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你是否想過有一天,當你入住一間酒店:
大堂光亮、整潔,沒有看到前台,接待你的是一台AI機器人,只需人臉識別系統,就可以完成一切登記入住消費退房的手續。
如今,科幻已落地成現實。
趕在雙11之前,阿里在杭州西溪園悄然開業了一座酒店。
這家阿里系飛豬旗下的酒店英文名叫FlyZoo Hotel,官文中文名稱是「菲住布渴」(諧音「非住不可」),整座酒店採用人工智能系統,一進去,仿佛走進了未來。
再也不用到前台,出示身份證辦理入住,而是由一個1米多高的機器人通過人臉識別確定用戶身份信息,覆蓋到酒店每個場景:
進入酒店後,只需對天貓精靈下達指令,空調、電視、窗簾的操控躺著就能完成:
另外,帶著這張臉,可以到酒店的餐廳、泳池、健身房等任何地方消費。
點餐時,只要刷臉,系統就會識別你的身份信息和房間號,所有消費記錄都被自動記下:
黑科技的無人經濟成為現實,未來已來?
01
無人經濟時代
AI勢頭席卷各行各業
除了酒店行業,一些用人成本較高、勞力密集型的傳統行業也一頭紮進無人經濟。
今年10月28日,海底撈無人餐廳在北京宣布試營業。
從候餐區、點餐、配料、結帳環節,都是用機器完成,海底撈還採用了智能化的後廚,跟蹤菜品質量,有效保證後廚衛生。
據了解,這家海底撈無人餐廳節約近37%的人力成本。
海底撈的智能後廚
7月25日,美團在發布會上,展示了最新款的美團無人外賣車「小袋」,完成了從商戶到用戶的首次配送。
據美團的招股書顯示,截止2017年底,美團外賣共擁有53.1萬自營騎手,騎手成本從2016年的51億增至2017年的193億元,占94.8%,用人成本增長超過3倍。
一旦技術成熟,未來騎手、快遞員等職業危矣。
美團的無人外賣車
除了服務行業和物流行業,傳統製造行業的巨頭富士康也率先使用機器人取代流水線的工人,致力打造「無人工廠」。
就連挖掘機,也不存在「挖掘技術哪家強」了。
11日1日,百度在2018年百度世界大會上,發布了無人自主挖掘機,可以定點挖掘,自動駕駛,自動裝卸。
02
節約人力成本
未來我們每周只需工作3天?
雖然科技的發展給我們帶來無數的便利,但我們也有無數的擔心:
無人經濟來了,人去哪兒了?大家都失業了,未來的人力資源行業還有價值嗎?
從企業的角度來講,AI時代肉眼可見好處就是節省人力成本。
在高成本用人時代,人需要休息、需要社保和五險一金、工傷了還要賠償,甚至很可能在工作中犯錯,出現情緒不佳、效率低下、犯困等,從而影響公司績效。
但機器人可以24小時全年無休,不出錯,效率高,只需支付一定的後期維護費用,便可一勞永逸(當然,前期投入的成本和時間也是巨大的,不是一般企業可以承受得起)。
馬雲甚至在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說:
「人類將重新定義自己的思維方式……機器無法取代人類的工作,人類無需太過擔心,未來人類每天只需工作4小時,每周工作3天。
馬斯克也曾直言:
上班這種苦差,隨著自動化在未來成為常態,可供人類選擇的工作崗位可能會越來越少,人們也將獲得更多的閒暇時光、更好地享受生活。
但仍然有人擔心,工作時間少了,工作崗位少了,錢不是少了嗎?
非也!我們來看歷史上前兩次科技的重大變革:
第一次,蒸汽取代人力後,工人每天工作12小時;
第二次,電力取代蒸汽機後,我們每天工作8小時,每周休2天。
發現了沒,我們工作時間雖然短了,但賺的錢遠遠多於過去。
同理,當AI時代到來時,對人類勞力的要求不是時間,也不是重復性的或者體力勞力,而是能創造更多價值的腦力勞力、人文藝術類勞力,而這類勞力自然也能獲得更高的金錢回報。
哪怕我們只需每天工作4小時,每周工作3天,我們未來崗位的工作內容也決定了我們更有價值,薪水也會比現在的更高。
在未來,我們很可能無需再出賣時間工作,而是出賣腦力工作。
所以,我們要擔心的不是失業,而是如何轉型。
03
迎來失業潮?
別聳人聽聞,只是對崗位的優勝劣汰
我們再來看看,AI目前最有可能淘汰的崗位有哪些:
據《21世紀商業評論》報導,英國廣播公司(BBC)依據被機器代替的可能性對職業進行了排序,被取代可能性最高的職業是:電話銷售員、打字員,財務客戶經理、檢測員、保險員等;
但是,我們必須明確的一點是:
AI能淘汰的,只是崗位,並不是人,更不是工作。
人比機器厲害的地方就在於,人類永遠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並且是最好的位置。
別低估自己,失業可能只是科技革命帶來的短暫陣痛,找清自身定位便能迎來轉機。
在未來,我們更有可能負責思考和人文,機器則負責運算和邏輯。
那麼,再回到之前的問題:未來的人力資源行業還有價值嗎?
答案是當然有,而且未來的人力資源行業更有從「簡單粗暴招聘人才」向「精細化經營維護人才」升級的趨勢。
對於基礎的HR崗,諸如辦理繁雜手續的行政崗、初級招聘崗、薪酬分析崗、數據調研崗等,都有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可能。
然而另一方面,不久前,國內領先的阿里、華為、小米就紛紛成立「組織部」來管理培養人才。
還有大洋彼岸的Google人力資源部門改稱 People Operations(人力經營部),愛彼迎(Airbnb)改為 Employee Experience(員工體驗部),奈飛(Netflix)則把人力部門叫做 Talent(人才部)。
AI優勝劣汰後的人才,更成為企業經營的核心,HR未來的工作重心也會在這。
所以,我們要做的,並不是擔心失業,傳播焦慮,而是順應時代,做出改變,拿出點人類千百年來的自信心,站在AI時代的面前,迎接挑戰。
版權聲明:茅妹,本文來源三茅HR成長社(ID:hrloo818),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推文內容非商業用途,轉載、版權事宜請聯繫微信hrcz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