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孩子不願分享」、「如何教會孩子分享」 幾乎是每一位家長都會面臨的問題。孩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表現,家長該如何應對呢?今天,我為大家總結了5條分析和建議,供大家參考。
保護好孩子「最初的分享意願」
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孩子小的時候,還不會說話的時候,會揮舞著小手,笨拙地將自己的食物拿給媽媽吃、奶奶吃、外婆吃等等的場景?
當時,您的反應是什麼呢?
「不要不要,寶寶自己吃吧!」拒絕孩子的食物,是許多人不假思索的反應,大家覺得:我是大人,我還能要孩子的東西麼!
然而,卻不知道,這在無形中,就打擊了孩子最初,那種發自內心的天然「分享」行為。
其實,每個孩子最初都會 「分享」,並且他們所體驗到的,是 那種發自內心、不帶任何利益性質的,最單純、最珍貴的想法:我喜歡你,所以我願意分享我的東西給你,你高興,我也的到了快樂!
孩子最初的「自發分享」行為,值得保護!
如果還來得及,請一定抓住這樣的機會,不要自動拒絕,盡可能讓孩子體驗到「我想要分享「的快樂。
「分享」從模仿開始
對於引導孩子學會「分享」 最自然的方式,就是運用班杜拉的「模仿學習」理論 : 讓孩子跟著大人、觀察大人的分享行為,從而潛移默化地習得。
這樣做,最符合孩子行為習得的天性。
比如:做一些小點心,帶著孩子去分享給鄰居。這樣,孩子既不會因為分享的是自己的東西,而產生情緒上的波動,又能夠慢慢感受到那種分享之後,人際互動中流淌著的那種溫暖與愉悅。
這將讓孩子收獲,對於「分享」的間接經驗。
同時,還有另外一個好處,那就是還原了「真實的人際互動場景」。
孩子分享了東西,對方不說謝謝,孩子就不肯罷休,這可怎麼辦?
這是一個爸爸媽媽經常會苦惱、犯愁的問題。
孩子這種僵化「模式」反應,常常來源於家長的「模式化」理論教育:
-
得到東西,要說謝謝。
-
碰到別人,要說對不起。
. . . . . .
而在成人的世界里,情境是多姿多彩的。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處事的風格。既有喜歡說「謝謝「的,也有不喜歡說」謝謝「的。
這種 「情景化」 的模仿,能讓孩子習得更靈活的處事和應對方式。
讓孩子體驗最真實的人際互動
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孩子也一樣。在孩子真實的 「分享」 行為發生的時候,盡可能避免干預,讓孩子在體驗中慢慢懂得調整自己的行為。
比如,當孩子分享玩具給小明玩,小明玩得很小心,懂得保護玩具,而小青,卻弄壞了玩具。
那麼孩子下次,或許會更願意和小明分享玩具,而不是小青,這就是一種人際互動中的行為調整,是孩子寶貴的人生經驗。
就好像我們大人,借錢給朋友。一個朋友很守信用,如期歸還,而另一個朋友一直拖拖拖,那麼下一次,我們一定會調整自己的行為,是一樣的道理。
孩子的「分享」 對小朋友區別對待,是一種正常的現象,我們要尊重孩子。同時,對方小朋友也能夠從自己的行為後果中,得到體驗,然後獲得調整自己行為的機會。
引導孩子發現自己的「底線」
在孩子與人「分享」的過程中,爸爸媽媽還會發現這樣一個問題:
我的孩子分享了,對方孩子不分享,怎麼辦?
雖然說,「分享」本身僅指單方面的行為,但在孩子最初的「分享」行為中,常常會以「交換」的形式出現。
「交換」 是 「分享」 的一種。
那麼,當「對方不分享」的事情發生的時候,家長的引導格外重要。其實,這正是一個引導孩子發現自己「界限「、」底線」 的好時機!
首先,我們可以先接納孩子受挫的感受:
「你想要和小朋友交換玩具,但是她不願意,是嗎?」
接著,我們可以向孩子提問:
「我知道,你很想玩她的那個玩具,那你下次還願不願意再試一次和她交換玩具呢?你還願意試幾次呢?」
慢慢地,我們可以引導孩子發現自己的「底線」:我可以主動、無償地投入分享的行為,但一旦過了我內心的那個「底線」1次、2次、或者3次,那麼以後,我就不會再主動去和她分享玩具了。
能夠「分享」的東西是有限的
爸爸媽媽一定要意識到一個問題:每個人都可以擁有不願分享的「心愛之物」。
這就好比我們成人世界中的:愛人、房子、車子、結婚鑽戒、珍貴的收藏品等等。
有的物品,雖然只是一輛小汽車,甚至是一顆不起眼的珠子,但在孩子的眼里,它們就好比我們的結婚鑽戒,那麼重要!
所以,我們也要允許孩子擁有這種「不分享」的權利,去保護自己的「心愛之物」。
如此,孩子能夠感受到大人對自己的尊重,我們的親子關係也會變得更良性和融洽,大人說的話,也會變得更有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