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經常在盆友圈看到各種有關性早熟的報導,很多父母認為這是由食物引起。
父母看到這些食物也是如臨大敵!
中槍最多的食物莫過於:反季節蔬果、豆漿、洋快餐、蜂蜜、鴨脖……
它們真是性早熟的罪魁禍首嗎?
來,考考大家,以下哪些食物和行為會引起性早熟?
先公布一下正確答案
罪魁禍首: 某些兒童長高長壯口服液、使用成人化妝品、開燈睡覺、塑膠玩具和奶瓶
背鍋的: 反季蔬果、豆漿、炸雞、蜂蜜、鴨脖、跳拉丁舞、3歲以後還和父母一起睡
(答案詳解見下文)
咳咳,別覺得答錯了,畢竟性早熟的危害不容小覷!
據統計,中國兒童性早熟發病率已達1%,即100個孩子中就有1個性早熟。
女孩更易患性早熟,發病率約為男孩的5~10倍。
性早熟已成為僅次於肥胖的第二大兒童內分泌疾病,且發病率逐年升高。
影響身高
由於過早的性發育,在性激素的作用下,身高快速增長,但是同時促進了骨骺過早地融合,骨骺線一旦閉合,長高的空間也就基本消失了。
所以性早熟兒童的生長周期會明顯縮短,最終使其成年後的身高比一般人矮。
形成自卑心理
性早熟的孩子可能因為自己在體形、外表上與周圍小夥伴不同,過早地背起沉重的思想包袱,產生自卑、恐懼和不安情緒,心理負擔加重,學習興趣和學習成績下降,認知能力落後於同年級的學生。對日後的心理健康產生長久的不良影響。
可能提前性行為
性早熟兒童的心理髮育與身體發育極不匹配,加上患者生理年齡小、社會閱歷淺、自控能力差,發生早戀、早孕、早婚的風險增大,受性侵害的風險也增加。
腫瘤徵兆
10.8%的兒童性早熟,由器質性病變引起。其中部分為腫瘤引起的,也有腎上腺疾病引起的。如沒及時發現盡早處理,將極大威脅患兒健康。
反季節蔬菜和水果
我們經常聽到的說法是這些蔬菜瓜果是用激素催熟的,這個說法其實很不嚴謹。
嚴格來講,這些所謂的植物激素其實叫植物生長調節劑,和人的激素是兩碼事。動物和植物的生理生化機制完全不同,植物激素和人類激素也不存在化學結構上的相似性。
植物激素導致人的性早熟的說法真是有點天方夜譚。
豆漿
有人說,豆制品裡面含有類雌激素大豆異黃酮,可能導致嬰幼兒性早熟。
可是請大家注意類雌激素的類字啊!
類雌激素並不等同於人體的雌激素,而且在豆制品中含量也十分有限。
只要不過量,每天一杯也是不會有問題的。
蜂蜜
蜂蜜中糖占到總量的80%以上,再除去百分之十幾的水,其他成分不到1%。
而這1%的成分乃是維生素和礦物質、蛋白質、有機酸、微量元素、酶類以及花粉。
蜂蜜中因含有花粉,確實存在少量植物激素,但並沒有動物性激素。
因此並不會對人體產生太大的影響。
但專家提示:蜂蛹、蜂王漿,包括成人補品如雪蛤,都不適於兒童食用。
可入藥的大補類食品
包括冬蟲夏草、人參、桂圓幹、荔枝幹、黃芪、沙參等。中醫指出,越是大補類的藥膳,越易改變孩子正常的內分泌環境,造成其身心發展不平衡。
洋快餐
美味可口的炸雞➕可樂,莫說娃兒,有些大人也都愛吃。但有流傳,炸雞的雞是被打了催長素激素長大的。
真相是,我們通常吃到的大塊頭的雞是良種選育科學餵養的結果,雞打激素後不僅不會長胖長大,反而更加容易生病。
目前沒有科學研究證明,這兩種食物和性早熟有關。
但炸雞配可樂,吃多了容易長胖,肥胖是導致性早熟的一大原因。
某些兒童口服液
針對兒童市場的很多標榜「長高長壯」的補劑和口服液,相當部分含有激素成分。
這些激素使孩子在五六歲時長得比同齡兒童高大壯實,其骨齡已達8歲或10歲。而等孩子進入正常發育階段時,反而不見長了。
鴨脖
有些人擔心,現在的家禽多是被「催熟」的,禽肉中的「促熟劑」殘餘主要集中在家禽頭頸部分的腺體中,因此,長期吃雞鴨鵝的頸部,就成了「促性早熟」的高危行為。
經過正規處理的鴨脖是不存在這樣的問題的,偶爾食用不會造成性早熟。
但鴨脖這類食物普遍鹽分含量高,攝入過多的鹽的確不利於兒童的身體健康。
跳拉丁舞
成人看待拉丁舞可能會覺得熱情奔放,但小孩子並不會這麼理解,也不是所有學拉丁舞的孩子都會性早熟。很難說性早熟與跳舞有多少關聯,目前在學術界也沒有科學研究論證。
3歲後還和父母一起睡
父母不和孩子同床睡不是為了怕孩子性早熟,而是為了孩子的成長。出於對孩子的心理髮育著想,當孩子在3歲左右,上了幼兒園時,就要開始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意識,與孩子分床、分房睡覺了。
使用成人化妝品
一些化妝品裡添加了糖皮質激素或雌激素,兒童長期使用這類化妝品,輕則可能引起激素依賴性皮炎,重則可致兒童生長髮育早熟。
更需要注意的是,避免孩子誤食避孕藥!
開燈睡覺
光照過度是兒童性早熟的重要原因之一。
褪黑激素能抑制腺垂體促性腺激素的釋放,可以防止性早熟。當人在夜間進入睡眠狀態時,松果體會分泌大量的褪黑激素。兒童若受過多的光線照射,會通過減少松果體褪黑激素的分泌,導致性早熟。
同時還有塑膠制品,包括塑膠玩具、奶瓶等,都有研究表明可能和性早熟有關,家長需盡量避免。
資料來源:上海市兒童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