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控制/注意:血糖高或低並非最危險,糖友更多是「栽」在這6個並發症上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我們都知道,糖尿病的治療不是吃藥控制血糖這麼簡單,作為一種不可治愈的慢性疾病,糖尿病的治療需要綜合措施多管齊下,除了藥物,還需要飲食、運動相結合的方法控制病情的發展,從而延緩並發症的出現。

血糖控制/注意:血糖高或低並非最危險,糖友更多是「栽」在這6個並發症上 汪醫師產文 第1張

  糖尿病的並發症可涉及全身多個組織系統,對心、腦、腎、眼、神經以及血管等均有影響。而且糖尿病合併高血壓病、高脂血症很常見。所以,如果有合併高血壓或高脂血症,僅僅控制好血糖是不夠的。這里結合糖尿病各系統的病變來分析常見並發症的防治。

  1.糖尿病心血管病變

  糖尿病患者往往合併高血壓、高血脂的幾率更大,這是有醫學大數據作為支撐的。隨著病程延長,心血管病變問題也日益凸顯。

  糖尿病的大血管病變是由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堆積所致,而在長期糖尿病和高糖狀態可以加速其形成,最終導致心血管疾病發生。糖尿病如果合併危險因素,問題就更大,如肥胖症(BMI≥30)與心血管病變的發生密不可分,除此之外,高齡、吸煙、病程長以及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都是糖尿病心血管病變的危險因素。

  因此,糖尿病患者要防止心血管並發症,除了控制好血糖外,還需要減肥和戒煙。

  2.糖尿病腦血管病變

  醫學專家經常說腦心同治,意思是心血管和腦血管往往發病機理類似,需要同理進行治療。而在糖尿病並發症這一塊,心血管病變發生的同時,其實腦血管也同樣面臨危機,機理類似。

  不難理解,糖尿病也容易引發腦卒中等腦血管疾病,腦卒中的死亡率和致殘率僅次於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已有研究表明,高血壓、高齡、糖化血紅蛋白、吸煙和高脂血症等都是糖尿病合併腦血管病變的獨立危險因素。糖化血紅蛋白可以反映近2~3個月的血糖控制水平,所以即使糖化血紅蛋白正常,也需要同時對其他危險因素加以干預,才能防止糖尿病腦血管病變的發生。

  3.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這句話有特別的意義,因為糖友們需要經常檢查眼睛,防止受到高血糖帶來的眼睛血管病變。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一種嚴重且高發的糖尿病微血管病變,大陸糖尿病患者視網膜病變的發病率約為20%-40%。特別是糖尿病時間較長的患者朋友,因為國內大量研究資料顯示,糖尿病的病程是視網膜病變的危險因素。另外高脂血症可加重機體微循環障礙,導致眼底動脈硬化,從而促使視網膜病變發生。所以,除了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還應控制血脂來預防視網膜病變發生。

  4.糖尿病腎臟病變

  糖尿病的潛在危害也波及人體下水道,那就是腎臟。糖尿病腎病是由糖尿病引發的最常見最危險的慢性並發症之一,主要的病理特徵是腎小球硬化。提醒糖友們注意觀察小便有無異常,同時定期檢查腎臟相關項目如超聲,尿常規。

  糖尿病腎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病程長和高脂血症。血壓升高可促進蛋白尿的產生。故控制好血糖的同時,還需要對血壓和血脂加以控制。

  5.糖尿病神經病變

  凡是需要糖分和能量的地方,幾乎都有糖尿病並發症的可能。神經系統也不例外。

  糖尿病神經病變是由於糖代謝紊亂和血管病變導致的周圍及中樞神經系統損害,主要表現為對稱性疼痛和感覺異常。國外研究顯示,年齡是糖尿病神經病變的主要危險因素,次要危險因素是病程。隨著年齡的增長患神經病變的危險性顯著增加。

  6.糖尿病足

  糖尿病並發症波及範圍上至大腦,下至足部,實在需要重視和防范。

  糖尿病足同樣是一種糖尿病嚴重的慢性並發症,其治療較為困難,且截肢率較高,由糖尿病足引發的潰瘍、感染、壞疽是截肢的主要原因。相關研究表明,糖尿病足的危險因素為高齡、病程、血脂、血壓和糖化血紅蛋白等,而年齡和病程是獨立危險因素。

  綜上所述,糖尿病並發症的出現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有些是可控制因素如血壓、血脂、吸煙、體重等,有些是不可控制因素如年齡、病程。所以,糖尿病患者除了控制好血糖外,還需要對可控危險因素進行干預,才可能有效防止並發症的發生。

▼ 汪國麟醫師 ▼

精選診所: 【汪國麟醫師】

人類「生什麼病就吃什麼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當今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已從急症或感染變成了慢性病,而藥物不再是修復健康的唯一選項 慢性病的成因複雜多變、不只一端,只倚賴藥物必定以失敗收場 人從來就不會因為缺少某個藥物而生病,反之 飲食、營養、生活形態與環境會左右基因的表現,會讓人體延年益壽,或是病入膏肓 這些才是人體療癒的基礎,而藥物只是最後不得以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