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斷然裸辭的人,都後悔了嗎?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那些斷然裸辭的人,都後悔了嗎? 職場 第1張

文丨Jenny喬

來源丨Jenny喬

那些斷然裸辭的人,都後悔了嗎? 職場 第2張

那些斷然裸辭的人,都後悔了嗎? 職場 第3張

有些人的裸辭經過深思熟慮,但大部分人的裸辭就是一時衝動。

情緒發泄確實很爽,就像酒後哭鬧,可以不顧一切地清理埋藏心中許久的垃圾。只是酒醒後,還有一大堆爛攤子需要處理。

裸辭那一刻,覺得世界都美好了。可第二天,就覺得世界更黑暗了。不僅是錢的問題,而是銀行帳戶里沒有入帳時的那份焦慮。還有看起來數不清的職位招聘,卻並沒有你一席之地的惶然。

就像那個裸辭的朋友跟我說的,過去看不上死薪水,後來才發現,死薪水原來才是最好的抗焦慮藥。

裸辭,只是用短暫的爽快抑制住了根源的痛苦。

一個裸辭半年的朋友跟我說,大部分人在裸辭前都只考慮了財務問題,卻沒太多考慮精神壓力。她說,自己裸辭這大半年,最爽也最痛苦的事就是沒人再管她。

沒有了上下班強制打卡,她必須得學會高效的自我管理。本以為自由時間多了很多,生活卻莫名被瑣碎充斥。

99%的自由職業者只不過是假裝很自在。

那些斷然裸辭的人,都後悔了嗎? 職場 第4張

曾經有個朋友跟我說,原來辭職是會上癮的。

相對富足的年輕一代,再不像上一代人那樣要面對 「不幹,就沒飯吃」的窘迫,所以,我們考察一家公司值不值得待下去,不再止步於能否按時發薪,還有了更多要求:

第一份工作15天,老板讓我下班後去應酬,果斷辭職;第二份工作7個月,同事給我穿小鞋,趕緊走人;第三份工作開始了2個月,主管很摳門的樣子,有點不太想待了…

「不喜歡,幹嘛還要勉強自己。」不讓自己受一點委屈的辭職原因,終究讓每一次裸辭都顯得那麼兒戲。

相對優渥的家庭環境,和發展迅速的就業市場,就像「條條大路通羅馬」一樣,告訴我們沒必要在遇到攔路石的時候還費力去解決。換個賽道不就行了,或許有條更加平坦的道路呢?

我們不斷選擇裸辭,去解決每一個職場中出現的問題,最終卻沒能解決根本問題。畢業工作三年後,才發覺自己和初出茅廬的大學生相比,毫無競爭力。

無需承擔太多後果的情緒性裸辭行為,讓我們開始「辭職上癮」。然後從一個剛畢業的壯志有為青年,陷入了「無金錢、無準備、無才華」的三無死循環。於是在離開錯的公司,卻不知道對的在何方的道路上,走得越來越遠。

你所謂的選擇,不過就是逃避。

那些斷然裸辭的人,都後悔了嗎? 職場 第5張

很多人在講裸辭理由的時候,都說過這三個字:「不喜歡。」可是這種「喜歡」,通常都只是高插入雲霄的夢想而已,你自己本身並不具備做到它的軟實力。

日劇《四重奏》講述四個熱愛音樂的人,一度想要辭職和賣房子去四重奏巡演。其中餐廳老板有一段略顯無情的話,那才更符合生活。

有次四人好不容易得到了現場演出機會,可餐廳老板卻放了錄音,讓四個人裝裝樣子就行。他說:「按照客戶要求來的是一流的工作;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的是二流的工作;像我們這樣的三流,就是開心的做事就行了;有志向的三流,就是四流了。」

裸辭時的你還沒明白:不符合客戶要求的設計或許是好作品但一定是爛商品,沒辦法落地的金點子或許是好創意但一定是差方案。直到「我喜歡」需要變成一項要盈利的事業後,才發現原來我們並不行。

裸辭的原因有很多:長期的職場壓力,無處宣泄;家里沒礦,但也不至於要受人委屈。裸辭後的境況卻大多相同:考研或者開店失敗,重新回歸CBD另一處「壓榨勞力力」公司。

我們的根本問題其實是:遇到困境,選擇逃離,而不是想辦法找出路。

如果沒有提起升職加薪的底氣,那就該清楚你面對的不是和老板、同事、客戶的矛盾,而是自身能力不足的問題。

裸辭可以暫時把這家公司惹人厭煩的事情屏蔽,卻不能一勞永逸得解決所有職場問題。畢竟現實向來「欺軟怕硬」。

專業HR說:按照現在行業的更新迭代程度,你辭職三個月沒找到工作,雇主就會對你存疑。要是因此荒廢了七個月,那基本就是被行業淘汰了。

「我把老板開了」,聽起來挺酷。但是沒有任何實力做基礎的裸辭行為,除了引來好友點讚,並不能為將來的職業發展帶來什麼好處。

裸辭後的未來,確實像潘多拉魔盒很吸引人打開,但有所準備的你,才能在往後的職業發展道路上走的更有底氣。

作者:Jenny喬,自由撰稿人。冷眼看熱鬧,深度談人生。揭穿職場真相,解碼人生困局。微信公眾號:Jenny喬,轉載請聯繫出處。

推薦閱讀

那些斷然裸辭的人,都後悔了嗎? 職場 第6張

那些斷然裸辭的人,都後悔了嗎? 職場 第7張

那些斷然裸辭的人,都後悔了嗎? 職場 第8張

那些斷然裸辭的人,都後悔了嗎? 職場 第9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