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這是今年全國高血壓日,我在一所中學進行高血壓病講座後,一位55歲的男老師問我的問題。
大家都知道,高血壓病是慢性病,好多有並發症的患者也辦了高血壓慢性病本。醫生也總是叮囑高血壓患者要按時吃藥,堅持測量血壓,但是經常會有這樣的患者,被診斷高血壓後,吃藥一段時間,自己把藥停了,血壓也還是正常的,那麼醫生讓終身用藥到底對不對呢?
回答問題之前,我們再回顧下什麼是血壓,什麼是高血壓
血壓指從心臟泵出的血液對動脈血管壁產生所產生的壓力。就是我們常說的動脈血壓。通常是用毫米汞柱(mmHg)表示的。
高血壓是指動脈血壓超過正常範圍,如果心臟收縮時對動脈血管的壓力(收縮壓)超過140mmHg和/或心臟舒張時的壓力(舒張壓)超過90mmHg,就是高血壓。
高血壓分為:
原發性高血壓——原因不明,占95%以上,為多種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影響心、腦、腎功能繼發性高血壓——繼發於某些疾病的血壓升高,占高血壓不足5%
知道了什麼是血壓,什麼是高血壓,那麼我們來看怎麼確診高血壓呢?
在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非同日3次血壓測量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可診斷為高血壓。提倡使用上臂式全自動電子血壓計進行有規律的家庭血壓測量。家庭血壓測量值判斷標準不同於診室血壓,家庭血壓讀數≥135/85mmHg被認定為高血壓。
患者既往有高血壓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壓藥物,血壓雖然低於 140 / 90mmHg,仍應診斷為高血壓。
明白了這些基礎知識,我們就能更好的來分析這位老師所提出問題了。
這位男老師,今年55歲,是位初中語文老師,在我進行完講座後,聯繫了我
2017年冬天,這位老師因為感冒、頭痛去醫院看病,當時醫生給測血壓170/110mmHg,所以醫生給開了降壓藥物,吃了2個月降壓藥後,血壓一直很不錯,做了動態血壓監測後,也很正常,所以把降壓藥物停了,1年多的時間血壓維持在125-135/80-90mmHg,和我聯繫的時候血壓到了149/82mmHg。我們不難看出停藥快2年了,血壓仍然保持在症狀狀態,這是怎麼回事呢?是高血壓治愈了嗎?
我們先來看看這位老師到底是不是高血壓呢?在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非同日3次血壓測量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可診斷為高血壓,這位老師僅有一次血壓是170/110mmHg,雖然血壓很高了,已經達到了高血壓3級,但是並不符合高血壓的診斷標準,而且我們不難看到他是在感冒難受情況下測量的血壓,所以這次血壓並不是他平素血壓的真實反應,所以我第一判斷,這是 一件冤假錯案,這位老師原本就沒有高血壓。
說到這就又有人要罵娘了,不是高血壓還給吃降壓藥,這大夫也忒不負責了吧。這個問題也要以下方面考慮。
一、當時的血壓確實很高,雖然一次血壓升高診斷高血壓不符合標準,但是越高的血壓越傾向於高血壓,給口服降壓藥的醫生有些唐突,卻不是惡意。應該不是專科醫生,高血壓相關知識掌握的不牢固。
二、感冒+頭痛+血壓170/110mmHg,如果這個時候不給開降壓藥,患者是否能接受的問題。如果這種血壓不給降壓藥,血壓可能繼續升高,倘若因為血壓的問題並發了腦血管問題,那麼這個醫生就可能攤上醫療官司,很有可能是出於保護自己的目的。
三、基於以上兩方面的內容,作為非醫務人員的你還是應該掌握一些醫療知識,健康靠自己管理,如果你看了這篇文章,也遇到類似情況,你就會和醫生分析,那麼接下來就有可能不會口服降壓藥物,而是選擇監測復查血壓了
對於原發病高血壓來說,還有2種情況不吃降壓藥物血壓也會正常。
1.原本體重比較大,吸煙、喝酒、熬夜、壓力大,這些情況導致的血壓升高,經過改變生活習慣的方式後血壓可能降至正常範圍。需要保持良好習慣,監測血壓,維持住正常血壓。
2.大面積心肌梗死以後心衰,這時候心臟跳動無力,射血功能減低,原本的高血壓沒有了,血壓降至正常,甚至會明顯降低,但是這種情況,即使血壓不高,也要吃ACEI(某某普利)或ARB類(某某沙坦)保護心臟。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對於高血壓你只有走進它、了解它、研究它、分析它、弄懂它,才能最終戰勝它。你有什麼關於高血壓的困惑嗎?可以在線留言或者關注我私信我!
為了彌補大家對醫學認識的不足,我願意利用業餘時間,堅持科普,為民服務。從此預防疾病、走向健康的路上,你並不會無依無靠,如果您信任我,我願成為您的醫靠。
通過醫療故事,傳播醫學知識,大家好,我是您的老朋友亮哥!更多健康內容請點擊關注我的頭條號!
我是心內科醫生亮哥,利用業餘時間科普,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關注健康,關注亮哥。
您的健康,我的心願!
感謝閱讀、點讚、評論、轉發!
▼ 汪國麟醫師 ▼
精選診所: 【汪國麟醫師】
人類「生什麼病就吃什麼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當今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已從急症或感染變成了慢性病,而藥物不再是修復健康的唯一選項 慢性病的成因複雜多變、不只一端,只倚賴藥物必定以失敗收場 人從來就不會因為缺少某個藥物而生病,反之 飲食、營養、生活形態與環境會左右基因的表現,會讓人體延年益壽,或是病入膏肓 這些才是人體療癒的基礎,而藥物只是最後不得以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