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民間藝人馬金花:讓連簫演繹驚艷的民間藝術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中新網成都12月11日電 (劉忠俊 馬詩雨 黎亮)11日,四川眉山彭山區一老小區內,81歲的民間藝人馬金花的連簫表演吸引了不少鄰居們圍觀。

不大的院子裡,一支三尺餘長的竹竿,每節鑿洞後穿上銅錢,已81歲的民間藝人馬金花手持著它,隨著音樂、唱腔或講詞,有節奏地用連簫敲擊地面,或人體上的肩、胸、背、腰、腿、腳等部位,甚至蹲、跑、滾著敲打,其聲鏗鏘悅耳。「這種集舞蹈、說唱、音樂於一體的曲藝形式,便是連簫。」馬金花邊跳邊介紹。

連簫起源於清朝,在北方被稱為「霸王鞭」,又叫「蓮花十八響」。關於連簫的由來有多種傳說,其中之一,傳說明末將領秦良玉叫士兵以竹子藏糧過關卡後,士兵們高興得敲打竹竿,後逐漸演變成一種舞蹈——連簫。還有一種說法,連簫是乞丐沿街要飯,怕惡狗傷到自己,手持竹竿並隨時敲打演變而來。連簫曾一度在巴蜀大地風行,其來源和川劇相似,由外省移民帶入。

「我一輩子就這一個愛好。」馬金花表示,這個愛好她堅守了一輩子。「十幾歲時,我來到了彭山,和丈夫一起到茶館表演曲藝,打花鼓、唱小曲等。」馬金花回憶稱,有一次到成都表演,看到有人在一旁跳連簫,便被連簫靈動的舞蹈動作、優美動聽的唱腔深深吸引,於是決定拜師學藝。「那時候,大家都忙著表演賺錢,根本沒時間教你,自己就站在旁邊看,邊看邊學、邊練。」馬金花稱。

馬金花在練習連簫。(資料圖 彭山文化館提供 攝
馬金花在練習連簫。(資料圖 彭山文化館提供 攝

回到彭山後,馬金花每天都在家中練習,漸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表演風格和創新技巧,如「黃龍纏腰」「雪花透頂」「跑馬射箭」等精彩動作。熟練之後,她就和丈夫在彭山各個茶館試著表演,沒想到收獲了意外驚喜,看她表演的人越來越多,掌聲也不絕於耳,這讓馬金花越來越自信了。

「連簫打在身體各個部位發出清脆明快的節奏能夠抒發人們心中熱情和情感。在過去,特別是豐收季節、節假日,表演者常常用這種舞蹈形式來表達自己的喜悅心情。」馬金花稱,正因為如此,她這一生都在堅持跳連簫。

過去,連簫大多為二人、四人表演,或十多人、上百人參加表演。當一男一女表演時,男的手握連簫,身穿戲曲服裝,女的扮成戲曲中的傳統人物,相互配合邊跳邊唱。自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除個別民間藝人還在表演外,連簫這種民間舞蹈形式便很少在公眾場合見到了,即使近年在個別地方看到的連簫表演,也是經過挖掘、整理形成的現代舞蹈。「如今的年輕人不太喜歡這些,一些民間文化的發展狀況已到了瀕危狀態。」非遺傳承人馬金花稱。(完)

四川民間藝人馬金花:讓連簫演繹驚艷的民間藝術 未分類 第2張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