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
一、飲食有節,務勿過量
「藥食同源」,前人在生產和生活鬥爭中,由於采食植物和狩獵,逐漸了解和認識到有許多物品,既是食物,又是藥物。它作為食物,可以養生保健、延年益壽;作為藥物,可以治療疾病。早在《神農本草經》中就記載著大棗、龍眼、百合、山藥、芡實、米仁、赤小豆、蜂蜜……食物的治病功效,為後世應用食品治療疾病開辟了先河。《周禮》還記載著西元前一千多年前周朝醫事制度中已有專管飲食衛生和營養的「食醫」。
藥物具有寒熱溫涼四氣,辛甘酸苦鹹五味,食物亦不例外。
藥物通過一定方法的炮制,可以改變其氣味屬性;食物經過烹調,也同樣可以改變其性質和滋味。
《呂氏春秋》中載有伊尹和商湯談論烹飪技術的內容調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鹹,先後多少,其齊甚微,皆有自起。」說明當時已對飲食烹調和營養的關係引起重視。
《論語》「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魚餒而肉敗不食,沽酒市脯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說明古人已明確飲食衛生的重要性,並注意到腐敗變質食物的危害性。
《管子》說「……飲食節……則身利而壽命益……飲食不節……則形累而壽命損。」《文子》說「量腹而食。」說明節制飲食對於身體健康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千金要方》說「不欲極饑而食,食不過飽;不欲極渴而飲,飲不可過多。飽食過多,則結積聚;渴飲過多,則成痰癖。」
《養生避忌》也說「善養生者,先饑而食,食勿令飽;先渴而飲,飲勿令過。食欲數而少,不欲頓而多。」進一步說明了飲食須定時定量,饑飽適中,切勿大吃大喝,特別是在大饑大渴之時,更不可暴食過多。否則「飲食自倍,腸胃乃傷」,突然在短時間內大量食物進入胃腸,勢必加重胃腸負擔,消化液的分泌就會供不應求,造成功能雜亂,不能及時消化,其營養當然也就不能及時吸收和輸布。
而且未充分消化的食物停滯於胃腸之中,腐敗、發酵,產生毒素,既可刺激腸膜,導致下利泄瀉;亦可結聚變成燥屎,腹脹氣逆,噫氣酸臭;甚或被吸收入於血分,還可引起自家中毒,以及誘發「冠心病」心絞痛、膽囊炎、胰腺炎、糖尿病等疾病的發作,這在臨床上是不少見的,甚至還可導致猝然死亡。對此,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注意。
此外,如果零食不離口,打亂定時進食習慣,會使胃長時期不斷地停留和消化食物,得不到休息,從而破壞消化器官的工作節律,使食欲逐漸減退,引起消化功能失調和胃腸道慢性疾病的產生。故古人主張「常帶三分饑」,以避免「病從口入」。
二、謹和五味,力戒偏亢
對於暴飲暴食的危害性,人們已有一定的認識,但對過多飲食營養豐富的物質或偏食偏嗜之有害於人體,還未被人們引起足夠的重視。一般人認為只要營養價值高就是好,不知各種營養成分,既不可少,也不宜過多,必須達到合理、平衡,才能對身體有利。否則營養過剩,也足以影響健康。
《素問·生氣通天論》說「膏粱之變,足生大疔。」就是說,吃了過多的滋膩葷腥、營養豐富的美味,不僅無益於人體,反而會引起如疔癰瘡瘍等某些疾病,影響身體健康。所以前人主張「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隨其所宜,進食各種食物,以求其營養平衡合理。
否則「極滋味之美,窮飲食之樂,雖身體充腴,容色悅澤,而酷烈之氣,內蝕臟腑,精神虛矣,安能保健長壽」。
近年來,現代醫學亦有相類同的認識,如在心血管系統、內分泌系統和癌症的研究中,也發現有不少病種、很多病例的發病原因和誘發因素,與食物中的某些營養成分過高密切相幹。
同時,認識到過去認為無營養價值的蔬菜和水果中的纖維素,能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增強腸的蠕動,有助於調整消化道的功能,把多餘膽固醇排出體外。因此,在飲食中要注意各種食物的合理搭配,而不應該單純追求口味,過多地食用膏粱美味。
飲食不僅要合理搭配品種,並須注意調和五味。《素問·生氣通天論》說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
又《五藏生成》篇指出:鹹苦辛酸甘五味服食過多,能傷及五臟;《金匱要略·禽獸魚蟲禁忌並治》篇有「肝病禁辛,心病禁鹹,脾病禁酸,肺病禁苦,腎病禁甘」;以及《千金要方》有「鹹多促人壽」之說。說明飲食五味亦要適中,切忌偏亢;否則傷及各臟,有害於健康。而對某一臟器的疾病出現時,更須注意禁忌。即在身體正常之時,也應注意適當節制五味,多吃淡味。當然,所謂淡食,並不是說沒有滋味的食物,而是指酸苦甘辛鹹五味要淡。
例如糖和鹽是人體生命活動中所必需的養料,但吃糖過多會不時刺激胰腺,引起糖尿病;吃鹽過多,會使體液過多,血循環量增多,使心臟、血管及排泄系統的負擔過重,從而引起高血壓……對此,前人曾寫過這樣一首詩歌:「美味傷人無所知,能甘淡薄是吾師;三千功行從此始,淡食多補信有之。」
