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資料圖:農村風光。李忠果 攝
中新網11月7日電 最高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江必新7日指出,最高法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要通過司法審判引導農村摒棄高額彩禮、干預婚姻自由、不贍養老人等不良風氣。要著力保護農村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的合法權益以及農村適齡兒童的受教育權。
最高人民法院7日召開新聞記者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
江必新介紹,《意見》主要圍繞以下幾方面作出規定:
一是深刻認識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意義。各級人民法院要深化認識,提高政治站位,切實增強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責任感、使命感。
二是人民法院服務和保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要堅持《意見》確定的七項基本原則,即服務和保障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依法保障農民主體地位,服務鄉村全面振興,助推城鄉融合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聚焦審判、因地制宜。推動服務和保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向縱深發展。
三是服務和保障現代農業發展。要依法妥善審理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保護農村承包地的土地經營權依法有序流轉。要保護農民對承包土地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法定權利。依法依規調處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等糾紛,大力支持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保障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依法保護鄉村投資者以及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服務公司等新型農村市場主體合法權益,加強農村知識產權等各類產權保護。依法依規保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將資源轉變為資產、資金轉變為股金、農民轉變為股東而形成的新農村集體經濟做到形式和運行機制。依法嚴格保護涉農合同,弘揚誠實守信的契約精神,保護有序競爭,捍衛市場秩序,促進生產要素和商品服務在城鄉之間雙向流動。
四是服務和保障鄉村生態文明建設。要加大審理環境資源案件的力度,倡導綠色生活方式,促進鄉村不斷改善人居環境。探索懲罰性賠償制度在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糾紛案件中的適用,積極營造不敢污染、不願污染、不能污染的法治環境。依法支持和監督環境資源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履行監管職責。不斷完善環境公益訴訟案件審理程序和配套機制,不斷優化協同審判機制,提升鄉村綠色發展司法服務保障水平。
五是服務和保障文明和諧平安鄉村建設。要依法妥善處理鄉村鄰裡糾紛,弘揚守望相助、崇德修睦的鄉鄰美德。通過司法審判引導農村摒棄高額彩禮、干預婚姻自由、不贍養老人等不良風氣。推進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促進鄉村和諧家庭、美好家風建設。農村群眾對司法最基本的需求是維護鄉村安寧、保護人身財產安全。推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不斷向縱深發展,堅決依法從嚴從快懲處黑惡勢力以及黑惡勢力「保護傘」,增強農村群眾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加強綜合治理、源頭治理,推進「法治鄉村」「平安鄉村」建設。
六是促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依法依規保護村民自治權利,審慎把握村民自治與國家法治之間的邊界,注重發揮好德治的作用。堅持政教分離政策,嚴禁宗教干預國家司法事務。依法嚴厲打擊組織和利用邪教組織犯罪。建立健全涉農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增強矛盾糾紛預防化解的整體合力。堅持「三個面向」和「兩便」原則,發揮人民法庭靠近鄉村、貼近群眾的優勢,切實開展好人民法庭工作。貫徹實施人民陪審員法,大力推進司法民主。加強農村法治宣傳教育,提高農村自治組織和農民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
七是保護農民合法權益。要依法保護農民人格權,保護農民人身自由、人格尊嚴和身體健康,著力保護農村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的合法權益以及農村適齡兒童的受教育權,加大鄉村地區人權司法保護力度。依法妥善處理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糾紛,防止簡單以村民自治為由剝奪村民的基本財產權利。依法依規保護農村外嫁女、入贅婿的合法權益。依法保護農民工合法權益,讓農民工既入得了城、紮得下根,又回得了村、穩得住心。將黨的群眾路線與司法專業化相結合。以農村群眾能夠理解、感受的方式做到社會公平正義,尊重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的村規民約、鄉風民俗。完善司法為民便民利民措施,不斷提高司法服務「三農」的能力。積極助力精準扶貧,保障打贏脫貧攻堅戰。加強農村司法救助,保護困難群體的基本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