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黑龍江雪鄉夜景
撰文/趙立波
穿過莽莽黑龍江的雪原,每當看到大雪紛飛,就讓人想起數百年前來自中原的流放者,他們以各種「重罪」,來到這荒無人煙,邊塞苦寒之地,身心受著比死亡還要漫長煎熬的痛苦。在清代,流放「寧古塔」是比殺頭只好一點的處理,而這個牡丹江的「寧古塔」卻並沒有「塔」,只是滿語「六個」的意思,如今這裡的一些地方被稱為「雪鄉」,吸引著各地人的觀光旅遊。有誰想到,踩著厚厚的白雪,歷史的遺跡竟然如此淒涼悲愴。「這些人來自全國各地的流人,或家破人亡,或單車出塞,或背井離鄉,全家遠戍,帶著身體上的鞭痕,心靈上的創傷,萬里迢迢地來到這舉目無親,榛莽荒僻的荒涼塞外,像任人宰割的羔羊一樣,作為奴隸與犯人,被強制地在這白山黑水的大片土地上拼手抵足,世代辛苦地耕耘著。」《東北流人史》
清代文字獄的主要流放地
順治初年,出身明代官宦之家的僧函可,帶有反清的民族氣節,其弟等人均參加了反清鬥爭。因撰編私史《再變紀》,記述南明弘光政權抗清,在返程途中被清兵截獲,與其徒四人遣戍盛京,成為了清朝第一個因文字獄而遣戍東北的流放文人。康熙二年(1663),莊廷鑨在其購得朱國楨的《明史》基礎上,補寫崇禎朝及南明史事,並沿用南明著帝年號,為人所告密其書中有「大逆」之言。由於案發時莊氏已死,遭開棺戮屍,其弟莊廷鉞受牽被誅。此案涉及人數眾多,「名士伏法者二百二十人,莊、朱皆富人,卷端羅列諸名士,蓋欲借以自重。」《郎潛紀聞》
清初和南明形勢圖
這在二百人中多半是被其盛名所累之人,並非實際參與編纂者。因此案遭誅者七十餘人,流徙東北者達百餘人。至此凡是涉及「文字獄」以及此後的科場舞弊案的均發落黑龍江寧古塔,今牡丹江寧安附近,自此黑龍江成了文人心目中的最大噩夢。黑龍江省寧安縣和齊齊哈爾市(清代被稱之為寧古塔和卜魁城),在漫長的數百年間成了「全國官員和文士心底最不吉利的符咒」, 「因為它與獰厲的政治迫害和慘烈的人生遭遇連在一起」。這些不小心沾上了「文字獄」、科場案的「名士」文人一夜之間成了犯人被「流放寧古塔」,史學家稱之為「東北流」。離開黑龍江是所有流放者的心願,為此通過各種關係。東北這塊「原始文化積淀貧微」, 「最近的幾百年,清王朝為‘龍興之地’的尊貴而實行封禁」的土地,和「不出聖人,棍子掃一圈,掃倒的全是武夫」的東北人,何以快速地進入到一個開化的狀態?「至少有一部分,來自流放者心底的那份高貴。」《東北流人史》
顧貞觀詞作
康熙時期的詩人丁介曾對此形容說:「南國佳人多塞北,中原名士半遼陽。 這種悲情到了康熙顧貞觀把自己的舊有吳兆騫從黑龍江救出來發揮到了極致。為了挽救朋友,顧貞觀幾乎是傾家蕩產最後才將門路搭到太傅明珠兒子納蘭容若這裡。當納蘭容若都覺得此事難辦時,顧貞觀將他與吳兆騫的《金縷曲》給他看,納蘭容若被這種真正的友情所感動,兩首詞主要句子是這樣的:「季子平安否?便歸來,平生萬事,那堪回首。」、「我亦飄零久,十年來,深恩負盡,死生詩友。」納蘭容若讀完就聲淚俱下,對顧貞觀說:「給我十年時間吧,我當作自己的事來辦,今後你完全不應再叮囑我了。」顧貞觀一聽急了:「十年?他還有幾年好活?五年為期好嗎?納蘭容若擦著眼淚點了點頭 。《餘秋雨流放者土地》
納蘭容若影視形象
