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一到夏天,有幾種水果正是成熟的時節,人們免不了多吃幾口。
可吃法不對、吃的太多、保存方式不對……
這些都會讓你心愛的水果變成「奪命元兇」!
來源:攝圖網
今年52歲的金大伯(化名)特別喜歡吃楊梅,在他看來,吃楊梅並不需要吐核,「我一直都是連核帶肉一起吃,以前都沒事。」一周前,嘴饞的他在路邊購買了一籃新鮮楊梅,不知不覺一個人連核帶肉吃了半籃子。
隨後幾天,金大伯開始感覺肚子有些脹痛,原先比較規律的排便也開始不正常,直到出現多次惡心嘔吐,這才在家人陪同下來到醫院急診科就診。
「病人來的時候腹部膨隆明顯,上腹疼痛明顯,了解到吃楊梅的情況,考慮是楊梅核引起的急性腸阻塞。」急診科接診醫師解釋道。
醫生表示:「年輕人腸道蠕動功能好,即便吞了幾顆楊梅核,有些也能自行排出,但隨著年紀增長,腸道蠕動功能開始變差、腸壁變薄,吞了楊梅核就容易引起便秘。」
民間有偏方認為,楊梅核能把髒東西帶出腸道,具有清腸通便功效,也有說法認為「吃楊梅會上火,吃了核就不會上火」。——但這都是不科學的!
可見,不能圖省事,一次性吞入太多楊梅核,容易在腸胃裡積壓,引起腸阻塞。兒童因食道和氣管細小,也不宜輕易吞食楊梅核,避免出現異物卡喉的情況。
吃楊梅注意事項
①楊梅中的有機酸對胃黏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胃炎、潰瘍病患者不要貪吃。
②楊梅性溫熱且較酸,牙痛、胃酸過多、上火的人也不宜多食,孕婦也應適當控制。
③總體而言,楊梅雖然美味,但食用不宜過量,要根據個人體質適量食用。
50多歲的劉女士今日買了個西瓜,當天吃剩下的一大半放進了冰箱保存。西瓜放了兩天,劉女士舍不得丟掉,拿出來繼續吃。可沒多久她出現了發熱、畏寒的症狀,並在第二天出現兩眼發昏,雙腿乏力,路都走不了,還不停發抖,家人急忙把她送到醫院檢查。 醫生發現,劉女士到醫院時已經出現了休克血壓,體內的感染指標還是正常值的幾千倍!這是嚴重的細菌感染。 細菌從腸道進入了血液,會引發了膿毒血症、感染性休克,隨時會有生命危險,需要盡快搶救。所幸的是,經過搶救和對症治療,劉女士的情況逐步穩定了下來。 2年前一則新聞也曝光過這個問題。湖南一位70歲大爺吃了隔夜冰西瓜2小時後,他突然腹痛難忍,送到醫院後發現,近70㎝的小腸已經充血、水腫、壞死,最後被手術切除。 有些人覺得問題出在包裹西瓜的保鮮膜上,但實際上這並不是。導致細菌快速增長的「罪魁禍首」是——存放於不潔淨的環境、冰箱溫度過高等因素。 不想讓冰箱成為細菌的「天堂」,一定將冷藏室進行分區,生熟食物分開存放,最好能一個月清洗一次冰箱。
存放西瓜注意事項 ①切開的西瓜,包上保鮮膜,應該盡快放入冰箱冷藏。而不是先吃幾個小時,剩下的再放。 ②冷藏時間最好不要超過12小時,最長不要超過24小時。
③切西瓜時,一定要事先把案板、刀具和瓜皮清洗乾淨。
④西瓜壞了一點,最好全部扔掉。
6月正是荔枝上市的季節,荔枝果肉甘潤,豐富多汁,非常受大夥兒喜愛。同時我們也免不了看到許多「空腹吃荔枝會致死」「吃荔枝會得荔枝病」的新聞。那什麼是「荔枝病」?荔枝到底該怎麼吃?
荔枝病別名荔枝中毒,指的是一次食用或延續食用過量荔枝而引起的突然發作性低血糖,兒童為易發人群。
荔枝病多在清晨突然發病,出現頭暈、出汗、面色蒼白、乏力、嗜睡、心悸、肢冷等症狀,常突然出現昏迷、抽搐、瞳孔散大,生理反射減弱,實驗室檢查血糖明顯降低。
眾所周知,荔枝含糖量很高,怎麼會引起低血糖呢?
原來是在未成熟的荔枝中,存在著兩種毒素會影響人體對糖的代謝,加劇夜間空腹期的低血糖,破壞了人體自我保護機制,從而導致嚴重的低血糖反應和爆發性腦病發作。
兒童 + 空腹 + 大量吃 + 未成熟荔枝,這四個條件同時滿足,才造成了吃荔枝致死。其他情況下,不用過量食用,就不必太擔心荔枝有危害。
①不要吃沒有熟透的荔枝;
②不要空腹吃荔枝,建議飯後半小時再吃;
③成人每日進食荔枝不要超過300g,大概是15顆之內,兒童則一次不超過5粒為宜;
④吃荔枝季節,應注意保證晚飯,尤其是兒童;
⑤糖尿病患者發生低血糖風險高,尤其是使用胰島素或服用其他降糖藥的患者,應慎食荔枝;
⑥老人、孕婦以及血糖穩態失衡的人群,甚至駕車司機,慎用荔枝;
⑦因進食荔枝而引起低血糖者,要適量補充糖水,症狀嚴重者應及時送醫院進行治療。
來源:國醫大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