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尿酸高,可以吃火鍋。因為吃火鍋會不會攝入嘌呤,取決於吃什麼,火鍋這種烹飪方式本身不會產生嘌呤。不同食物中嘌呤含量相差較大。高尿酸人群在日常飲食中需要避免的高嘌呤食物,在吃火鍋的時候避免就可以了;不需避免的低嘌呤食物,在吃火鍋時也完全可以吃。
事實上,火鍋的做法有利於降低食物中的嘌呤含量。火鍋食材通常要切得更薄一些,在涮煮的過程中更有利於嘌呤溶到湯中,從而降低了食物中的嘌呤含量。只要不是吃完火鍋把湯底都喝掉,那麼攝入的嘌呤反而要少一些。
高尿酸人群也需要攝入足夠蛋白質。跟肉類和水產品相比,豆制品是高尿酸人群合適的蛋白質來源,不會增加痛風風險。幹大豆中的嘌呤含量確實比較高。但人們很少直接吃大豆(即便吃炒黃豆,食用的量也不會大),一般是做成豆漿或者把大豆煮熟了吃。把大豆做成豆制品,含水量增加,每百克食物中的嘌呤也就降低了。
雲無心
食品工程博士
高尿酸和痛風是困擾許多中老年人的慢性疾病。高尿酸是痛風的原因,而高尿酸又跟飲食有著較為密切的關係。也因此,高尿酸人群有許多飲食禁忌,比如下面這兩條:
這些建議「看起來很有道理」,然而卻是一知半解、以訛傳訛。
一、吃火鍋會不會攝入嘌呤,取決於吃什麼
跟煎炒烹炸一樣,火鍋只是把食材做熟的一種烹飪方式。而嘌呤來源於食材,並不會在烹飪過程中產生。如果食材中含有嘌呤,在涮煮的過程中會有一部分進入湯底;如果食材本身不含有嘌呤,那麼也就不會有嘌呤進入湯中。所謂「火鍋湯底因為反復燒煮,也容易產生嘌呤」是臆測——嘌呤的合成不僅需要有原料,還需要多種酶的參與,在一鍋湯里反復熬煮,怎麼可能「生成嘌呤」?
不同食物中嘌呤含量相差較大。高尿酸人群在日常飲食中需要避免的高嘌呤食物,在吃火鍋的時候避免就可以了;不需避免的低嘌呤食物,在吃火鍋時也完全可以吃。
二、事實上,火鍋的做法有利於降低食物中的嘌呤含量
在煎、炒、烹、炸、蒸等常規的烹飪方式中,食材中的嘌呤基本上還是保留在食物中,最後被全部吃下去。而火鍋食材通常要切得更薄一些,在涮煮的過程中更有利於嘌呤溶到湯中,從而降低了食物中的嘌呤含量。只要不是吃完火鍋把湯底都喝掉,那麼攝入的嘌呤反而要少一些。
三、常見食物的嘌呤含量
不同食物的嘌呤含量相差比較大。
在中國常見的食材中,動物下水的嘌呤含量最高,比如肝、腰、心、腦、胰臟等。此外,野味(當然這類不管嘌呤高不高,不管是不是尿酸高,都不應該吃)、鵝、某些魚類(比如沙丁魚、青魚、三文魚等)、扇貝等等,嘌呤含量也很高。每百克這些食物中,嘌呤通常在200毫克以上。
其次是各種肉類,比如豬肉、牛肉、羊肉、其他水產品,嘌呤含量也比較高,通常在100-200毫克/百克之間。
一些乾的食材,比如菌菇類和幹豆類,每百克中的嘌呤含量能夠達到100甚至200毫克/百克以上。但是,這種比較並不合理,畢竟我們討論的其他食材(不管是內臟還是海鮮和肉類),都是按照「鮮重」來比較的。如果按照「鮮重」或者烹飪之後的「食物重量」來計算,那些這些食物中的嘌呤含量就不算高了。
四、豆制品並不增加痛風風險
高蛋白食物往往伴隨著較高的嘌呤,豆制品中的蛋白含量很高,所以許多人(包括許多醫生)認為豆制品會增加痛風的風險。
首先強調一下,蛋白質是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即便是尿酸高,也還是需要攝入足夠蛋白質的。
跟肉類和水產品相比,豆制品是高尿酸人群合適的蛋白質來源。
前面說了幹大豆中的嘌呤含量確實比較高。但人們很少直接吃大豆(即便吃炒黃豆,食用的量也不會大),一般是做成豆漿或者把大豆煮熟了吃。把大豆做成豆制品,含水量增加,每百克食物中的嘌呤也就降低了。此外,在大豆浸泡吸水的過程中,還有一部分嘌呤會溶到水中而被去除。比如豆腐,嘌呤含量通常在70毫克/100克以下,而煮熟的大豆則不到50毫克/100克。這樣的含量,跟西蘭花、豌豆、菠菜、青椒、香蕉等蔬菜水果差不多。
2011年《亞太臨床營養雜誌》發表過一篇文獻綜述,收集了6項關於豆制品與尿酸(或者痛風)關係的流行病學調查,都沒有顯示食用豆制品會增加尿酸或者痛風。而5項臨床研究雖然顯示食用大豆蛋白會增加血漿中的尿酸,但增加量很小並不具有臨床上意義。
2012年《營養、代謝與心血管疾病》上發表過一項針對上海中老年男性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動物蛋白攝入量高的人中高尿酸的更多,而植物蛋白攝入量越高的人群中高尿酸的反而越少。前一篇論文中有一項美國的研究也有類似的結果。
簡而言之,就是:高尿酸人群也需要攝入足夠蛋白質,而豆制品都植物蛋白並不增加痛風的風險。
本文編輯:marthaywang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較真平台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喝酒能禦寒?
棕櫚油能調節血脂?
商販用潔廁液洗小龍蝦?
無根豆芽會傷腎?
德國「碎碎杯」能排毒養顏?
吃火鍋注意別喝湯,嘌呤高,而且燙!
有問題問較真妹點我提問
掃碼關注我們,健康知識在手
點一下「在看」,傳遞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