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尿毒症是所有患腎病的人都不想談起的「話題」,但要預防它、打敗它,就要做到直面它。越早的掌握哪些原因可能會加速腎衰竭,做到及時預防,是降低尿毒症發生的關鍵。
我國目前1.3億的腎病患者,發展到尿毒症的患者占到1%-2%,絕大多數
人有生之年不會發生尿毒症。其實腎病到尿毒症的距離也沒想的那麼近。
不會發展到尿毒症的腎病患者,究竟都有哪些「特別之處」?
4大特點!
-
一、原發病理類型好
慢性腎病種類很多,有些病理類型較輕,有些病理類型較重。最終確診屬於哪種腎病類型直接影響到最終預後結果。
相對較輕的病理類型包括:
腎炎型腎病早期如狼瘡性腎炎、微小病變性腎炎、IgA腎炎、隱匿性腎炎,腎病綜合征類腎病早期如膜性腎病、系膜增生性腎病等。
相對病理類型差的腎病包括:
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中後期等中後期,腎功能進展迅速,同時伴有多種並發症,相對來說尿毒症風險更高。
而慢性腎炎和糖尿病腎病發展到尿毒症的人多,主要是這兩類腎病,人群基數大。
但風險高不代表一定會尿毒症,關鍵還在於治療,包括控制好蛋白尿、血壓、血糖等關鍵指標,還有及時修復受損較輕的腎小球,延緩腎功能衰竭。
-
二、發現的早,治療的早
以慢性腎炎為例,如果發現病情時處於1、2期,腎臟受損輕微,及時治療不少人是可以完全控制住的,腎功能惡化的風險大大降低。但如果發現就是4期,腎小球濾過率下降不足20,尿量減少明顯,那麼治療難度會加大,積極治療尿毒症的風險依然無可避免。
-
三、治療更積極、配合
如果說前兩個因素無法選擇,不能決定自己是哪種腎病類型,腎病的隱匿性導致沒有及時發現病情,耽誤了治療時機。
那在確診腎病後,腎友在治療中是有很大「選擇權」的,包括用藥治療、飲食的管理、各項檢查,怎麼對病情有利,對腎功能穩定更有利,就怎麼做。
但有些患者卻常處於糾結狀態中,比如激素降蛋白,覺得副作用大或長期吃效果不明顯,就糾結要不要換藥,比如大量蛋白尿要適當低蛋白飲食,就開始糾結能不能吃肉,不吃肉營養不良怎麼辦等等。這些糾結其實對病情一點好處沒有,腎友更該做到是嚴格遵醫囑服藥,管理飲食,治療的事情就交給醫生就好了。
-
四、更能管住嘴、護好腎
飲食管理也是治療中的一項,比如大量蛋白尿患者要堅持優質低蛋白飲食、血壓高、水腫的患者要低鹽等等。良好飲食習慣,既能緩解症狀,同時減輕腎臟負擔。
但有些腎友總覺得委屈了自己,這不能吃那不能吃有什麼意思。相比於病情,嚴格要求自己,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病情負責,腎友們要認識到這點。
如果大家還有更多慢性病問題,可以點下面「閱讀原文」!
或者掃描下方QRCode或
添加微信:rylzx0618
咨詢、預約、掛號!
有問題,點「閱讀原文」找醫生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