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與太上皇帝有什麼區別?一字之差,天壤之別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淘歷史」

太上皇與太上皇帝有什麼區別?一字之差,天壤之別 歷史 第1張

太上皇與太上皇帝有什麼區別?一字之差,天壤之別 歷史 第2張

太上皇與太上皇帝有什麼區別?一字之差,天壤之別 歷史 第3張

太上皇與太上皇帝有什麼區別?一字之差,天壤之別 歷史 第4張

來源|《百家講壇》雜誌

更多精彩盡在書中

太上皇與太上皇帝有什麼區別?一字之差,天壤之別 歷史 第5張

太上皇與太上皇帝有什麼區別?一字之差,天壤之別 歷史 第6張

古代君主退位後,就成了比皇帝說話還算數的太上皇帝,但事實上,退位皇帝並非人人皆稱「太上皇帝」,絕大多數皇帝退位後變成了「太上皇」。

「太上皇」與「太上皇帝」,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卻有相當大的區別,涉及擔任者秉政掌權是否名正言順的重大政治問題。

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自稱皇帝,建立了最初的皇帝制度。他將業已去世的父親、原秦國莊襄王追尊為太上皇,是為大陸歷史上的第一位太上皇,也是第一位享有此尊稱的逝者。

太上皇與太上皇帝有什麼區別?一字之差,天壤之別 歷史 第7張

秦始皇的做法為後來的漢高祖劉邦所傳襲。劉邦稱帝後,尊父親劉太公為漢帝國的太上皇。劉邦尊父親為「皇」而非「皇帝」,符合兩點傳統觀念:

其一,「天亡二日,土亡二王」,在國家統治權力的架構上,中國古代君主從來都是拒絕二元化主管體制的。「一山不容二虎」,哪怕這兩只「虎」是父子關係。

其二,按照中國古代的傳統觀念,「三皇無為,五帝有事」,尊稱為「皇」,僅僅意味著地位尊崇,卻並無治理國家的權力,只有冠之以「帝」,方才達到位尊而有權的境界,劉太公沒有治理天下之實,所以不曰「帝」。正如顏師古所言:「天子之父,故號曰皇,不預政治,故不曰帝也。」而太上皇帝手中握有掌權「資格證」,能統禦軍國大政。

太上皇與太上皇帝有什麼區別?一字之差,天壤之別 歷史 第8張

北魏獻文帝拓跋弘以「雅薄時務,常有遺世之心」為借口,傳位給年僅五歲的皇太子拓拔宏,是為孝文帝。

當時,南北政權對峙,北魏國內外政治、軍事形勢嚴峻,單單憑借太皇太后馮氏和五歲的小皇帝,不足以震懾天下,護佑臣民。於是滿朝文武聯合上奏孝文帝說:「今皇帝幼沖,萬機大政,猶宜陛下總之。謹上尊號太上皇帝。」

有了「帝」這個「資格證」,獻文帝算是離位不離權擁有了繼續掌握皇權的合法性與合理性,史書上說他「國之大事,鹹以聞」。

北齊帝國武成帝高湛登基五年後的一天,「太史奏,天文有變,其占當有易王」。高湛信以為真,決定禪讓皇位給皇太子高緯。此後高湛以太上皇帝身份繼續統領北齊帝國,而高緯只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

太上皇與太上皇帝有什麼區別?一字之差,天壤之別 歷史 第9張

唐睿宗李旦有幸在「武周革命」後第二次登上皇位,完全有賴於第三子李隆基的軍事扶助。712年,唐睿宗李旦傳位給李隆基,是為唐玄宗。李旦決定把兒子「扶上馬」後再「送一程」,故「自稱太上皇帝,五日一度受朝於太極殿,自稱曰朕」。

對於父子倆的分工,《新唐書》簡而言之曰:玄宗「聽小事」,而睿宗「聽大事」。睿宗也算是歷史上一位名副其實的太上皇帝。

還有一些時候,出現了「太上皇帝」稱號的錯誤運用,如趙佶、趙構、趙惇三位宋皇在退位後皆稱「太上皇帝」,但從實際來看,他們都沒有繼續理政。因此,三人全都應為事實上的「太上皇」

但誤用「太上皇帝」稱號是對退位皇帝進行精神安慰的表現,因而這一誤稱也得到普遍的理解與認可。

太上皇與太上皇帝有什麼區別?一字之差,天壤之別 歷史 第10張

太上皇與太上皇帝有什麼區別?一字之差,天壤之別 歷史 第6張

太上皇與太上皇帝有什麼區別?一字之差,天壤之別 歷史 第5張

太上皇與太上皇帝有什麼區別?一字之差,天壤之別 歷史 第13張

小淘陪聊

還以為太上皇跟皇太后都是最有權力的人呢?

你們是不是又長知識了……

戀愛渣渣周芷若|落榜考生蒲松齡‍怡紅院里的秋紋:哈巴狗是怎麼上位的怡紅院里的秋紋:哈巴狗是怎麼上位的

發明小達人愛因斯坦|功夫高手老舍

中國綠卡第一人陽春|非著名損友薑夔

給小淘點個讚吧

太上皇與太上皇帝有什麼區別?一字之差,天壤之別 歷史 第14張

太上皇與太上皇帝有什麼區別?一字之差,天壤之別 歷史 第15張

太上皇與太上皇帝有什麼區別?一字之差,天壤之別 歷史 第16張

太上皇與太上皇帝有什麼區別?一字之差,天壤之別 歷史 第17張

有趣,有料,有深度

ID:taohistory

太上皇與太上皇帝有什麼區別?一字之差,天壤之別 歷史 第1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