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資料圖 「京通號」北京城市副中心線動車組。
中新網北京12月12日電 (記者 尹力)北京城市副中心為何選址通州?這裡要建成一座怎樣的城,目前建設如何?未來,城市副中心建設亟需解決哪些短板……改革開放40年以來,通州的城市發展歷經多種定位變化及演進,在北京、京津冀區域乃至國家層面戰略布局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不斷提升。目前,隨著北京市級行政機關開始陸續搬遷入駐,通州也正式進入城市副中心時代。
從北京的衛星城到城市副中心
通州古稱路縣,始建於西漢初年(公元前195年),金天德三年(1151年)設州,因「漕運通濟」得名通州。歷史上,通州就承擔著首都北京的一部分行政職能,承擔著分流京城人員、物資的重要作用,為拱衛建設、繁榮安定北京作出了重要貢獻。
自改革開放以來,通州的城市功能定位先後經歷了「衛星城—新城—重點新城—現代化國際新城—城市副中心—行政副中心—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發展過程。
2016年5月,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研究部署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進一步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有關工作,對其城市副中心的功能定位予以明確。
40年間,通州城市發展歷經的定位變化和階段演進,體現出首都北京發展思路「從聚集資源求增長到疏解功能謀發展」的調整和優化,也體現了通州在北京、京津冀乃至國家層面戰略布局中的地位和重要性的不斷提升。
完善規劃 全面推進城市副中心建設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是一項歷史性工程,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其戰略目標是打造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示範區、新型城鎮化示範區和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示範區,具體要求是要構建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多組團集約緊湊發展的生態城市布局,建成綠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綿城市、智慧城市。
經過近幾年的建設,通州的城市框架已經逐步拉開:6號線、市郊鐵路副中心線等通車運行;東北部行政辦公區已經啟用;位於西部文化旅遊區的環球影城基礎設施建設正在推進,通往環球主題公園的地鐵也在抓緊建設中;台湖演藝小鎮等一批特色產業小鎮加快規劃;一批符合副中心定位的優質項目在此落戶……
隨著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進入全面推進階段,通州在組織機構、規劃編制、服務市級機關搬遷、生態環境建設、產業結構調整、文明城市創建、推動協同發展、加強城市管理和基層治理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的階段性成果,初步形成了「多規合一」、積極試點、綜合管理、多元治理等新時代改革經驗。
值得一提的是,在城市副中心建設中,官方將將街區作為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的基本單元,以做到綠色交通、韌性市政、民生共享等多重規劃,從街區層面構建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統一坐標系」。
求新求變 城市副中心建設中改革正當時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過程中的改革創新,無論在廣度上還是深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且尚在進行時,更待進一步的深化和突破。因此,城市副中心的建設和發展,需要營造敢於改革的環境。在首都、北京市和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多重關係中,城市副中心管理機構的設置和運行機制也是一個亟需研究和明確的問題。
最新調研顯示,面對中央和北京對城市副中心建設的目標定位和標準要求,通州在城市建設、城市管理、生態環境、產業構建、城鄉統籌、社會治理以及國際化發展等多個方面仍存在明顯短板和薄弱環節。同時,面對日益突出的人口、資源、環境壓力,通州在推動非首都功能與人口疏解、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提升區域承載能力等方面,還需進一步創新工作思路、豐富工作方法。
未來,官方還應加快完善人口、法人、空間地理、宏觀經濟等基礎信息庫,推進信用、城管、環保等政務數據整合,建設統一的大數據匯聚融合平台,並研究以立法或制定規範性文件的形式,明確數據資源共享、開放的範圍和方式。
古城通州——這座曾經的衛星城,如今的北京城市副中心,還要在持續的改革創新之後,才能更好地迎接自己的高光時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