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毛主席的目前在世的直系後代約有8人,分別是女兒李敏、李訥、孫子毛新宇、外孫孔繼寧、王效芝、外孫女孔東梅、重孫毛東東、重孫女毛甜懿。
毛主席後代健在人員一覽表
劉思齊——毛岸英之妻;
李敏——毛澤東女兒;
李訥——毛澤東女兒;
王景清——李訥的丈夫;
毛新宇——毛澤東之孫;
劉濱——毛新宇之妻;
毛東東——毛澤東重孫;
毛甜懿——毛澤東重孫女;
孔繼寧——毛澤東外孫;
孔東梅——毛澤東外孫女;
王效芝——毛澤東外孫;
除了依稀熟悉的一兩個名字,除了少數殘留的記憶,對於這份名單,人們或許只有茫然。
這種茫然產生的緣由,李敏只一句話概括——「父親教育我們要夾著尾巴做人」。在這個家庭里,子女們把它牢記在心。
第一代:毛澤東第二代:(十人)
長子毛岸英、次子毛岸青、三子毛岸龍(下落不明)、長女毛金花(楊月花)、四子毛岸紅(朱道來)、五子未名(夭折)、次女毛妹(熊化芝)、三女李敏、六子廖瓦(夭折)、四女李訥
第三代:(四人)
毛岸青之子毛新宇、李敏之子孔繼寧、李敏之女孔東梅、李納之子王效芝
第四代:(二人)
毛新宇之子毛東東
毛新宇之女毛甜懿
毛澤東的十個兒女今何在
毛岸英:
毛澤東和楊開慧的長子,朝鮮戰爭爆發後,毛岸英參加志願軍赴朝,1950年11月25日不幸犧牲。同成千上萬勞力人民的兒子一樣永遠的留在了那里。
毛岸青:
圖為毛岸青與妻子邵華、兒子毛新宇在一起毛澤東和楊開慧的次子,生於1923年。毛澤東喜歡毛岸英,也疼愛毛岸青,寄厚望於他。每每見到他的進步,都加以熱情鼓勵。
新中國成立後,毛岸青曾在馬列著作編譯所從事翻譯工作。上世紀五十年代後期至六十年代初,毛岸青因兒時大腦被打傷,和哥哥岸英犧牲的刺激等緣故,在大連療養。在毛澤東的支持下,岸青和邵華一同回到北京,又一同去湖南老家。1970年,兩人喜得兒子,叫毛新宇,全家生活幸福美滿。
因病醫治無效,於2007年3月23日凌晨4時2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4歲。
毛岸龍:
1927年2月毛澤東一家先後到達武昌,不久楊開慧又生下第三個兒子毛岸龍。1930年,楊開慧英勇就義後,毛岸龍和兩個哥哥在組織的安排下,跟著外婆,舅媽到了上海,來到叔父毛澤民、叔母錢希鈞的身邊,住進上海地下黨主管的大同幼稚園。1931年春上海地下黨遭嚴重破壞,三兄弟流落上海街頭,小岸龍不幸失蹤,誰也沒有再見到過他。
生下來便分離的第一個女兒:
1929年3月在紅軍打下龍巖時,賀子珍生下一個女孩,毛澤東很喜歡這個女孩。孩子剛生下,毛澤東就托人為孩子找到一個可以寄托的人家,他對賀子珍說:「把孩子寄養出去,今天我們只能這樣做。等革命勝利了,我們再把她找到身邊。」
第五個孩子毛毛:
1932年11月賀子珍在福建長汀生下第二個孩子。因為是個男孩,毛澤東把他與楊開慧的孩子並列,取名毛岸紅。當時賀子珍正患痢疾,毛澤東托人給孩子找個奶媽。奶媽便管孩子叫毛毛。長征開始後,毛澤東夫婦商量,把孩子交給留下來堅持遊擊活動的毛澤覃和賀怡。很快,瑞金和蘇區陷入敵人之手,毛澤覃怕走漏消息,小毛毛會遭毒手,就把他秘密轉移到瑞金一個警衛員的家里,以後毛澤覃不幸犧牲,小毛毛從此下落不明。
早產兒
1933年賀子珍又懷孕了。當年,紅軍正在進行反圍剿的艱苦鬥爭,賀子珍懷著孕隨紅軍從瑞金出發進行轉移,當時生活條件非常艱難,賀子珍的身體又十分虛弱,結果早產,這個先天不足的男孩連名字也沒留下,便夭折了。
第七個孩子
1935年2月下旬,紅軍長征來到貴州白苗族的一個村莊,賀子珍生下一個女孩,前面的路程遙遠而艱苦,對這個嬰兒的處置方法只有一個,就是送給當地的老鄉。後來,賀子珍曾設法查訪,但沒有下落,她後悔當時沒有留下個什麼東西,以便日後尋訪。毛澤東得知賀子珍把孩子送掉了,讚同地說「我們只能這樣。我們幹革命是為了造福下一代,而當時為了革命,又不得不丟下下一代。」
