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非藥物」的警示為何還能藏著掖著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徒法不足以自行,必須採取強制措施,推進保健食品行業掀起換包裝的革命,從從嚴監管包裝開始,不給不警示、警示資訊不醒目、警示作用不強烈的企業以可乘之機。

今年1月1日開始,《保健食品標註警示用語指南》正式實施。這意味著,所有保健食品都必須在包裝的顯眼位置印上一句警示語 「保健食品不是藥物,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疾病」。按照新規,警示用語區應當位於最小銷售包裝物(容器)的主要展示版面,所占面積不應小於其所在面的20%。然而記者探訪發現,在一些超市或網店,未醒目標示警示語的保健食品仍在正常銷售。(據1月2日《北京晚報》報導)

長期以來,保健食品的功效宣傳,都普遍在把消費者往疾病預防和治療上誤導,似乎吃保健食品就不用吃藥。有的保健食品甚至宣稱預防和治療百病。很多消費者因受到虛假宣傳誘惑,盲目購買保健食品。有人甚至一直拿保健食品當藥吃,不光病沒治好,反引發更加嚴重的問題。

為使消費者易於區分保健食品與普通食品、藥品,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並引導消費者理性消費,市場監管總局作出新規,所有保健食品都必須在包裝的顯眼位置標註 「不是藥物」的警示語。

盡管2020年剛剛到來,但新規在去年8月就發布了,並明確「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保健食品生產者應該早就做好帶有警示語的產品上市的準備了。

然而,記者在探訪中發現,一種情況是未醒目標示警示語,也就是未在顯眼位置標註,而是將警示用語隱藏在保健食品的功效成分、保健功能、適宜人群、生產日期、貯藏方法等許多行產品說明中。某款保健食品甚至將警示語隱藏在22行產品文字中,即使年輕人眼神好,也須仔細分辨才能看到 「本品不能代替藥物」的小字。就算是這樣也沒標明
「保健食品不是藥物」的核心警示。另一種情況則是,即使新規正式實施,一些保健品生產者仍「濤聲依舊」,其產品沒有任何警示。

如果說,未醒目標示警示語,而是將之藏著掖著,算是對新規的「軟抵制」,那麼生產企業那種「任憑新規實施,我自巋然不動」的態度,則是一種公然挑釁。未按照新規要求進行消費提示的保健食品,無論是在一些超市還是網路電商均在正常銷售,充分說明,要求保健食品明確表明「不是藥品」的身份,無異於「與虎謀皮」,效果往往好不到哪兒去。

徒法不足以自行。在需要「與虎謀皮」的情況下,自覺履行法律法規和相幹規范性要求,不可能成為解決保健食品虛假宣傳、蒙蔽真相問題的主要手段,必須採取強制措施,推進保健食品行業掀起換包裝的革命,不光要在顯著位置印上警示語,還必須用黑體字印刷,面積不應小於其所在面20%。是否做到這些,監管部門應對轄區內每家保健食品生產企業予以檢查督促。從嚴監管保健食品就是要從從嚴監管包裝開始,不給不警示、警示資訊不醒目、警示作用不強烈的企業以可乘之機。

當然,在嚴管保健食品,嚴打虛假宣傳之時,也應通過公益廣告等形式,廣泛宣傳 「保健食品不是藥物,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疾病」,任何宣稱保健食品治病、防病的行為,都是不符合法律法規和相幹規范性要求的,讓「保健食品不是藥物」的觀念深入人心。(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點我分享到Facebook

>「保健品非藥物」的警示為何還能藏著掖著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