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醫院是救死扶傷的,藥品是緩解症狀的,營養是細胞需求的,保健品是補充能量的,健康是需要自己把握的,身體是需要保養的。三個領域要有機結合,針對不同的狀況區別對待!
營養素和藥物的區別:
(一)營養素能治病?
很多人覺得很神奇,甚至是排斥,其實是不懂營養學。
人性的一個弱點就是我們只相信我們願意相信的事情。
今天我們只是需要把一些問題弄清楚。科學發展到今天,很多事實逐漸得到澄清,有些事情背離了很多人的期望。阿拉巴馬大學醫學院的名譽教授伊曼紐爾·切拉斯金醫生將其成為「發展最快的失敗產業」。人們所說的「衛生保健」事實上是「疾病保健」。現代醫學並沒有提供真正的衛生保健。
(二)有兩個問題需要弄清楚的是:
第一,從嚴格意義上講現代醫學只是急救醫學。
第二,營養學是預防醫學。
急救的意思,就是當你的手被砍了一刀,你應該找的是醫生,營養學幫不了你的忙,可是如果你得了慢性病,你去找醫生他也很願意幫你,可是並不見得有真正的效果。
這不是木匠的問題,是工具出了問題。慢性病大都是因為營養失調,營養學剛好能夠幫到你恢復健康。
現代的醫學中的很多概念是為藥廠服務的,這些概念都是為了使藥品賣的更好,可是現在很多人很崇拜現代醫學,認為什麼病都可以交給醫生來解決,實質上是一種無知消費。
你真的相信醫生能幫助你嗎?一個事實是,在美國每年被槍殺的人有 4 萬人,可是被醫生害死的人達到 12 萬人。
是不是有點鑽牛角尖了?看看最近出的兩本書你可以找到答案,一本是《醫生對你隱瞞了什麼》,另一本是《別讓不懂營養學的醫生害死你》,這兩本書讓很多人開始蘇醒。
(三)營養品也不是仙丹,但是合理的營養素調節肯定能夠幫助病人恢復健康,延緩衰老。
營養素調理疾病的道理很簡單,人體的一切構造物都來源於食物,人生病並不是你的基因命令你在某個時候生病,而是你一定是這些食物來源出了問題,身體失去了平衡。人通過攝取食物,通過腸胃分解成很小的營養素之後由腸道吸收進入人體,經過肝臟的合成,形成了人體細胞需要各種營養物質。很多的細胞構成了組織,很多的組織構成了器官,很多的器官構成了人體的各大系統。
如果你的身體出現了器質性病變,是因為食物出了問題,營養素失衡,長期積累的壓力從而導致器官的病變,人體就會生病。打個比方,你的細胞 H = A+B+C+D+E (即細胞H由 A 、B 、C 、D 、E 這幾種營養素構成),可是由於長期缺乏其中營養素 D ,細胞 H
就是構造不出來,人體組織長期得不到這種細胞來修補就會導致相應的器官病變,叫器質性疾病。
弄清楚了這個問題,就很容易明白為什麼營養素可以調理疾病。只要把人體需要營養素補充上,人體自動具有調節能力,只要有足夠的營養素身體就能夠修補受損的組織,從而恢復健康。
高品質的營養保健品具有非常明顯的調理疾病恢復健康的作用!4
(四)藥物的真正的作用在於控制疾病而不是調理和恢復健康。
其實這一點也正是現代醫學的最大貢獻,在手術、急救、疾病控制方面只能通過藥物來完成。不是說藥不好,生了病也還是要看醫生,但是如果遇到慢性病、疾病過後要恢復健康、抗衰老、美容,就只有把目光轉到營養學上來。
藥物是治標的,營養素是治本的,治標的快治本的慢,所以很多人寧願看醫生,還有對現代醫學的過度崇拜導致很多人對營養學並不重視。
(五)藥物不能給你帶來真正健康。
藥物是無機物,是人類自己製造出來的一種化學合成物,是能夠被人體吸收但不能被真正利用的一種物質,在人體內是利用它的化學作用對人體的疾病進行控制,起到減輕病痛、殺菌等功能。
到目前為止,人類還沒有真正意義上自己製造食物,全部都是加工的或者天然的,人體是一個有機體,只能吸收有機食物。了解了這個關鍵點你就能真正區分哪些東西對你有用了。
是藥三分毒,這個毒不會給你馬上帶來新的病痛,但這些殘留的化學成分一定會為你以後的各種疾病埋下隱患,因為由藥物帶入血液中的物質是肝臟無法分解的,無法分解也就無法正常排泄,會長期停留在你的血液中,這些血液流過的各種器官,會造成各種疾病。所以服用藥物的原則是短、平、快。
有幾個區別:
(1)營養素能夠修補受損組織緩解壓力,藥物增加壓力;
(2)營養素能夠提高免疫力,但多數藥物會降低免疫力;
(3)營養素提高藥物的療效,但藥物會提高營養的需求;
沒有哪一個人是吃藥物長大的,都是吃食物長大的,其實人也不是直接吸收食物,是吸收食物中的營養成分,人體系統利用這些營養成分重新在肝臟組合,形成人體各種細胞生長和代謝所需要的成分。缺乏了某種養分,就會製造不出所需要的細胞和物質,造成疾病。
所以營養學的重要觀點是營養一定要均衡。理解了這些概念,就不難知道我們很多病都是吃出來的。
兩個方面來考量:
(1)速效性:西藥速度快,因為量可以衡量,營養素較慢;
(2)耐受性:西藥的耐受性差,也就是不可能長期吃藥,而營養素的耐受性好,可以長期使用。
(六)對區別的總結
1、俗話說:「三分治,七分養」營養素是「養」是治本(有些疾病是缺乏營養素引起的)。藥物是「治」,是治標。
2、營養素用來修補身體的組織,但不會造成身體更嚴重的損傷。好比莊稼「施肥灌溉」,藥物用來暫時控制疾病的症狀,但他會造成身體的另一種壓力,而造成更進一步的損傷。
3、營養素緩解壓力,特別是減輕肝臟的壓力,有調肝、養腎、維護消化系統平衡的作用。而大部分的藥物會造成機體更大的壓力。
4、營養素可增強自身的免疫力,但大多數藥物破壞免疫系統,降低免疫力。
5、營養素適用於任何人,可增加藥物的療效,但藥物必須對症下藥,只能針對特定病人,同時增加營養素的需求。當你使用藥物時要增加更多的營養素。
6、營養素可修復受損組織和細胞,可維持和加強身體器官的生理功能。藥物只能暫時控制疾病和症狀,會造成腸、胃、肝、腎、肺等身體負擔及損傷,是後遺症的元兇。
7、飲食和營養是健康之本,吃得健康就遠離疾病,健康=營養-藥物。看病和用藥物是主動解除痛苦,藥物可治病但損傷健康。
8、營養素可以平衡酶及荷爾蒙分泌,可全面提升人的生理、心理功能。藥物會影響或擾亂身體酶及荷爾蒙的分泌,會導致身體和精神損傷。
9、營養素可以作為藥物,對治療疾病有益,長期使用對機體有重要意義。藥物不可以作為營養素,吃藥是一種短期行為,長期用藥對健康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