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檢查/心血管專家胡大一教授帶您一同了解心血管疾病的營養治療原則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心血管疾病檢查/心血管專家胡大一教授帶您一同了解心血管疾病的營養治療原則 汪醫師產文 第1張

  醫學營養治療(Medical nutrition therapy,MNT)是心血管疾病綜合治療的重要措施之一。鼓勵內科醫生推薦患者去咨詢臨床營養師,以達到控制血脂、血壓、血糖、體重等治療目標。對於心衰患者,營養師作為多學科小組(包括醫師、心理醫師、 護士和藥劑師)的成員,通過提供醫學營養治療包括營養評估、營養診斷以及干預(包 括營養教育和咨詢),對患者的預後有著積極的影響;對減少再入院和住院天數,提高對限制鈉及液體攝入的依從性,提高生活質量等心衰患者的治療目標具有重要作用。

  營養治療和咨詢包括客觀地營養評估、準確地營養診斷、科學地營養干預、全面地營養監測。推薦首次門診的時間為45~90分鐘,第二次到第六次的隨訪時間為30~60分鐘,建議每次都有臨床營養師參與。因此,從藥物治療開始前,就應進行飲食營養干預措施,並在整個藥物治療期間都持續進行膳食營養干預,以便提高療效。

心血管疾病檢查/心血管專家胡大一教授帶您一同了解心血管疾病的營養治療原則 汪醫師產文 第2張

  醫學營養治療計劃需要3~6個月的時間。首先是行為干預,主要是降低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攝入量,即減少肉類食品、油炸油煎食品和糕點攝入;減少膳食鈉的攝入量,清淡飲食,增加蔬菜和水果攝入量。其次是給予個體化的營養治療膳食6周。在第二次隨訪時,需要對血脂、血壓和血糖的變化進行評估,如有必要,可加強治療。 第二次隨訪時可指導患者學習有關輔助降脂膳食成分(如植物甾醇、甾烷醇和纖維素) 知識,增加膳食中的鉀、鎂、鈣的攝入量,此階段需對患者的飲食依從性進行監控。在第三次隨訪時,如果血脂或血壓沒有達到目標水平,則開始代謝綜合征的治療。當血脂已經大幅度下降時,應對代謝綜合征或多種心血管病危險因素進行干預和管理。

  校正多種危險因素的關鍵是增加運動,減少能量攝入和減輕體重。通過健康教育和營養咨詢,幫助患者學會按膳食營養處方計劃合理飲食、閱讀食品營養標籤、修改食譜、準備或採購健康的食物,以及外出就餐時合理飲食。

  健康膳食的選擇應注重於全谷類、谷物食品、豆類、蔬菜、水果、瘦肉、家禽、魚和脫脂乳制品。減少動物性食物的攝入量,避免高脂食物,可以選擇低脂食物。乳制品也同樣如此,推薦選擇脫脂的乳制品。瘦肉富含蛋白質、鋅和鐵。因此,在限制其他飽和脂肪酸的條件下,每天攝入瘦肉不超過7.5克,雞蛋的攝入量每周不超過4個。推薦食用海魚、淡水魚,每周至少攝入兩次,每次150~200克。

心血管疾病檢查/心血管專家胡大一教授帶您一同了解心血管疾病的營養治療原則 汪醫師產文 第3張

  極低脂肪膳食有助於達到降脂目標,尤其是對使用他汀類藥物有禁忌的患者。在二級預防中,這類膳食也可以輔助藥物治療,這類飲食含有最低限度的動物食品,飽和脂肪酸(<3%)、膽固醇(<5mg/d)以及總脂肪(<10%)的攝入量都非常低,該類膳食主要食用低脂肪的谷物、豆類、水果、蔬菜、蛋清和脫脂乳制品,通常稱之為奶蛋素食療法。對於有他汀類藥物禁忌症的患者可以選擇極低脂肪膳食進行治療,或由臨床醫師根據病情選擇。

  總原則

  (1) 食物多樣化,粗細搭配,平衡膳食。參見附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

  (2) 總能量攝入與身體活動要平衡,保持健康體重,體重指數(BMI)在18.5~24 (kg/m2)。

  (3) 低脂肪、低飽和脂肪膳食。膳食中脂肪提供的能量不超過總能量的30%,其中飽和脂肪酸不超過總能量的10%,盡量減少攝入肥肉、肉類食品和奶油,盡量不用椰子油和棕櫚油。每日烹調油用量控制在20~30g。

  (4) 盡可能的減少反式脂肪酸的攝入,控制在不超過1%總能量。少吃含有人造黃油的糕點、含有起酥油的餅乾和油炸油煎食品。

  (5) 攝入充足的多不飽和脂肪酸(6%~10%總能量),n-6/n-3多不飽和脂肪酸比例適宜(5%~8%/1%~2%),即n-6/n-3比例達到(4~5):1。適量使用植物油(25g/人/天),每周食用1~2次魚類,相當於200~500mgEPA和DHA。 素食者可以通過攝入亞麻籽油和堅果獲取-亞麻酸。提倡從自然食物中攝取n-3脂肪酸,不主張盲目補充魚油制劑。

  (6) 適量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占總能量的10%左右。適量選擇富含油酸的橄欖油、茶油、米糠油等烹調用油。

  (7) 低膽固醇。膳食膽固醇攝入量不應超過300mg/d。限制富含膽固醇的動物性食物, 如動物內臟、蛋黃、魚籽、魷魚、墨魚等。富含膽固醇的食物同時也富含飽和脂肪,選擇食物時應一並加以考慮。

  (8) 限鹽。每天食鹽不超過6g,包括味精、防腐劑、醬菜、調味品中的食鹽,提倡食用高鉀低鈉鹽(腎功不全者慎用)。

  (9) 適當增加鉀,使鉀/鈉=1,即每天鉀攝入量為70~80mmol。每天攝入大量蔬菜、水果獲得鉀鹽。

  (10) 足量攝入膳食纖維,每天攝入25~30g,從蔬菜水果和全谷類食物中獲取。

  (11) 足量攝入新鮮蔬菜(400~500g/d)和水果(300~400g/d),包括綠葉菜、十字花科蔬菜、豆類、水果,可以減少患冠心病、卒中和高血壓的風險。

  (12) 增加身體活動。身體活動每天30分鐘中等強度,每周5~7天。

▼ 汪國麟醫師 ▼

精選診所: 【汪國麟醫師】

人類「生什麼病就吃什麼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當今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已從急症或感染變成了慢性病,而藥物不再是修復健康的唯一選項 慢性病的成因複雜多變、不只一端,只倚賴藥物必定以失敗收場 人從來就不會因為缺少某個藥物而生病,反之 飲食、營養、生活形態與環境會左右基因的表現,會讓人體延年益壽,或是病入膏肓 這些才是人體療癒的基礎,而藥物只是最後不得以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