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來越多人不發朋友圈了?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請隨手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不發朋友圈了? 職場 第1張點擊上面,關注我們,免費訂閱好文章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不發朋友圈了? 職場 第2張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不發朋友圈了? 職場 第3張

某天與朋友閒聊時忽然被問起,「怎麼好久沒見你更新朋友圈了?」

我有些愕然,點開自己的微信相冊,才發現上一條動態已經是好幾個月之前。

再點開幾個以前在朋友圈里很是活躍的面孔,情況也竟然與我大同小異,有的甚至早已經在我的視野里消失了……

很多人,在不知不覺之中,漸漸地淡出了朋友圈。

仔細想想,與微信朋友圈早些年熱鬧紅火的景象相比,如今的我們,更新和翻閱的欲望都已大不如從前,而那個標誌著新動態來了的小紅點似乎也不再出現的那樣勤快。

以前的我們,看了一部劇或者電影,要發條朋友圈談談感想;去了某家新的餐廳,要發條朋友圈留個紀念;即使是偶然瞥見一片好看的雲,路邊一棵奇怪的樹,都要發條朋友圈表示喟嘆。

現在的我們,點開一個,最新動態停留在大半個月前,點開另一個,「朋友圈僅三天可見」,更新勤快的除了少數幾個總是很活躍的老面孔,要不就是轉PO些公號文章或是發些微商。

為什麼很多人不願意發朋友圈了?

是我們已經沒有了傾訴的衝動?還是我們已經沒有了交流的欲望?

知乎上有句話形容的貼切,「不發憋屈,發了矯情。」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不發朋友圈了? 職場 第4張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不發朋友圈了? 職場 第5張

古龍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大部分人的微信發展史都是這樣的:

一開始,微信加的都是朋友,可以肆無忌憚地想說什麼就說什麼;

後來,微信又加了親人,說話就要小心許多,不敢發那些會讓父母擔心的東西了;

再後來,微信又加上了同事和主管,言談更要謹慎,甚至偶爾還要身不由己的幫忙轉PO和點讚一些「任務」;

朋友圈,漸漸從一個抒發情緒的「後花園」,變成了你來我往的社交「江湖」

越來越多的人擠進了你的朋友圈里,從親朋好友到同事上司,甚至是送快遞的小哥、賣你東西的店主、各種一面之交的人。

當我們通訊錄里的名單越來越長,真正深交的人卻越來越少,絕大多數的,不過是「點讚之交」

當然,也有人說,你可以設置朋友圈分組可見啊。

可是當你斟字酌句,考慮完「不能太頹廢,不能太激進,不能秀東西秀人,不能亂轉PO,不能太矯情,不能……」

再細細地安排好分組,分析完「這個人看了可能會不高興,那個人看了可能會覺得low……」

你最初想要分享的心情早已消失的無影無蹤。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不發朋友圈了? 職場 第6張

村上春樹說:「人生而孤獨而無法相互理解,所謂交流只不過互相尋求安慰。」

正因為我們生而孤獨,所以我們總是有著傾訴和交流的衝動。

然而,如魯迅所說,「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

你覺得開心的事情,或者在別人眼里是炫耀或者低級;你覺得難過的事情,可能在別人眼里是矯情和懦弱。

所以,在眾人面前敞開自己的內心世界,永遠都是一場風險不低的冒險。在這個成分日益複雜化的朋友圈里發動態也是如此。

有很多人習慣刪掉自己的朋友圈動態,一是因為,每個人回頭看從前的自己都容易覺得矯情又幼稚(你看,連自己都會這樣覺得,更別說其他人了),二是因為,擔心自己一時的情緒發泄會被別人胡思亂想的解讀。

我們總是渴望被人關注、讚賞和懂得,但又總是在追逐這些的過程中,遭遇失落、誤解甚至是曲解。

於是我們越來越不想說了,也不敢說了。

來源:本文摘自《百度文庫》,圖文綜合自網路;如涉及版權請告知,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僅供參考、交流之目的。

一個聚百萬人脈的老板圈子

老總的成功秘訣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不發朋友圈了? 職場 第7張

▲長按二維碼「識別」添加

你的人生取決你看過的書和遇到的人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