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入秋以後,氣候逐漸轉涼,秋高氣爽的同時,「秋燥」的困擾也隨之而來。
由於氣候特點,人體會產生諸多不適。《生命時報》(微信內搜尋「LT0385」即可關注)採訪專家,教你用7個法寶趕走秋燥,過一個滋潤的秋天。
受訪專家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 孟勝喜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 袁玲玲
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 寧蔚夏
秋燥帶來5種不適
皮膚、口腔、鼻腔都有明顯的乾燥感,以及眼幹、咽幹腫痛、幹咳等不適,都可能跟秋燥有關。
針對不同的問題,中醫專家分別給出了應對策略。
皮膚幹裂
注意保濕
皮膚在乾燥環境下易瘙癢甚至皸裂,這時首要的是補水。手提包里建議帶上一瓶保濕噴霧,時常噴一噴皮膚,保持濕潤。
沐浴後,應及時塗抹身體保濕乳液,減少水分丟失。
口幹舌燥
少量多次喝水
秋天濕度降低,皮膚、嘴唇和咽喉表皮細胞更易丟失水分,喝水是最直接的補水方法。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年輕體力勞力者女性每天飲水至少1500毫升,男性1700毫升。
最好的飲料是白開水,要少量多次,不要「牛飲」或等口渴了再喝。
傷春悲秋
多曬太陽
進入秋天,人們目睹花草枯萎、秋葉飄零的景象,心中常會湧起悲秋之感。
悲秋會損傷肺氣,對機體免疫功能造成損害,注重精神調攝至關重要。多曬太陽可減少季節對精神的影響。
咽幹咳嗽
少吃蔥薑蒜
秋燥易傷津液,出現口鼻乾燥、便秘、皮膚皴裂等症狀;且秋燥容易傷肺,出現咽幹、幹咳等問題。
飲食應以滋陰潤肺、防燥護陰為主,可多吃梨、百合及綠葉蔬菜,少吃辣椒等辛辣之物。
秋乏
勞逸結合
民間有句老話,「夏過無病三分虛」,夏秋交接之後,人極易倦怠、乏力等,導致脾虛、胃虛、氣虛,秋乏是補償夏季人體消耗的保護性反應。
此時應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如散步、爬山。開始時強度不宜太大,應逐漸增加運動量。
盡可能保證夜間睡眠充足,並堅持午睡,做到勞逸結合。
7招滋養整個秋天
中醫認為「秋冬養陰」,做對了不僅能緩解秋燥帶來的問題,還能保證人體精力旺盛。
下面這7個滋陰潤燥的方法,跟秋天更配。
滋陰蔬菜
蓮藕
「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
蓮藕可養陰清熱、潤燥止渴,同時有收縮血管的功能,多吃可以補肺養血。
鮮藕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可緩解便秘。吃蓮藕時,搭配白木耳可以滋補肺陰,搭配黑木耳滋補腎陰。
潤燥水果
梨
秋梨鮮嫩多汁,含有85%的水分,酸甜適口,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鈣、磷、鐵、碘等微量元素等,被稱為「天然礦泉水」,自古尊為「百果之宗」。
如果每天堅持食用適量的梨,能緩解秋燥、生津潤肺。
吃生梨能緩解咽喉幹、癢,便秘等症;將梨煮熟或蒸熟吃,可以滋陰潤肺、止咳祛痰,緩解肺熱咳嗽和喉嚨痛。
秋補肉類
鴨
鴨子是涼性食品,具有滋陰養胃、利水消腫的功效,可防秋燥,是秋季的滋補上品。
平時容易咳嗽、感冒的人群,可以在熬鴨湯時,加入山藥、蓮子、黃芪或西洋參;女性在秋季易皮膚乾燥,可加入百合、玉竹,養顏護膚。
潤肺藥茶
紫蘇和桔紅
-
薑蘇茶:
有疏風散寒、理氣和胃之功,適用於風寒感冒、頭痛發熱,可能有惡心、嘔吐、胃痛腹脹等症狀的腸胃不適型感冒。
做法:生薑、蘇葉各3克,將生薑切成細絲,蘇葉洗淨,用開水沖泡10分鐘代茶飲用。
-
桔紅茶:
桔紅茶有潤肺消痰、理氣止咳的功效,適用於秋天咳嗽痰多、黏,咳痰不爽的症狀。
做法:桔紅3~6克、綠茶5克。開水沖泡後放入鍋內隔水蒸20分鐘即可。
藥補食材
山藥、百合
秋季藥補的基本原則以滋潤為主,輔以補養氣血。常用藥物有西洋參、冬蟲夏草、山藥、芡實、麥冬、百合等。
秋凍時機
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
「秋凍」,意思是秋天穿厚衣服要晚些,多經受寒冷的刺激,從而增強機體抵抗力。
但深秋時節氣溫已明顯下降,要隨著氣溫增加衣物,尤其是慢性支氣管炎、哮喘、慢阻肺、心腦血管病患者。
養陰穴位
神門、曲池、手三里
按摩可以放鬆軀體,下面推薦幾個秋季可以常用的穴位。
神門
手腕靠小指側能摸到一條突出的肌腱,肌腱邊緣靠橈骨(大拇指)一側的凹陷處即是。
用拇指按摩神門穴100下,早晚各1次,能改善失眠、健忘等症狀。
曲池
曲池穴位於肘橫紋外側端的凹陷處。用手指按摩曲池穴80~100下,早晚各1次,可緩解頭痛、眩暈等症狀。
手三里
手三里位於肘橫紋下2寸,用手指按摩此穴80~100下,早晚各1次,能潤燥健脾、調節腸胃,緩解手臂疼痛、齒痛頰腫等症。
此外,秋季應早睡早起。早睡以順應陰精之收藏,早起以順應陽氣的舒展。▲
本文編輯:張傑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
近期熱門文章
這樣喝水的人,你的心臟很可能快繃不住了……
睡醒後立刻做這8件事的人,基本與長壽無緣
午睡讓高血壓悄悄回落!身體還會用這5種好處悄悄回報你
一個動作,原地鍛煉肺活量!這是最簡單的「長壽動作」了
」
生命時報公眾號矩陣
我們不傳小道消息和謠言
我們不取吸引眼球的聳人標題
我們不做只為轉發量而存在的媒體
請你相信原創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們願意陪你一起認真走下去
人民日報主管 環球時報主辦
微信ID:LT0385
電話垂詢
業務合作:010-65363765
內容合作:010-65363786
喜歡,就點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