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軍人實行「刺字入伍」,岳飛臉上有刺字嗎?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有一個很想知道答案的問題:宋朝實行刺字入伍的政策,連狄青這樣的名將臉上都有刺字,那麼岳飛呢?

狄青是因為犯罪充軍,所以他刺字是理所當然的,但岳飛是主動投軍的,他也會刺字嗎?

岳飛投軍一共有4次,第一次是在劉韐招軍抗遼的時候,以「敢戰士」的名義入伍的;第2次是投的平定軍;第3次是從平定軍中突圍後投靠相州劉浩的;第4次投的河北西路招撫使張所

宋朝軍人實行「刺字入伍」,岳飛臉上有刺字嗎? 歷史 第1張

這幾次投軍,岳飛將面臨怎樣的刺字呢?

先來看看刺字的起源和發展。

軍人刺字是從唐末五代開始的,首先使用刺字的是後梁太祖朱溫

在戰亂時代,士卒組成非常複雜,多有逃亡現象。朱溫為了遏制這一現象,就在軍人的臉上刺字,以作識別,如果有人逃跑,就讓他們無處隱藏。這就是刺字的最初意圖,後來發展為紋身是另外一回事兒了。

至那以後,軍閥們認為這一方法很不錯,便沿用了下來,整個大宋朝都一直延續,直到元朝才被取消。

但刺字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也不是只往臉上刺的,我們來看看他們都經過了哪些發展:

北宋軍隊分為三等:禁軍、廂軍、鄉兵。

宋朝軍人實行「刺字入伍」,岳飛臉上有刺字嗎? 歷史 第2張

禁軍是正規軍,由中央直接控制,它是宋朝軍隊的核心力量,戰鬥力最強。禁軍在軍隊中的地位也最高,待遇也最好,將領一般由「良家子」(軍事世家)擔任。所以,禁軍很少出現逃亡現象,刺字也沒有必要。

可是到了宋金、宋蒙頻繁戰爭時期,禁軍也無一例外地開始出現逃兵,於是也開始刺字。

廂軍是地方軍,魚龍混雜,而且地位、待遇也低,還要從事勞力生產,戰鬥力較弱,是逃兵的高發人群。所以廂軍是刺字的主力軍。我們在《水滸傳》裡面看到的發配充軍,就是充的廂軍,廂軍基本都要刺字。

宋朝軍人實行「刺字入伍」,岳飛臉上有刺字嗎? 歷史 第3張

鄉兵是臨時招募的民兵,閒時務農,戰時從軍,他們本是編外人員,都是出於自願,目的是保衛家鄉,不主攻戰,就無所謂當不當逃兵了。所以,鄉兵一般都不刺字。

再來看刺字的位置,最嚴格的是刺在臉上,此外還有脖子、手掌、手腕、手臂等位置。

廂軍基本都刺在臉上,在戰場形勢危急的時候,禁軍也一樣刺臉上。

刺脖子和手上一般是在臉上已刺過的情況下,「改刺」或者「加刺」;還有就是在要求不怎麼嚴格的鄉兵身上刺字的時候。

關於岳飛刺字的記載,只有兩處:

1、《宋史·兵志》:「(河北、河東宣撫司)召募人作義勇,止於右臂上刺字」(岳飛第4次投軍)。

2、《會編·嶽侯傳》:「(岳飛)特刺效用」。

由此可以看出:岳飛身上肯定是有刺字的,但位置在哪兒呢?

岳飛第1、4次投軍很明顯沒刺在臉上,但第2次投的平定軍是大宋朝的地方軍,也就是廂軍,岳飛黥面(在臉上刺字)的可能性非常大。

岳飛曾經的戰友王彥,就是著名的「八字軍」的首領,他們全都是在臉上刺字,這不得不讓人感到有些「不妙」。

不過,即便如此,又有什麼呢?抗遼英雄狄青不也是「面涅將軍」嗎?當別人都勸他把臉上的字洗掉的時候,他豪氣萬千地說道:「青若無此兩行字,何由致身於此?」

宋朝軍人實行「刺字入伍」,岳飛臉上有刺字嗎? 歷史 第4張

(明天繼續)

本文作者《蜀山筆俠》,號「賨人客」,一個文章會「說話」的歷史作者,專注原創,拒絕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