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原標題:廣州城市「扮靚」走過的那些路……
大洋網訊 廣州改革開放40年,城市化、工業化快速發展,GDP增長了500倍;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常住人口從282萬增加到1450萬已達臨界點,且高度集中在6個老城區。發展伴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在市區內留下了大量「三舊」地區,即舊廠、舊城和舊村,亟需進行城市更新。
廣州城市更新走過了哪些歷程?未來又將如何發展?帶著這些問題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採訪了市城市更新局相關負責人。
城市更新進入新階段,更新即為發展
廣州的城市更新可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初步探索階段(2009年前),主要是危破房改造、舊城改造等以個案方式緩慢推進;「三舊」改造階段(2009年-2014年),以全省實施「三舊」改造為契機,出台56號文和20號文,創立「三舊」改造政策體系,穩步推進舊村莊、舊廠房、舊城鎮改造;「城市系統和諧更新」階段(2015年至今),成立城市更新局,出台城市更新「1+3」政策和6號文,常態化有序推進更新改造。
可以說,廣州的城市更新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有了新的內涵。從盤活存量建設用地,節約集約用地,延伸到改善人居環境、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社會治理體系完善、人文精神重構;從「三舊」改造的範圍延伸到了老舊小區微改造、特色小鎮、村級工業園產業轉型升級、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與活化。特大城市發展建設將進入以盤活存量為主、在存量空間中做到增量價值的發展階段,城市更新將是未來城市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和長期重點系統工程差異化推進,更新即為發展。
城市更新傳承嶺南歷史文脈
廣州是1982年國家首批頒布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唯一一個有2200年歷史的沿海特大城市,歷史文化資源非常豐富。打造城市的名片,廣州最響亮和奪目的名片就是城市歷史人文的特徵。城市更新就是要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傳承嶺南歷史文脈。
廣州「三舊」改造辦成立後的第一次會議就是討論對歷史文化的保護,作出的第一個規定就是在「三舊」改造中加強歷史文化保護的規定。明確規定「三舊」改造方案中必須要有關於歷史建築的評估和保護專章。保護修繕文物古跡、工業遺產、歷史建築121宗、總建築面積17.23萬平方米,投入資金約6億元。《廣州市舊城更新改造規劃綱要》確定舊城總面積54平方公里,並劃定了3條重要保護線:「絕對保護線」內,不拆、原狀維修,傳承歷史文化風貌;「重點保護線」內有歷史風貌的文物,按「修舊如舊、建新如故」原則進行改造;「更新改造線」內有一些建築屬危破房,對危破房必須改造,建築可實施成片拆除改造。
經過微改造後的廣州恩寧路永慶坊煥發無限活力。廣報全媒體記者 莫偉濃 攝
計劃投入50億元進行老舊小區微改造
老舊小區微改造是改善人居環境,保障城市居住安全的重要內容。據統計,廣州2000年前建成的,功能配套不全、建設標準不高、基礎設施老化的老舊社區有779個,涉及260萬居民。截至目前,已經推進了696個老舊小區的微改造,占了總數的89%。根據市統計局社情民意調查顯示,有81.5%的老百姓對老舊小區的微改造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經過改造的老舊小區。廣報全媒體記者 邱偉榮 攝
老舊小區微改造靠政府投入,財政壓力比較大。即便如此,從2018年起,廣州計劃連續三年每年投入不少於10億元、三年不少於50億元用於老舊小區微改造。對老舊小區的改造注入人文關懷和養老功能:社區裡構建成5分鐘的步行生活圈;推動在社區裡建設價廉物美的長者飯堂,政府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此外,還構思通過地下隧道把老舊小區與地鐵聯通起來,讓居民免受刮風下雨之苦。
舊村改造構建多贏局面
政府對於舊村改造,有嚴密的成本測算,包括安置房住宅、商業等建築量、容積率、比例等,以最大限度保證改造參與各方的利益平衡,以及公共利益。廣州專門制定了《廣州市城中村改造成本核算指引(試行)》《廣州市舊村莊全面改造成本核算辦法》,對城中村改造成本核算作了詳細的指引,保證改造後村集體經濟收入不降低、村集體收入有所增加等。
目前廣州已批舊村43條、面積20平方公里。城中村改造要做到四個目標:重塑村社景觀形態,使建築布局景觀與城市景觀相融合;改善社會管理,村社管理通過完善配套設施與城市社區管理相融合;轉變低效的經濟發展方式,使經濟發展方式與現代城市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相融合;改善人居環境,使「城中村」環境與廣州創建現代宜居城市和國家中心城市的要求相適應。
文/廣報全媒體記者杜娟 通訊員穗更新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