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助憂鬱症/憂鬱症到底是想不開還是生病了,這個問題是不是也一直困擾你?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一個心理咨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

如何幫助憂鬱症/憂鬱症到底是想不開還是生病了,這個問題是不是也一直困擾你? 汪醫師產文 第1張

  文/老K

  這兩天先是精神衛生日各大媒體對心理健康的宣傳,然後就是被炒得沸沸揚揚的雪莉事件,讓大家對抑鬱症這個問題又提升了一個關注度。

  曾經在知乎上搜尋過關於抑鬱症的表現有一句話說:沒人覺得我病了,他們只是說我想太多了。

  好多人真的被這句話折磨的夠慘,自己難受的要死,換來別人一句想太多。

  這里我也給大家科普一下糾結抑鬱症到底是想不開還是生病了。

  抑鬱情緒≠抑鬱症

如何幫助憂鬱症/憂鬱症到底是想不開還是生病了,這個問題是不是也一直困擾你? 汪醫師產文 第2張

  其實我們在談到想不開的時候,大家都認為是不開心。

  其實也對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得過抑鬱症,所以自然容易將不開心等同於抑鬱症。

如何幫助憂鬱症/憂鬱症到底是想不開還是生病了,這個問題是不是也一直困擾你? 汪醫師產文 第3張

  抑鬱情緒的產生和生活中的挫折、傷害有關。比如:工作中遇到了挫折,被主管批評了,自己會心情不好,看什麼都覺得不爽。

  在不開心的時候,家人、朋友的一句關心、擁抱、善意的微笑就會讓心情變好,最重要的一點是:會珍惜生命,不會想著去自殺。總的來說就是:抑鬱情緒可以隨時來,及時去。會是日常生活中的常客。

  但一個人如果真的成為了抑鬱症後,就不單單這樣簡單了,它就是一種疾病了,這里成因很多,包括心理、社會、環境、生理都有關係。

  很多人認為,一個人真的生病了必須要有看得到的創傷,心理疾病看不見摸不著的,我怎麼證明就是生病呢?

  接下來我就和大家講講抑鬱症的大腦研究問題吧。

  抑鬱症的生理變化

  首先我非常想跟大家說的是,我是一個咨詢師,但是我不是醫生,我必須要說抑鬱症是一種疾病

  當一個人被診斷是罹患了抑鬱症,特別是中度和重度的抑鬱症,就足以證明她的腦神經系統已經發生了病變。

如何幫助憂鬱症/憂鬱症到底是想不開還是生病了,這個問題是不是也一直困擾你? 汪醫師產文 第4張

  圖片來源:圖圖有道

  從西方現代醫學的角度講,我們的大腦會發射許多神經遞質,隨後這些神經遞質會被合適的位置接收。當大腦發射的神經遞質多、接收的位置不夠;或發出的神經遞質與接收處的要求不匹配,就會產生抑鬱症

  臨床表現為:情緒不穩定、性格大變、自控力減弱、心境低落、生活出現障礙、求生欲不強等。

  抑鬱症的大腦和正常人的大腦在核磁共振上會明顯有些不同。

  內心枯竭的信號

  不光在生理上抑鬱症患者會有所變化,在心理上抑鬱症患者也經受著更多痛苦。

  比如抑鬱症患者總會思考很負面,而且呈現毫無徵兆的無力感。

如何幫助憂鬱症/憂鬱症到底是想不開還是生病了,這個問題是不是也一直困擾你? 汪醫師產文 第5張

  這個時候往往抑鬱症患者還是希望自己趕緊回到正常狀態,這個時候社會也一直要求他們趕緊振作起來。所以他們會陷入一個惡性循環中。

  就像我開頭說的那樣,本身自己難受的要死,但是到頭來卻被大家說成了想太多,這樣會給抑鬱症更多負擔,有些人為了證明是別人錯了,會更加賣力的生活和工作,反而適得其反。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優質心理學和心理成長社區,這里會每日分享優質心理學和精神衛生知識,大家一同成長討論吧!)

  好多抑鬱症得悲劇就是這樣誕生的,好多抑鬱症患者正在經歷的社會目光和雪梨差不多。

  沒有人跟她說,你這麼累;沒有人跟她說,你已經做了這麼多事情,你不累嗎?也沒有人跟她說,你其實不需要把所有事情都做得這麼好。

  所以要遠離抑鬱症,離開抑鬱的情緒,我們真的要學會去表達,去表達什麼呢?

  我們不妨這樣試一下,先對著鏡子練習,然後對著你最想去說的那個人,去告訴他或者他們,「我不行,我真的很累。我真的很弱,我雖然曾經做到了很多事,但是你不知道,那是我拼盡全力去做的。而我現在真的多一件事情都不能再做了。」

  因為現在你的脆弱不是你的錯!真的不是!

  總之,抑鬱症是一種疾病,需醫生和專業人士的幫助。大家看明白了嗎?

  ⭐️更多心理療愈文,可以參考我的學習經驗:

  我見過500名焦慮症患者,總結出他們的康復經歷供你選擇

  想讓焦慮症的Ta痊愈,作為親屬你需要這樣做!

  焦慮症的康復就像一場馬拉松,有耐心、決心的人才能最終走向終點

  針對焦慮症的康復,有時候「慢」即是「快」

  焦慮症半年差點住院,走出後我想告訴你為何「接納」很重要

  戰勝焦慮症:記住「面對、接受、飄然、等待」這四個詞

  都知道在焦慮抑鬱中接納很重要,但是很多人做不到,這里幾個故事啟發你一下!

  專業測試:心理健康VS心理不健康(含專業心理測評量表)

  治愈強迫、焦慮、抑鬱等神經症的5個關鍵因素

  如何走出抑鬱症(正念冥想方法引導)

  學習接納抑鬱,發現抑鬱帶來的積極影響

  如何在抑鬱期間應對工作高壓力

  心理學講解除痛苦要「接納自己」,那麼到底什麼是接納自我?

  一位抑鬱症患者的自救指南(細節指導,建議收藏)

  焦慮症康復後,我發現這些真相

  ↙↙點擊鏈接閱讀更多文章,推倒阻礙改變內心的障礙

▼ 汪國麟醫師 ▼

精選診所: 【汪國麟醫師】

人類「生什麼病就吃什麼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當今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已從急症或感染變成了慢性病,而藥物不再是修復健康的唯一選項 慢性病的成因複雜多變、不只一端,只倚賴藥物必定以失敗收場 人從來就不會因為缺少某個藥物而生病,反之 飲食、營養、生活形態與環境會左右基因的表現,會讓人體延年益壽,或是病入膏肓 這些才是人體療癒的基礎,而藥物只是最後不得以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