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題記:按理說台灣地區的性質相對特殊,在大陸只相當於一個自治程度較高的省份;但恰好我在2013年底的台灣環島遊照片整理得相對清晰,使我得以按不同的縣市劃分進行詳細記述成為可能。在此,我嘗試將台灣篇分為九個部分:彰化、台中、南投、嘉義、高雄、墾丁、台東、花蓮,以及台北。
欣賞了日月潭的清瑩透澈,一定還要去用心體會阿里山的壯美。有一首1947年創作的老歌如此唱到,「高山青,澗水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啊,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父親那個年代追捧的著名歌手鄧麗君小姐曾翻唱此歌,那優美婉轉的旋律一旦響起,就必會餘音繞梁,讓人三日不識肉味。
懷著這樣的心情,我們驅車一路盤旋。車窗外,但見阿里山群峰環繞、層巒疊翠、古木參天,終於到達心中早已憧憬許久的阿里山。
阿里山海拔2216米,在亞熱帶的台灣,夏季格外清涼,是台灣地區有名的避暑勝地;開放台灣通行證後,大陸居民也可到此遊覽,互聯互通,值得稱讚。
由於保護得宜,阿里山生態環境非常純粹自然。下車後,空氣無比清冽,做一下深呼吸,頓感神清氣爽、心曠神怡,一下子驅走旅途勞頓。進入山林,空靈寂靜之外,時不時傳來蟲鳥的天籟之音。漫步在林間小徑,滿眼是古木、青苔,遮天蔽日、芳草萋萋;偶爾邂逅一泓碧水清泉,滋養著生機勃勃的馬蹄蓮,清幽古樸、渾然天成。
阿里山半山的密林間設有一所香林國民小學,被打趣地稱為是「阿里山的最高學府」。阿里山博物館中,詳細記載著日治時期阿里山的名稱由來、山脈走勢和樹木分布情況。阿里山的巨木,被稱作是「神木」,不但被加以標識和保護,還如同神靈般被虔敬地供奉起來。
此外,山間有一座幽靜的慈雲寺。根據記載,慈雲寺建於阿里山初期開發時期的1919年,當時日人有感於此地如印度「靈鷲山」聖地,因而建造「阿里山寺」,並由曹洞宗管長(日本置默仙師)送來由暹羅(泰國)親贈的一尊外鑄銅內金沙的釋迦牟尼古佛像供奉,後該寺改稱「慈雲寺」。慈雲寺古樸典雅、曲徑通幽、山花爛漫,別有洞天。
文/攝:薇薇
– END –
感謝關注與支持,歡迎留言及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