模式」,明天來那麼個「樣板」。不少鄉村動不動就有五六個版本的規劃書,卻沒有一項能落地的;有些機構給一個村莊做規劃,動輒好幾百萬的收費,還說算是優惠的。而且由於這些人占據了話語建設的優勢,把鄉村建設引向鄉村建築/鄉村規劃等狹小的領域,將社會對鄉村的關注庸俗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將政府對鄉村的善意短期化。其結果就是鄉村本來就不多的資源被浪費,政府資源被少數鄉村獲取,最終肥了這些既得利益者,而鄉村更本質的問題卻被掩蓋了起來。

鄉村振興,可別成為鄉村折騰

另外就是鄉村被「旅遊成功學」包圍。當你問起任何一個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的未來要怎麼走時,當地的幹部,縣鄉村三級的,無一例外地,他們會告訴你六個字:發展鄉村旅遊。鄉村旅遊儼然成了靈丹妙藥,包醫鄉村百病。有些鄉村,已經開始進入第二第三輪的美麗鄉村建設了,仍然只是在一些所謂的旅遊線路上塗脂抹粉,村莊內與村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其它事務卻不聞不問。這麼一來,美麗鄉村建設實際上成了為少數遊客服務的建設,而且試問一下,全國有幾個鄉村是靠著鄉村旅遊發展起來的?和鄉村旅遊成功學相伴左右的,還有民宿成功學,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鄉村振興,可別成為鄉村折騰

此外,發展主義和消費主義的影響已深入骨髓。這可以說是這幾十年市場主義的功勞了,整個社會只認錢,沒有錢一切免談,財富代表著進步的觀點大行其道。具體到鄉村,從上到下,也是被金錢左右著,不管是目標,還是手段,就是要有更多的錢,鄉村的發展被簡單地定義為積累更多的財富。美麗鄉村建設也被這種地方經濟發展的需求左右著,而眼里只有財富,沒有其它。熟不知,鄉村尊嚴喪失的原因正是這種經濟發展邏輯,這一邏輯的本質是「你多了,別人就少了」,是「富者愈富,貧者愈貧」,是大量的生產,大量的消費。這種經濟思想的邏輯里沒有弱者的利益,沒有生態的觀念,是與生態文明時代背道而馳的。

鄉村振興,可別成為鄉村折騰

以上是我的梳理,相信每個人會有自己不同的認識,期待有更多的討論,能讓我們更接近問題的本質,進而更好地展望鄉村振興的未來。

那麼,鄉村振興工作要如何從過去中吸取教訓呢?顯然,問題出來了,道路也就出來了。第一重要的,鄉村需要重新樹立起自信來,要相信自己的文化,相信幾百上千年沉淀下來的在地知識的價值,要相信一字不識的老人的智慧,要相信人民的力量。從鋼筋水泥里生長出來的城市知識系統有其自己應該呆的位置,但運用到豐富多元的鄉村社會,則多半會水土不復,必須先成為在地知識的小學生,學習個五六年後再談其它的。比如規劃,我提出過「人民規劃」的概念,本鄉本土的人要充分運用祖先的智慧,樹立信心,自己成為規劃的主力,有章有法地循序推進,而不要被走江湖式的所謂規劃師或政府的政績觀左右。農民潛在的力量要釋放出來,要成為鄉村振興的主體,自信心的樹立是第一步。

其次,在這種信心的基礎上,要謀求構建鄉村自主的互助的經濟系統,一方面通過合作凝聚內部的力量,一方面減少對外部市場的依賴。鄉村振興,要有自己的鄉村經濟學,需要構建屬於自己的在地的經濟系統,如此,農民才有可能成為經濟的真正主人,而不會被左一個鄉村旅遊,右一個民宿經濟給忽悠,也才能逐步從城市經濟的依附中擺脫出來。同時,需要擺脫金錢至上的魔咒,從發展主義和消費主義的咒語中解放出來,重建鄉村的人文系統,這是使鄉村在這個時代重獲尊嚴的必經之路。這條路注定艱難而漫長,但為了鄉村的更遠的未來,卻又是值得為之努力的。而且,我相信,鄉土社會固有的文化力量將戰勝使人類急劇墮落的時代趨勢,並成為新時代的引領者。

鄉村振興,可別成為鄉村折騰

鄉村振興如果沒有對鄉土社會的基本信任,沒有對人民力量的信任,沒有對過去經濟思想的糾正,沒有樹立起生態和人文的意識,沒有農民的合作,則注定是走不遠的,只會成為新一輪的折騰而已。

願鄉村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祝福。

文章來源:人民食物主權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