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當你出現胃疼、燒心這些症狀時,是否擔心過胃癌來「敲門」?
國際胃癌大會(IGCC)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胃癌每年新發病例約為68萬例,占全球病例的一半左右。
不良飲食習慣容易把胃折騰壞,患上胃潰瘍、胃炎等胃病,埋下胃癌隱患。《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註)採訪專家,告訴你胃病向胃癌轉變的征兆,並教你科學防胃癌。
受訪專家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胃腸腫瘤中心副主任醫師 張壽儒
北京市腫瘤防治辦公室副主任 王寧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感染控制中心主任醫師 吳安華
65%的胃癌患者得過「胃病」
胃處於上腹部,上接食道,下通小腸,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遺傳、飲食、藥物、幽門螺桿菌感染等都可能導致胃部出現問題。
上腹部疼痛是胃病的常見症狀,且不適症狀在服藥後往往能有效緩解,容易讓人放松警惕,給了胃癌可趁之機。
臨床發現,近65%的胃癌患者,發病前有4年以上的胃病史。
最常見的胃病是胃炎和胃潰瘍,但兩者疼痛的部位有所區別。
-
胃炎的疼痛沒有規律、程度較輕,但餐後會有比較明顯的脹痛,並伴隨打嗝、惡心等症狀;
-
胃潰瘍的腹痛有周期性變化,發作時痛感較強,可持續數日到數月不等,即使緩解,過段時間也可再次發作。
從胃病到胃癌的5個征兆
胃癌早期症狀並沒有特異性,容易與胃炎、胃潰瘍等常見胃病相混淆。
如果胃病患者出現以下5個症狀,可能是向胃癌惡化的征兆,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胃疼丨變得毫無規律
無論是胃炎還是胃潰瘍,發病時的腹痛都有自身特點。以胃潰瘍為例,正常來說在飯後1小時左右會出現痛感。一旦疼痛變得持續且毫無規律,就應警惕癌變的發生。
燒心反酸丨反覆出現
「燒心」是指發生在胸骨下部附近,也就是常說的「心窩」處的燒灼感,主要是由於胃中食物「跑」到食管導致的。
胃會分泌胃酸,胃內容物都是酸性的,但食管為堿性,當酸性物質「跑」到食管後會腐蝕食管黏膜,導致「燒心」。「反酸」是指胃內容物經食管反流到口咽部,口腔感覺到酸性物質。
體重丨快速下降
胃病患者的消化能力減弱,易出現食欲減退、腹瀉、乏力等症狀,這都屬於正常現象。但如果短期內身體發生急劇惡變,機體對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出現吸收障礙,體重會快速下降,體形有明顯的消瘦,且吃藥也完全無法緩解病情,這就可能是癌變信號。
腫塊丨堅硬、疼痛
胃病患者要多留意腹部情況,如果在心窩摸到質地堅硬、擠壓疼痛的包塊,就需格外警惕是否為癌,否則隨著包塊增大,會累及背部、胸部甚至胸骨後,不適感會大大增加,貽誤治療。
大便丨黑色且原因不明
血豆腐等食物、鐵劑等藥物都可導致大便顏色發生改變,但這些都有跡可循。
如果胃病患者出現無法解釋的黑便,可能表明胃潰瘍出血或發生癌變,需要到醫院檢查,進一步確診。
6個生活細節防胃癌
胃癌是一種生活方式導致的癌症,要想防住胃癌,這6個生活細節能幫上大忙。
1
飲食清淡少醃熏
胃癌常被稱為「窮癌」,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胃癌的發生與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有一定關係。
剩飯菜、醃制食品吃太多,長期攝入大量亞硝酸鹽以及吸煙、飲酒、高鹽飲食等都是誘發胃癌的「元兇」。
2
使用公筷公勺
幽門螺桿菌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類致癌物,認為78%的胃癌可歸因於慢性幽門螺桿菌感染。在基本不分餐的中國,筷子便成了該細菌最好的載體之一。
分餐、用公勺,能降低交叉感染的風險。
3
戒煙、限酒
-
吸煙與胃癌有一定關係,煙霧中含有多種致癌或促癌物質,是胃癌的重要誘因。
-
酒精本身是致癌物質,高濃度的酒精會刺激胃黏膜,損傷黏膜組織,促進有害物質的吸收。
4
新鮮蔬果要多吃
多吃富含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的新鮮蔬菜、水果;適當增加攝入蛋白質、豆制品,改進營養情況,增強機體抵抗力。
5
高危人群重體檢
以下高危人群1~2年進行一次胃鏡檢查:
-
有長期胃病史的人群;
-
患有慢性胃炎、胃潰瘍的40歲以上者;
-
接受過胃部手術的人群,殘胃易形成胃癌;
-
家族裡有直系親屬為胃癌患者的人群。
6
經常運動
適當參加有氧運動不僅可以增強體質、促進消化系統的蠕動,還可提高人體免疫力,減少疾病的發生。▲
本期編輯:張傑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
我們不傳小道消息和謠言
我們不取吸引眼球的聳人標題
我們不做只為轉發量而存在的媒體
請你相信原創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們願意陪你一起認真走下去
人民日報主管 環球時報主辦
微信ID:LT0385
電話垂詢
業務合作:010-65363765
內容合作:010-65363786
喜歡,就點個「在看」
文章已於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