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來源:邵逸夫醫院 消化內科
胃病實在太常見了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胃脹,胃痛……
據世界衛生組織一項統計:
胃病在人群中發病率高達80%
而大陸胃癌發病率在所有惡性腫瘤中排第二
死亡率高居第三位
胃是一個很有「原則性」的器官
喜歡一切按照規矩來
吃多少、怎麼吃,都是有講究的
我們的一日三餐、作息心情都影響著胃功能
稍有不注意,就會讓胃受傷
胃炎到胃癌有四步!
Correa序列提出:
從胃炎到胃癌有四步
演變
過程
慢性淺表性胃炎
慢性萎縮性胃炎
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
胃癌
第一步:慢性淺表性胃炎
這是一個很普遍的「胃病」!只要你接受胃鏡檢查,幾乎無一例外會得到這麼一個最輕級別的診斷。
醫生很難見到「胃、十二指腸未見異常」的正常胃鏡報告。
很多慢性淺表性胃炎,只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或非潰瘍性消化不良。
也就是說,這一步距離胃癌還很遠,無需驚慌。
第二步:慢性萎縮性胃炎
胃黏膜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衰老,年紀大的人胃炎以慢性萎縮性胃炎為主。
萎縮性胃炎是胃癌主要癌前病變,但如果正確治療、保護得好,大部分慢性萎縮性胃炎病人是不會癌變的。
好多患者認為,萎縮性胃炎屬於比較嚴重的胃病,自然會有明顯的不適症狀。其實不然,萎縮性胃炎症狀沒有特異性,有些人甚至是沒感覺的。所以,診斷還是要靠胃鏡。
第三步: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
胃炎反復發生,胃黏膜反復受損又修復,結果胃里長出了本該在腸道才有的細胞,出現了「腸上皮化生」。
「腸上皮化生」被認為是癌前病變,處理不好,就是胃癌早期。當然,也不是所有腸上皮化生都會發展為胃癌,只是胃病到這一步,是要加倍小心呵護了,及時治療,還是可以避免發展成胃癌的。
第四步:胃癌
經過前三步的逐漸發展累積,慢慢就胃癌就來了。但是胃癌早期症狀往往比較隱匿,導致很多患者發現時已經是晚期,失去最佳治療時機。
重視胃鏡檢查!
如果出現以下信號,你要警惕了,請去醫院做個胃鏡檢查!
不能緩解的腹部不適。包括胃部悶脹、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伴有泛酸,且多沒有誘因,口服藥治療效果不好,或者時好時壞,症狀越來越重;
黑便或大便潛血陽性:如果在沒有吃血豆腐、動物內臟,吃鉍劑等藥物的情況下出現了大便發黑,就應盡早來醫院檢查。
乏力、消瘦及貧血:這是另一組常見而又不特異的胃癌症狀。病人常常因食欲減退,消化道失血而出現疲乏軟弱等表現。
為了監視病變的動態變化,要定期復查胃鏡。
如果沒有明顯症狀,但是如果你的年齡≥40歲,且符合下列任意一條時,也建議開始胃鏡篩查:
胃癌高發地區人群;
HP感染者;
既往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手術後殘胃、肥厚性胃炎、惡性貧血等胃癌前疾病;
胃癌患者一級親屬;
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鹽、醃制飲食、吸煙、重度飲酒等)。
根據胃鏡病理結果,決定復查胃鏡的頻率:
一般性慢性萎縮性胃炎1-3年復查1次;
不完全性結腸型腸上皮化生伴輕度不典型增生者1年1次;
伴中度不典型增生者3個月1次;
伴重度不典型增生者應看作是癌變,可考慮將局部病變組織切除或手術切除,以絕後患。
關於胃炎的三大錯誤
胃鏡很痛苦,能不做就不做
胃鏡是檢查胃部疾病最準確的方式,大家不應該逃避。
做胃鏡的時候,大家所感受的其實不是疼痛,而是惡心,這是咽喉部正常反射造成的。
這種不適感,大部分人其實都可以忍受,如果實在無法接受,也可選擇無痛胃鏡。
無痛胃鏡是通過注射麻藥,在人無意識的情況下完成的胃部檢查,避免了心理上的緊張,也沒有太大風險,非常安全。
胃炎一定會發展成胃癌
我們每天吃的食物中攜帶的細菌和理化因素,會造成胃黏膜上皮的損傷。而胃黏膜能自動修復損傷的表皮,因此,胃黏膜長期處於一種不斷損傷和修復的動態平衡中,在胃鏡下就是慢性炎症的表現。
所以,胃炎最終會不會變為胃癌,需要由醫生根據病理報告來綜合評判。
胃痛越厲害,胃部疾病越嚴重
很多人胃痛發作時,疼得在地上打滾,就認為自己的胃炎很嚴重,甚至可能已經胃穿孔了;相反,有些人只是偶爾有點噯氣、輕微疼痛,就覺得病情不嚴重。
實際上並非如此,因為臨床表現與器官病變並無相關性。
不管是胃部疾病還是其他疾病,千萬不要因症狀輕就忽視,錯過最佳治療時間;也不要過分地嚇自己,遵從醫囑,調整好心態,疾病才會好得更快。
放大招了
100份臨床內科真實病例免費送
長按下方二維碼
關注後對話框回復〝病例〞領取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