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行業發展特徵鮮明
2017年大陸聚乙烯的產能達到1830.8萬噸,是世界最大的聚乙烯生產國家,約占世界總產能的16.86%。2017年大陸聚乙烯主要生產廠家見下表。
經過多年發展,目前大陸聚乙烯行業呈現以下特點:
1 、投資主體多元化
除了中石化、神華集團、中石油以及中海油等大型國企之外,埃克森美孚、沙烏地阿美、殼牌、巴斯夫等外資公司也紛紛與中石化等國企建立合資企業生產聚乙烯,同時寧夏寶豐能源集團、中煤蒙大新能源化工等一批以煤化工為主的地方企業也先後涉足聚乙烯行業,使得投資主體正在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中國聚乙烯行業已經由以往的中石化、中石油、合資企業三足鼎力之勢,演變為包含煤化工在內的四分天下。
2、生產規模逐漸擴大
近幾年,大陸投產的聚乙烯裝置產能不斷提高,年產規模大多在30.0萬噸以上,使得在市場競爭中的能力大大增強。
3、原料路線發生變化
除了傳統的石腦油來源之外,甲醇制烯烴(MTP)、煤化工制備烯烴、常壓渣油生產烯烴等多種原料路線,改變了大陸聚乙烯生產原料單一的局面,為大陸聚乙烯原料路線朝著多樣化的方向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尤其是煤化工路線發展迅速。2017年採用煤化工路線的聚乙烯產能約占國內總產能的20.0%。
4、新建裝置的布局分布更趨於合理
不僅華東地區產能大幅度增加,西部等經濟欠發達地區的產能也大幅度增加。2017年,西北地區是大陸聚乙烯最大的生產地區,產能約占國內總產能的27.01%;其次是華東地區,產能約占總產能的19.28%;再次是東北地區,產能約占總產能的17.19%。廣東省是目前大陸聚乙烯最大的生產省份,2017年的產能約占國內總產能的9.04%;其次是陜西省,產能約占總產能的9.01%;再次是新疆,產能約占總產能的7.54%。
雖然大陸聚乙烯的產能穩步增加,但仍不能滿足下遊需求,每年都得大量進口,且進口量逐年遞增。根據海關統計,2017年大陸聚乙烯的進口量為1179.35萬噸,同比增長約18.61%。大陸聚乙烯的進口主要來自中東地區的沙烏地阿拉伯、伊朗、阿聯酋以及周邊的韓國、泰國和新加坡,2017年來自這6個國家的進口量合計為833.18萬噸,占總進口量的70.65%。 發展趨勢及建議
(1)今後幾年,世界聚乙烯的產能仍將不斷增長,預計2022年世界聚乙烯產能將達到約12500.0萬噸,消費量將達到約11300.0萬噸,產能過剩。未來世界市場競爭激烈,尤其是在亞太地區。
(2)今後幾年,大陸仍將有天津渤化化工、青島恒源化工、中海殼牌石化、久泰能源、煙台萬華集團、中安聯合煤業化工、浙江石油化工、中石化織金、山西焦煤集團飛虹化工、寧夏寶豐能源、陜西延長延安能源化工、南山集團、浙江石化、中韓武漢石化、中科湛江石化、遼寧寶來化學、青海大美煤業、中化泉州、新疆勝沃能源等多家企業計劃新建或者擴建聚乙烯生產裝置,如果這些裝置均能夠按照計劃實施,預計到2022年,大陸聚乙烯的總產能將達到約2800.0萬噸。從新增裝置所在區域來看,煤炭資源豐富的西北地區依舊是新裝置首選之地,從原料方面來看,中海殼牌石化、浙江石化、中韓石化、中科湛江石化以及中化泉州採用傳統的石腦油裂解烯烴工藝,其他計劃新投項目多是煤制烯烴工藝。從產品品種方面,絕大多數集中於高壓聚乙烯和全密度聚乙烯。預計到2022年,大陸煤制聚乙烯產能所占比例將超過30%。
(3)雖然大陸聚乙烯產能仍將不斷增加,但由於產能與實際需求相差較大,新建裝置大多為煤化工裝置,但目前煤基和甲醇基聚乙烯面臨低油價和環保的雙重壓力,加上未來幾年大陸經濟發展速度放緩,部分企業因資金方面的原因,投產計劃將可能擱淺,因此產量仍無法滿足實際生產的需求。預計到2022年,大陸仍將是世界最大聚乙烯生產國且仍是淨進口國,每年仍需要從中東和周邊新加坡、泰國和韓國等國家或地區進口較大量產品。因此,今後應該密切關注這些地區或者國家未來聚乙烯的供需情況,以免影響國內聚乙烯及其相關行業的發展。
(4)隨著化工原料來源的多元化,大陸聚乙烯市場將呈現石腦油化工產品、煤化工產品、進口產品三分天下的局面。
總之,未來大陸聚乙烯行業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和機遇,也面臨烯烴生產原料多樣化帶來的國內同業競爭加劇,利潤空間縮小,供求趨向平衡,部分產能過剩、產品結構性矛盾突出的問題,面臨著來自美國、中東聚烯烴產能大增帶來的外來競爭壓力。為此,大陸聚乙烯生產廠家應該著眼於對現有生產裝置進行技術改造,優化工藝技術,進一步降低能耗和物耗;深入推進供給側改革,以創新為動力,進一步推進產品向高端化、差異化、功能化發展,提升綜合競爭力。著力搞好進口替代,提高聚乙烯自給率,提升國際競爭力。對於一些仍計劃新上煤制聚乙烯裝置的企業,要充分做好市場調研,充分考慮原料來源及下遊用戶的需求情況,謹慎做好風險評估,避免盲目投資,造成人力財力和資源的浪費。
內容來源:中國化工信息周刊 官方微信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研究院 譚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