第八個孩子姣姣——李敏:1936年冬,紅軍到達陜北後,賀子珍生下一個女孩,鄧穎超抱起嬰兒說:「真是一個小姣姣。」站在一旁的毛澤東聽鄧穎超這麼一說想起了《西京雜記》中:「文君姣好,眉色如望遠山,臉際常如芙蓉。」就取其意,起名叫毛姣姣。1937年10月,賀子珍去蘇聯治病和學習。1940年,四歲的姣姣從延安來到莫斯科。1947年,姣姣從蘇聯回到毛澤東身邊上學,毛澤東給她取名為:李敏。姓李,是因為毛澤東當時用李得勝的化名;單名敏,是取自《論語》中的一句話:「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客死異國的第九個孩子
賀子珍到達莫斯科不久,又生下第一個男孩,這是毛澤東的第九個孩子。孩子在10個月的時候,得了感冒,沒有護理好,轉為肺炎,還沒來的及搶救,就夭折了。
最小的女兒李訥
1940年8月江青所生。1953年,李訥進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女子中學讀書。1959年進北京大學歷史系。1965年大學畢業。這一時期毛澤東對她的成長非常關心,多次給她去信,耐心開導循循善誘,父親的來信,字字句句充滿著對這個小女兒特殊的憐愛。
無意政治的毛家第三代
毛澤東的第三代幾乎都仍然生活在毛澤東的影子下,他們大都選擇了下海經商,不涉足政治。他們雖然低調,但十分自豪於自己的血脈。
毛新宇:
毛岸青與邵華的兒子,是毛澤東第三代中惟一的直系男性後人。
1970年出生後,毛澤東為其取名為「新宇」,意指毛澤東「要如昆侖山崩絕壁,又恰似台風掃環宇」的理想做到後建立的新世界。有人覺得毛新宇和毛澤東神似,也有人認為毛新宇的相貌更像其祖母楊開慧。
毛新宇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1992年9月至1995年7月在中央黨校理論部攻讀碩士學位,後在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攻讀博士學位,2003年7月獲博士學位。毛新宇目前在軍事科學院進行毛澤東軍事戰略思想的研究工作 ,副師級研究員。
此外,毛新宇還有兩個頭銜,一個是全國青聯常委,一個是北京市西城區政協委員。據媒體報導,毛新宇還應邀為廣州大學師生作了一場專題報告,同時被聘為該校松田學院客座教授。
李敏與孔令華之子孔繼寧:
1962年出生在中南海,毛澤東第三代後人中最年長者。孔繼寧從小接受的教育是:夾著尾巴做人。他從不說自己是誰的後代。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國際關係學院。現任民族精神與中國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青基會「東方昆侖」公益基金管理委員會會長。
據說,孔繼寧的名字是「繼承列寧遺志」的意思。在毛澤東的孫輩中,年過不惑的孔繼寧與毛澤東有過接觸,但直言外祖父的音容笑貌並沒有給他留下太多記憶。除去毛家的身份,孔家本身也有著顯赫的家世。孔繼寧的爺爺、孔令華的父親孔從洲將軍曾在楊虎城的西北軍工作,西|安|事變時任十七路軍警備二旅旅長兼西安城防司令,參與指揮了當年「捉蔣」的全過程。
從南京國際關係學院畢業後,孔繼寧進入解放軍總參謀部,先後被派駐中國駐巴基斯坦和英國大使館,任助理武官,從事了8年外交工作。1997年離開部隊後,孔繼寧投身商海。2002年,孔繼寧在深圳成立了中國(深圳)民族精神與中國發展研究中心,開始有計劃地對毛澤東及毛澤東思想進行宣傳。
至今,孔繼寧已策劃、出版了李敏的自述《我的童年與領袖父親》、《真實的毛澤東》、《百年後的毛澤東》等圖書。而毛澤東對農民的關心,對農村問題的重視更是對孔繼寧影響至深。孔繼寧曾表示,「我並不是研究三農問題的專家,但是我希望能為解決三農問題貢獻自己的力量。」
2006年,孔繼寧與中國青少年基金會合作,共同發起成立了東方昆侖公益基金,所推出的第一個項目就是「希望醫院——鄉鎮衛生院救助行動」。
毛澤東的外孫女孔東梅:
李敏的女兒,孔繼寧的妹妹
北京東潤菊香書屋有限公司董事長。孔東梅是毛澤東第三代中惟一的女性。在毛澤東第三代後人中,孔東梅長相可能與毛澤東最為神似,和毛澤東年輕時一樣,孔東梅身材高挑而清瘦,而下巴上那顆標準毛澤東風格的痣,甚至不用介紹都可以讓很多人認出她。
