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悼 | 大陸藥學專家「蟑螂教授」李樹楠辭世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哀悼 | 大陸藥學專家「蟑螂教授」李樹楠辭世 健康 第1張

哀悼 | 大陸藥學專家「蟑螂教授」李樹楠辭世 健康 第2張

蟑螂,是誰都想打死的小強。但在一個人手中,蟑螂卻變成了藥,他也因此被人稱為「蟑螂教授」。12月11日,這位發明了3種新藥的「蟑螂教授」、大陸著名藥學專家、大理大學李樹楠教授辭世了。

1936年9月12日,李樹楠出生在雲南騰沖。1958年,他到下關東方搬運站工作,之後又到了下關東風汽車配件廠。1979年在大理衛校任教,1982年在原大理醫學院任教,2002年任大理學院藥學院院長。

他曾經白天做搬運工夜裡從事科研

「我認識他和他家有五十多年之久。」大理大學民族文化研究院研究員張錫祿教授回憶說,他家原住下關仁民街北端,李家與他家緊鄰,朝夕相見。李樹楠長他11歲,因李樹楠的侄子周世維是他的中學同學,因此他也稱李樹楠「老舅」。李樹楠年輕時,有一陣子手執麻繩當上了搬運工,運送各種貨物,做種種重體力活。後來,他買了架手推車,整天推著貨物流著大汗在街上跑。「有一年夏天我在下關豆糠坡上,見他吭哧吭哧推著車上坡,大汗如豆大淌下,我急忙去幫他推車,他轉身一望,叫聲‘小錫祿’,我應聲‘老舅’,一直幫他推到城門洞。」

張錫祿記得,後來李樹楠在一片曠地用一個廢貨車廂作為房子,用賣血的錢購來器械,白天進「高炮營」做個體搬運工,夜裡從事醫學科研。他用自己研制的藥劑穴位注射,醫好了兩三百個小兒麻痹患者,從沒收過一分錢。他一輩子以蟑螂為研究目標。

在艱難生活中與蟑螂結下不解之緣

大理大學藥學與化學院劉光明教授曾跟李樹楠教授共事30多年,他回憶說, 「上大學期間,李樹楠教授被錯劃為右派,1956年回到雲南大理以拉板車方式維持生計,直至1978年平反後才得以安排工作。」在拉板車的22年艱難生活中,李樹楠發現了民間用蟑螂(美洲大蠊)治療各種疾病的良好效果後,便開始在極簡陋的出租房內對蟑螂進行研究,從而與蟑螂結下了不解之緣。

通過對蟑螂的藥用研究,李樹楠1986年發明治療戰傷、燒傷、各種創面、潰瘍、瘺管的新藥「康復新」,在大興安嶺火災、地震災害的傷員搶救工作中發揮了顯著的治療作用。1994年發明了具有強心、升壓、改善微循環、擴張肺血管等作用的新藥「心脈隆注射液」。次年,又發明能直接抑制病毒和增強免疫功能、對乙型肝炎有明顯療效的新藥「肝龍膠囊」。抗肝硬化、抗衰老、增進視力聽力的新藥已進入臨床預試驗階段。這3種新藥已全部做到了產業化,累計產值300餘億元,近3年每年的產值已超過20億元,成了西部民族地區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成功案例。

「假如下輩子有精力有時間還研究蟑螂」

李樹楠也成了人們口中的「蟑螂教授」,2018年雲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獲得者。

在他重病期間,張錫祿去看他,他對張說:「假如下輩子有精力、有時間,我還是要研究蟑螂。」住院時,他對一個患者家屬說「等我出院後,我就配制能治好你親人病的美蠊胺膠囊給你…… 」可惜,他沒能再回到實驗室。

「11月17日被送進醫院的頭一天,李樹楠還在實驗室進行科學研究。」這成了李樹楠留給劉光明的最後記憶。

原標題:在拉板車的22年艱難生活中,與蟑螂結下不解之緣 發明3種新藥,累計產值300餘億元 「蟑螂教授」李樹楠走了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