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查指南】這些地方出汗要注意!中醫教你辨識出汗和身體的關係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自查指南】這些地方出汗要注意!中醫教你辨識出汗和身體的關係 健康 第1張

隨著氣溫一天天升高,人們開始頻繁出汗

尤其是胖的人,動不動就滿頭大汗

【自查指南】這些地方出汗要注意!中醫教你辨識出汗和身體的關係 健康 第2張

很多人說,出汗是好事,可以排毒

也有人說,出汗是「虛」的表現

會導致中醫所說的脫汗狀態

針對這個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

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

【自查指南】這些地方出汗要注意!中醫教你辨識出汗和身體的關係 健康 第3張

中醫認為汗為心之液。人體津液隨著陽氣推進、陽氣蒸迫,就從身體裡出來生成了汗液。

正常的出汗是人體的生理現象,在天氣炎熱、穿衣過厚、飲用熱湯、情緒激動、勞力奔走等情況下,出汗量較正常增加,大多為一時性的,只要及時補充水分就不會有太大問題。

若排除上述外界因素影響,在頭面、頸胸、四肢、全身出汗超出正常者,就是異常出汗,稱為「汗證」。

具體表現為面色蒼白、脈搏微弱、大汗淋漓、汗出如油、血壓下降,甚至出現休克或痙攣昏厥。

6種異常出汗

0

1

【自查指南】這些地方出汗要注意!中醫教你辨識出汗和身體的關係 健康 第4張

自汗

不受天氣冷熱、時間、活動等因素的影響,時不時就出汗,運動的時候尤其明顯,休息之後緩解不明顯。多由氣虛所致,也可因內熱熏蒸、汗液外泄或營衛不和等引起。

0

2

【自查指南】這些地方出汗要注意!中醫教你辨識出汗和身體的關係 健康 第4張

盜汗

熟睡時出汗,醒來就停止,常常醒來後發現皮膚濕潤有汗珠,或床單、衣服汗濕。多屬於氣陰兩虛

0

3

【自查指南】這些地方出汗要注意!中醫教你辨識出汗和身體的關係 健康 第4張

戰汗

在外感熱病過程中,先全身戰栗而後出汗的一種症狀,也稱為「暝眩」狀態,是大病將愈的前兆。少數情況下,戰汗也可能是疾病加重的轉折點。

【自查指南】這些地方出汗要注意!中醫教你辨識出汗和身體的關係 健康 第7張

0

4

【自查指南】這些地方出汗要注意!中醫教你辨識出汗和身體的關係 健康 第4張

黃汗

出的汗為黃色,容易感染衣服,以腋窩處最為明顯。黃汗可見於患黃疸病的病人,也可見於無明顯黃疸的患者。

0

5

【自查指南】這些地方出汗要注意!中醫教你辨識出汗和身體的關係 健康 第4張

脫汗

又稱「絕汗」。見於病危時,大汗淋漓,是正氣衰弱、陽氣欲脫的表現之一。多伴有呼吸急促、四肢發冷、脈象微弱。

0

6

【自查指南】這些地方出汗要注意!中醫教你辨識出汗和身體的關係 健康 第4張

閉汗

無論炎熱、活動等都不出汗,體內卻煩熱難耐。患者某些部位或全身皮膚非常乾燥,令毛孔閉塞,以致無汗。另外,如果身體新陳代謝雜亂,也可能會閉汗。

7個部位出汗看出身體哪裡虛

0

1

額汗

出汗局限於頭額部,甚至汗如蒸汽,故有蒸籠頭的俗稱,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精明之府,外感六淫,臟腑內傷者,均可引起頭額汗。

0

2

腋下汗

腋下分布了很多大汗腺,所以汗液較多。如女孩腋下出汗多,可能是氣虛,時常還會伴有氣短、乏力、眩暈的感覺。

0

3

手足汗

中醫認為脾主四肢,手心和腳心愛出汗,說明濕熱重。凡脾胃濕熱內蒸不宣、血虛、陽虧、中陽不足,均可導致手足多汗。這種情況既要去熱,又要除濕健脾。

0

4

背部汗

背上總是濕漉漉的人,既怕熱又怕冷,可能是陰陽兩虛。要平衡陰陽,養陰和溫陽同時進行。每天按摩位於腰兩側的腎俞穴有助於滋腎養陰;常吃點紅棗、桂圓、黑木耳等食物可溫補。

0

5

鼻汗

在情緒激動、精神緊張、工作勞累、講話過多時排汗,汗液自鼻梁及鼻翼兩側滲出,汗珠晶瑩可見。若病變見於肺氣宣泄失常,多見於肺虛病人。

0

6

半邊身出汗

指一半邊身體多汗,而另半邊身體無汗或出汗甚微。多因氣血不足內阻經絡所致。常見於青年人高血壓、中風、半身不遂、截癱等患者。

0

7

勞心汗

指心窩部和兩乳房中間部位多汗,而其他部位無汗或汗出甚微。多因憂、思、驚、恐過分而傷及心脾所致,以致心不主血、脾不統血而胸汗涔涔。常見於勞心過度之人。

【自查指南】這些地方出汗要注意!中醫教你辨識出汗和身體的關係 健康 第3張

以上是中醫總結的一些常見出汗的症狀,針對異常出汗,一方面可就醫查明,對症治療;另一方面也應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調節。

【自查指南】這些地方出汗要注意!中醫教你辨識出汗和身體的關係 健康 第12張

1

加強鍛煉,增強體質。少食辛辣上火食物,切勿飲酒,適量增加高蛋白質食物以增強免疫力。避免思慮過度,保持心情愉悅,注意勞逸結合。

2

被褥、鋪板、睡衣等應經常拆洗或晾曬,保持乾燥。經常洗澡,以減少汗液對皮膚的刺激。出汗之後應及時擦幹,更換內衣,避免受涼感冒。

3

千萬不能盲目瞎對照,更不能囿於「自汗屬陽虛,盜汗屬陰虛」之說,胡亂進補食物或藥物,最好因人施藥、因人施膳。

4

甲亢、糖尿病、低血糖、肢端肥大症、嗜鉻細胞瘤等疾病可導致繼發性多汗,及時就醫,針對病因治療,效果較好。

【自查指南】這些地方出汗要注意!中醫教你辨識出汗和身體的關係 健康 第13張

END

【自查指南】這些地方出汗要注意!中醫教你辨識出汗和身體的關係 健康 第13張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也注重分享。版權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繫,我們將在24小時之內刪除。】

  • 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 好資訊與他人分享,收獲更多健康!

  • 查看更多健康資訊,請進入公眾號資料頁面查看歷史消息!

  • 微信掃一掃,或長按QRCode,關註健康沙區!(微信號:spbcdc

【自查指南】這些地方出汗要注意!中醫教你辨識出汗和身體的關係 健康 第15張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