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公眾科普 科學傳播!點擊上方藍字一鍵關註
本文專家:章肇敏,食品科學碩士,高級工程師 喝水,看似非常簡單的一個小習慣,但卻被賦予了「萬能藥」的稱號。
相信大家都聽過關於喝水的各種言論:
感冒了,多喝熱水……
肚子不舒服,多喝熱水……
空氣乾燥,多喝水……
水,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天按時按量喝水本是個良好的生活習慣。
但最近,關於喝水的種種說法在網路上廣泛流傳:「經常喝65℃以上的水會致癌?」、「白開水放涼後堪比慢性毒藥?」
消息一出,很多喝熱湯、吃熱飯的小夥伴慌了神,紛紛表示疑惑。
經常喝65℃以上的水真會致癌?白開水放涼後堪比慢性毒藥?到底怎麼喝水才安全?
快帶上你的疑問,一起來閱讀吧,答案都在下面了……
經常喝65℃以上的水真會致癌?
這種說法來自於2016年7月發表於《柳葉刀腫瘤學》期刊的一篇關於咖啡、咖啡伴侶和熱飲致癌性的評估報導(carcinogenicity ofdrinking coffee,mate,and very hot beverages)。
該研究指出對於飲用很熱的熱飲產生致癌性的機制和相幹證據還不充分,但是飲用很熱的熱飲和細胞損傷及可能致癌的聯繫還是存在的。
比如,溫度過高可能會對消化道黏膜造成一定程度的熱損傷(如灼傷),損傷的消化道黏膜表層會脫落、更新,如果反覆的熱損傷會使細胞增生的速率加快,從而增大發生變異的可能性,進而可能造成細胞的癌變。
基於這些原因,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高於65℃以上的很熱的熱飲歸為2A類致癌物,也就是說,對人致癌性證據有限,但很可能致癌。
那麼,從感官上如何判斷65℃是多熱呢?
曾有熱心的消費者進行過測量,比如剛出鍋的面條大約70-80℃,剛沏好的茶水大約80-90℃,而火鍋湯高達120℃。
可以進行簡單的自行對比,但日常生活中盡量不要去飲用高於65℃的飲料,包括65℃以上的白開水。
多喝水真的科學嗎?
按照我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的推薦,成年男性每天飲水量應該在1700ml以上,成年女性在1500ml以上,如果一杯水按200ml計,大約就是八杯水。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我國衛生健康委建議7-10歲兒童每天需飲水1000ml,11-13歲兒童每天飲水1100-1300ml,14-17歲青少年每天飲水1200-1400ml。
此外,水雖然和我們的健康有密切關係,但是也不宜過度飲水。
過度飲水容易增加腎臟的代謝負擔,造成身體內水分來不及排出、體內水分過多,而血液中鈉離子被稀釋,引起稀釋性低鈉血症。
所以,正常情況下,每天八杯水即可,再通過食物裡獲取的一些水分,足夠滿足人體對水的需求。
但如果是在炎熱的夏季,或是運動量大、勞力強度高的人群,比如健身愛好者、建築工人等,全天的飲水量應該更高,同時補充一定量的礦物質(鹽分)。
白開水放涼後堪比「慢性毒藥」?
按照我國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要求,飲用水的水質不含病原微生物,而且雖然經過了消毒處理,但水中殘留的一些化學成分也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
所以,燒開的白開水是非常安全的。
但是,隨著白開水放置時間的延長,放涼的白開水有可能會從環境中獲得一些微生物,這主要和所處環境的潔淨程度有關。
一般來說,長時間放涼白開水的場景在居家環境,被微生物侵染的可能性相對更低。
此外,雖然有一些細菌(如硝化細菌)有能力代謝產生一些致癌物,如亞硝酸鹽。
但在白開水放涼的過程中,不太可能產生大量的亞硝酸鹽。
更應該擔心的是,水中本身的亞硝酸鹽含量,比如重復煮沸的白開水有可能帶來的濃縮效應。
我國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規定了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的最高限量分別為10㎎/L和1㎎/L。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的每日允許攝入量(ADI)最高分別為3.7㎎/kg體重(1995年)和0.07㎎/kg體重(2002年)。
以體重70kg的成年男性估計,只考慮飲水的情況下,要達到硝酸鹽的ADI,每天大約需要攝入25.9L的水,而要達到亞硝酸鹽的ADI,每天大約需要攝入4.9L的水。
而實際生活中飲用水裡兩者的含量顯著低於國家標準的限量。
所以,白開水放涼時間過長並不會有太大的食品安全風險,更多是放置時間過長,影響口感。
因此,日常生活中沒有長時間放置白開水的必要。
怎樣喝水比較健康?
首先,每天保證喝足量的水,而且應該主動喝水,不要口渴了再喝,喝水頻次也可以適當間隔開。
其次,在某些特殊時間段飲水,比如早起和睡前都可以喝一杯水,補充水分,降低血液黏稠度。
再者,飲水的水溫大約在18-45℃都比較適合,如接近人體溫度更好。
最後,注意不要用純淨水或飲料等完全代替白開水。
一方面,白開水裡有一部分營養素是純淨水裡沒有的,另一方面,飲料裡一般會提供比較多的糖分,容易引發肥胖等問題。
綜上所述
生活中
盡量不要去飲用高於65℃的水或飲料
存在可能致癌的風險
建議每天主動喝足量的水
水溫45℃左右最合適
支持我們請評論 點擊在看☟☟☟
公眾號ID:Science_China
公眾科普 科學傳播
中國科協官方微信 國家科普平臺
長按識別左側QRCode,關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