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腎病預後的好壞常與尿蛋白掛鉤。通過尿蛋白漏出的情況,可以及時判斷腎功能是好是壞。一般尿蛋白分三種情況:少量蛋白尿、中等蛋白尿及嚴重蛋白尿。
對應的指標如下:
少量蛋白尿即24小時尿蛋白定量低於1g;
中等蛋白尿即24小時尿蛋白定量在1-3.5g;
嚴重蛋白尿即24小時尿蛋白定量超過3.5g。
尿蛋白既是反應腎功能的「金指標」,又是加劇腎衰竭的「禍首」之一。一般來說,尿蛋白越少,對腎功能影響較小,腎衰竭的風險也會隨之下降。
尿蛋白定量持續維持在1g以下的患者,相對風險較小,如果長期維持在0.5g甚至0.3g以下,腎功能的進展速度會很慢,基本相對安全。
那麼,蛋白尿越少就一定不會腎衰竭嗎?
不一定,這些病理類型腎病預後差異大,看你屬於哪種?
-
IgA腎病
IgA腎病是最為常見的原發性腎小球疾病之一,發病原因常常是伴有感染,典型症狀是血尿和蛋白尿。由於在原發性腎病中占比例較高,尿毒症的絕對人數也較多。
一般尿蛋白定量長期控制在0.5g以下,腎衰竭的風險是比較低的。但要延緩尿毒症,仍需要長期堅持護理、用藥治療及定期復查。
-
慢性腎小球腎炎輕型
與IgA腎炎差不多,這大類腎病也是以潛血、蛋白尿、水腫為主要症狀。早期如果尿蛋白能維持在0.3g以下,且兩年時間沒有復發跡象,可以達到臨床好轉。但蛋白的漏出說明腎小球等細胞已有受損,即使各項症狀及指標恢復,也不能大意,注意預防反覆的情況。
-
狼瘡性腎炎
狼瘡性腎炎常被稱為「惡狼」,發病機制龐雜,多與免疫缺陷相幹,同時症狀多樣,易反覆。除了腎臟損害,對身體其他部位也會造成損害。
控制病情穩定的關鍵,除了血尿、蛋白尿,關鍵是抑制狼瘡的活躍。所以相對來說,蛋白尿較低的患者,尿毒症的風險依然比較高。
-
慢性間質性腎炎
這類腎病多數腎友不太了解,但也較常見。主要表現為腎小管萎縮、出現間質纖維化的情況。尿蛋白一般較輕,最多不超過1.5g,多為0.5g以下。威脅腎功能的主要是腎小管受損引起的電解質雜亂如高鉀血症、酸中毒等。所以即使蛋白尿自身較低,但仍不能忽視其他會加速腎衰竭的因素。
-
糖尿病或高血壓腎病
這兩類病是繼發性腎病界的代表。原發病是常見的代謝性疾病,發病初期多表現為微量白蛋白尿,相比於尿蛋白對腎功能的損害,基礎病「更勝一籌」。
這類腎病降低尿毒症風險,蛋白尿維持在較低水平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原發病,及時控制好血壓、血糖等指標,才是降蛋白、延緩腎衰竭發生的根本。
-
腎病綜合征類腎病
最後說這類腎病,主要是典型症狀就是「三高一低」,大量蛋白尿、高度水腫、高脂血症、低蛋白血症。包括膜性腎病、微小病變、局灶節段硬化症、系膜增生性腎炎等等。蛋白尿越低表明腎臟炎症得到抑制,但少量蛋白尿仍要注意預防復發。
如果大家還有更多慢性病問題,可以點下面「閱讀原文」!
或者掃描下方QRCode或
添加微信:rylzx0618
咨詢、預約、掛號!
有問題,點「閱讀原文」找醫生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