孔東梅1972年生於上海,盡管從未與外公謀面,但名字卻是毛澤東起的。「媽媽把我的照片帶去給外公看,再把外公的照片帶回來給我看。我的名字就是外公看著照片取的,用了他名字里的一個東字,又用了他平生最愛的一個梅字。」
1996年,孔東梅從北京航空太空大學英語專業畢業。在泰康人壽保險公司工作3年後,像當時很多年輕人一樣,孔東梅1999年選擇了遠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碩士學位。2002年回國後,孔東梅創辦了北京東潤菊香書屋有限公司,任董事長,致力於傳播「紅色」文化。
談到這個抉擇,孔東梅說:「2000年,我在美國收到母親寫的書《我的父親毛澤東》,提到很多往事。我一看就哭了,覺得自己作為毛家子孫應該做點什麼。」在此之前,孔東梅跟普通的1970年代出生的年輕人沒有什麼不一樣,喜歡電影、文學、旅遊。
談到事業,孔東梅說自己的目的很明確,就是從文化角度研究百年毛家以及中國「紅色文化」代表人物。近年來,孔東梅已經出版了《翻開我家老影集——我心中的外公毛澤東》、《聽外婆講過去的事情——毛澤東與賀子珍》、《改變世界的日子——與王海容談毛澤東外交往事》等書籍。
毛澤東的所有後人一樣,孔東梅也是做人低調,不張揚。在回國創業前,孔東梅甚至一直過著隱姓埋名的生活。孔東梅去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國際政治學碩士,只有當時的駐美大使李肇星知道她的身份。
而孔東梅的同學在評價她時說,不但人長得漂亮,穿衣打扮很清爽,性格也好,從沒見她大聲說話,更沒見她發過火。學習上她很勤奮,上課回答問題挺有主見,英語口語特別好。在創業過程中,孔東梅也經常和員工一起加班,一起吃泡麵,喝礦泉水。
曾有記者問孔東梅,你覺得最令自己感到驕傲的事情是什麼?孔東梅說,我身上的血脈,是我最驕傲的,我非常自豪。
王效芝:
毛澤東第三代後人中最小的一位是王效芝。王效芝是李訥與前夫所生的兒子。
1970年,未婚的李訥隨中央辦公廳的工作人員一起下放到江西幹校,並在幹校與一位徐姓青年結婚,一年後生育一子,取名效芝,即效仿外祖父毛潤芝的意思。1984年,李訥與王景清建立了新家庭。
有報導說,王效芝從北京市外事旅遊職業高中畢業後,選擇了一條與父母完全不同的獨立生活道路。同幾位哥哥、姐姐相比,王效芝是最低調的一位,在媒體和網路上拋頭露面更是少之又少。王效芝的名字第一次見諸報端還應該是1990年亞運會期間,新華社攝影記者唐師曾一張《毛主席外孫在亞運村》的照片,將其引入公眾視野。
當時的報導如此描述王效芝:在運動員公寓10號樓里,有一個默默無聞,但威信很高的服務生,他就是毛澤東的外孫王效芝。18歲的王效芝是北京市外事旅遊職業學校的學生,自1990年5月份起由學校組織和同學們一道到亞運村服務以來,他就一直在10號樓里任副領班。雖然是毛澤東的外孫,但在工作中,他卻從不搞特殊化,嚴於律己、以身作則、任勞任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了同學和運動員的讚揚。
向地震災區捐款10萬元
毛澤東孫子毛新宇(右二)、孫媳劉濱(右一)、外孫女孔東梅(左二)、外孫王效芝(左一)
第四代毛東東,毛甜懿:
毛甜懿與父母
2003年12月26日,就在毛澤東誕辰110周年的這一天,毛新宇之妻劉濱生下了毛澤東第四代的男丁——毛東東,曾孫與毛澤東的生日竟是同一天。
毛新宇說,毛東東1歲時,家人帶他回家鄉韶山探親,也許是血緣關係,東東對曾祖父有天然的「靈感」。家人在向毛主席銅像敬獻花籃時,毛東東甚至不停地叫「爺爺」,而這時的東東只能說兩個字的詞。毛新宇說:「我們當時誰也沒有教他說。」
推薦閱讀:
這位敢打市委書記的小鎮長,原來是退役的狼牙大隊隊長
特種兵退役後萬一走向黑道怎麼辦?國家:早有準備!
神秘退伍軍人為何心甘情願當刁蠻小姐的保鏢,從此叱吒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