三、掌握宜忌,避弊取利
《金匱要略》說「凡飲食滋味以養於身,食之有妨,反能有害……所食之味,有與病適宜,有與身為害,若得宜,則益體;害則成疾……」
《本草求真》也說:「食物雖為養人之具,然亦於人臟腑有宜不宜」;「食之人口,等於藥之治病同為一理,合則於人臟腑有益,而可卻病衛生;不合則於人臟腑有損,而即增病促死。」說明前人已早認識到,飲食物之與人們體質是否合適,對於人體健康具有一定的影響。不僅如此,而且還認為有病要首先考慮以食物治療為主,倘若沒有效果,然後再以藥物治療。
如《千金要方》中就曾引用扁鵲的話「為醫者當洞察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後命藥。」
《太平聖惠方》更進一步從調節生理機能、補充營養著眼,說明食物治療和預防疾病的重要意義。在《食治論》中說「夫食能排邪,而安臟腑,清神爽志,以資氣血,若能用食平疴,適情遣病者,可謂上工矣!」故為醫者,不僅要洞察病情,掌握疾病的變化,了解患者的體質和平日飲食的喜惡以及病時的改變;同時還必須熟悉食物的性味功能,大致「氣辛而葷,則性助火散氣;味重而甘,則性助濕生痰;體柔而滑,則性通腸方便;質硬而堅,則物食之不化;烹煉而熟,則物服之氣壅」。
如王晉三用荸薺海蜇以治肝亢眩暈、目赤、便秘;王孟英用青果蘿蔔以治肺熱咳嗽、喉痹;張錫純用山藥雞子黃粥治腸滑久瀉;民間以薑糖湯驅除風寒感冒,山楂蔗糖茶治療痢疾初起,菊花茶之明眼目,綠豆湯之清暑熱,赤豆湯之退腫脹,米糠之防治腳氣,藕節之止吐血衄血,海帶、紫菜之用於癭病(甲狀腺腫、動物肝臟之療夜盲,雞肫皮之消食積……凡此等等,不勝一一枚舉。而這些食療方藥,早為臨床實踐所證實,其療效確切可靠,既可配合藥物應用,也可單一治療疾病。以食物的偏性來調節人休內部的平衡,達到病體逐漸恢復健康。
《靈樞·師傳》篇說:「飲食者,熱無灼灼,寒無滄滄,寒溫中適,故氣將持,乃不致邪僻也。」太過不及均對人體不利,在平時要注意飲食多樣化,在病時更應知曉熱體熱病耑忌辛辣煎炸,寒體寒病須忌生冷瓜果,脾胃濕熱重者,則當少吃脂肪油膩……倘不加注意,陰虛肺病服食辛辣動火食物,就有可能引起咳血;腎炎浮腫若不忌鹽,則鹹寒傷樣,可使水腫不退;
膽囊炎不忌油膩,就容易反覆發作;虛寒腹瀉吃了生冷瓜果,就會使瀉利增劇。此外,如吃熱性藥物時,進食綠豆芽等涼性食物;服寒性藥物時,吃了蔥椒大蒜等熱性食品,都可使藥物失去應有的效用。
還有一些藥品與食物具有相反作用,如蜂蜜之與蔥,荊芥之與魚蟹,柿之與蟹,鐵屑之與茶,有的降低或被抵消藥效,有的會使食後中毒。總之,隨意亂食,對身體健康有弊時無利。
四、病後調養,清淡為要
疾病初愈,身體衰弱,特別是急性熱病初愈的時候,如能抓住這一時刻,適當給予適宜的飲食進行調理,就能使身體早日恢復健康。但若飲食不當,或餘邪還未完全肅清之前,任意進食滋養厚膩與身體不相適應的食品,則其所得的結果,就會適得其反,並有可能使其舊病復發。
對此前人巳早有論述,如《素問·熱論》說:「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少食則遺……」《血證論》說「失血家……若傷飲食,則中宮壅滯,氣與火不得順利,上沖於肺,則為咳嗽;外蒸肌肉,則發熱;內鬱於心,則為煩;由是血不得寧,因而復發,名曰食復。」說明病後注意飲食的重要意義。病後元氣虛弱,消化功能受到一定影響,容易停食。
同時由於疾病過程中,飲食較少,疾病初愈,食欲轉強,如果此時不能掌握定量,遇到適口小菜,感到鮮美可口,而不知利弊,任意進食,突然增加大量食物或油膩甘肥,以致食積內停,不僅不能及時吸收其有益於人體的營養成分,而且反會變成提供未清餘邪的發熱燃料,助邪戀邪,遺留病根,損害機體,甚或危及生命。
《醫宗金鑒·傷寒心法要訣》說:「新愈之後,藏府氣血皆不足,營衛未通,腸胃未和,惟宜白粥靜養。」指出病後調理,首先應從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著手,以不妨礙胃腸運化的角度出發。因此,必須要由少而多,由清淡而滋補,逐漸進行調整,「先進清粥湯,次進濃粥湯,次進糜粥,亦須少與之,切勿任意過食也,至於酒肉,尤當禁忌」。
關於粥,陸遊曾有《食粥》詩一首:「眾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隻將食粥致神仙。」實踐證明粥對老年及病後腸胃消化功能較弱的人,具有幫助促進運化吸收的作用,故古人對粥頗為重視,常以種種谷類及果菜等煮粥以調治疾病,《本草綱目》中就記載著常用的粥達五六十種,《粥譜》中則列二百多種。認為粥能「暢胃氣,生津液」,「既快美」,「又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訣」,「粥後一覺,妙不可言」。
因此,病後調理,粥最適宜。特別是粥油(粥的上面一層)更具有良好的滋養作用,前人認為如能常食,對青壯年腎虧精薄不孕或遺泄者大有好處。但粥性稠黏,尤以糯米等或帶有滋補性的各種甜粥,對中暑及有濕邪內蘊的病體則非所宜,否則,容易使病邪稽留,疾病纏綿難愈。
每日一文,陪伴中醫人成長
請關註公眾號 藥之谷
>老中醫談如何飲食能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