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山醫院部分病人睡眠不好,數十位上海護士親手縫眼罩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昨晚是我入住雷神山醫院以來睡得最舒心、踏實的一覺了。」3月14日,今年55歲的武漢患者劉阿伯(化名)拿著手中的「助眠神器」激動地說,「原先為了避開走廊燈光,我都是朝左睡,壓得心臟都不舒服,昨晚我終於能右側臥了。」

劉阿伯口中的「寶貝」是一枚特別的DIY眼罩。隔離病房裡,不少患者的枕邊都放有一隻DIY眼罩,黑色的罩面上繡有兩道俏皮的彎彎睫毛以及「市一醫院」四個字。

這是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簡稱市一)雷神山醫療隊的醫生與護士結合治療艙內患者的需求,開動腦筋,小處著手的技術「微創新」。

患者拿著雷神山醫院市一醫療隊醫護人員聯手「自制眼罩」。 本文圖片均為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提供

最早發現艙內不少患者或多或少睡眠不好的,是市一醫療隊醫學心理科主任程文紅教授。

市一醫療隊進駐雷神山醫院後,程文紅被任命為雷神山醫院心理工作組組長,通過了解隔離病房內患者心理狀態和需求,從而為每位患者制定個性化方案並進行心理干預治療。

查房時與患者直接交談中,程文紅髮現,不少患者表示自己夜晚睡眠質量多少有些和平時不一樣。

「由於治療需要,病房24小時醫護人員在崗,走廊的燈也24小時開著,導致患者在病房內經常分不清白天黑夜,也就是所謂的生物鐘雜亂,再加上武漢氣溫忽高忽低,以及對家人的思念、對自己病情變化的擔憂,都可能會造成煩躁、焦慮,甚至失眠。」程文紅介紹說,從心身醫學角度,充足的睡眠對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療與恢復有積極作用。」

在病床邊發現這個小細節後,市一醫療隊的醫生與護士便決定結合臨床實際需要,聯手實現前線「微創新」:市一護理團隊數十位護士利用休息時間,用符合醫用規范標準的面料為患者親手縫制了眼罩,並按規定休息時間指導患者使用,希望重建他們的晝夜生物鐘。

給予護士們靈感的是一位患者老奶奶,她曾將整件棉大衣蓋在臉上來遮光。

「生物節律調節獲得了2017諾貝爾生理醫學獎,許多研究證明,異常的生物節律調節會損害機體的免疫力,我們設計這個小創新也是基於該理論,重建生物鐘對維持機體免疫,促進新冠肺炎的康復會有正面的作用。經過一段時間的應用,程主任發現,患者的精神狀態有明顯好轉。」市一雷神山醫療隊隊員、科研處副處長華瑩奇告訴記者。

自制眼罩選用治療巾作為原材料。

「最近我們還對眼罩進行了4.0高配版升級。」市一雷神山醫療隊C3病區護理組組長裴傳鳳解釋,「材質、形狀、舒適度、裝飾圖案都是護士幾經推敲優化設計的。」

護士劉佳楠說,由於各自的上班時間不一,小夥伴們經常聚不到一起,她們利用下班休息時間,或是在房間內或是在會議室完成「手工勞作」,交流縫制經驗及小技巧,「1.0版本眼罩完工後,不少患者佩戴後反應透光性高、透氣性低等情況,經過與患者的多次溝通、摸索,現在的4.0版本則選用治療巾作為原材料。」

為了增添眼罩的美觀性及患者佩戴的愉悅性,市一美小護們還在眼罩上繡了兩道彎彎的睫毛,好似閉上的雙眼。「有患者誇我們心靈手巧,說出院後也要把眼罩一起帶回家。」劉佳楠說。

一位參與縫制的護士在日記中這樣寫道:「看著大媽在收到眼罩後,一邊激動地比劃著一邊大聲說道‘謝謝你們’,聲音顫抖且沙啞,用情且用力。我驚嘆大媽面對災難時的樂觀積極,感動她用最真實質樸的方式表達感謝。」

點我分享到Facebook

>雷神山醫院部分病人睡眠不好,數十位上海護士親手縫眼罩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