雍正時期,處理文字獄案的策略有了一定轉變。從最初的直接打壓,到皇帝親自陳詞規勸,以寬懲兼備的方式緩和矛盾,懲戒人心。這其中最典型的案件即是由曾靜、張熙策反而引發的呂留良案。呂留良生於明代官宦之家,順治年間考中秀才。而後與黃宗羲等浙東名士,品評時文受其影響,拒絕地方官員推薦,曾一度選擇出仕,剃發為僧歸隱山林。此案歷時五年,雍正十年十二月(1732)結案,「呂留良、呂葆中(長子)俱著戮屍梟示,呂毅中(九子)著改斬立決,其孫輩······著從寬免死,發遣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子孫 12 戶,111 口流徙東北。而與曾靜、張熙來往密切的呂留良之徒嚴鴻逵等人其家眷亦被發遣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就在呂氏一族子孫門生治罪遭誅、遭貶的同時。曾靜卻被釋放回籍,直至乾隆朝才下令處死。《東華錄》。雍正十年十二月(1732),原居於浙江嘉興的呂氏一族,因受曾靜、張熙謀逆案牽連獲罪,呂留良之孫輩戶、111 人皆被發遣寧古塔為奴。以「奴之犯」的身份來到戍所的呂氏子孫,同其他流放文人一樣,在承受著巨大的心理落差的同時,遭受著極端氣候的折磨。
呂留良畫像
寧古塔「雪深丈餘,其寒令人不能受」,其族人常常「棲身於大路之旁,寒威透體」。 在極端嚴寒氣候下,這些流人們於厄運中的坦然、覺悟、執著、友善、自守、俠義—— — 那份「苦難中的高貴」,在這片蠻荒苦寒荒涼原始的土地上「點燃文明的火種」,創造了「流人文化」—— — 「豪爽、好客、重友情、講義氣,一個有味道的精神世界」。流放文人,多是來自江南世家。初到東北的他們無論是對惡劣的自然環境還是艱苦的生活條件,都有著極大的不適應。首先東北邊塞的嚴寒,與這些流人文人原有生活環境的氣候形成了巨大反差。流放文人的聚集地寧古塔地區,更是「自春初至三月終,日夜大風,如雷鳴電激,塵埃蔽天,咫尺皆迷。」四季皆若冬,「八月雪,其常也」,流放文人來到此地,往往白天赤腳踏冰,夜晚單衣無眠。(清)《吳振臣.寧古塔紀略》
殘酷的流放
卜魁(齊齊哈爾)戍所的生活條件比寧古塔更加惡劣,有的流放者常常「躬自灸炕,坐荊棘風雪中」。本是江南的讀書仕宦家族,卻也只能在黑龍江「掃馬通薪,」,過著極其艱苦的生活。如今的黑龍江嚴寒之時最低氣溫可達零下38攝氏度,在清代時期,比這個更低似乎更有可能。
嚴寒下的黑龍江
而發配黑龍江在流放者的心裡是最可怖的,相對於發配新疆不知要嚴重多少倍。嘉慶時期的主考官劉鳳誥因參與科場舞弊,被人告發,嘉慶擬將其發配新疆進行改造。軍機大臣建議說:「新疆這地方這幾年開發不錯,葡萄也很好吃,美女如雲,不利於劉鳳誥改造。建議流放黑龍江,那兒冰天雪地,野獸出沒,冬季漫長,賊冷賊冷的,艱苦環境有利於思想改造,於是劉鳳誥被發配黑龍江。」《道光帝與鴉片戰爭》
當清朝滅亡後,對於禁止前往「龍興之地」的東北禁令也隨之失效,「闖關東」之際,由於關內大饑荒導致大量山東、河北等地居民湧入黑龍江,給北大荒持續注入巨大人口開發活力,將「北大荒」變成「北大倉」,而清代流放者的土地也變成了解決溫飽的寒地黑土。
闖關東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