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診餘思辨——中醫不傳之秘:劑量的智慧
《一案一得手記》
編著:匡 武
01
藥量為何是
「不傳之秘」?
常聽人說「中醫的不傳之秘在於藥量」,對於一直以來研究《傷寒論》的我來說,當然很好理解這句話,同樣的藥物,經過張仲景的一番增量或者減量,作用的部位就明顯不一樣了,因此後世諸多醫家非常注重量效的研究。
受古代封建思想的影響,一些醫家一方面想把自己多年來的經驗傳承下去,另一方面又不願意隨隨便便就示之於眾人,可能與其多年來研究心血有關,或者擔心輕易被別人學了去,掃了自家生意,於是乎在撰寫醫書、醫案的時候,故意不寫清楚劑量,這樣漸漸地形成了一個不傳之秘在於劑量。
其實對於真正能理解他們的後學,是可以窺測到他們的劑量變化的,這也是他們不輕易寫出劑量的原因,隻等有緣人來采掘。
對於那種原方照搬之徒,無須多管,反正他們也學不會,就算給寫了劑量了,他們依葫蘆畫瓢也不一定畫得像,倒有可能邯鄲學步,最後反而辱了自己的名聲。
其實這種人現在也不勝枚舉,學人家「張石膏」「陸黃芪」「祝附子」,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用量都很大,其藥量之大之奇,遠遠超出常規,所以被人稱「奇」,也因為這個「奇」,所以產生了諸多依葫蘆畫瓢之輩,但真正能畫成瓢的人少之又少。
而他們對於那種量小或者常規量的研究反而忽略了,其實「張石膏」「祝附子」,也不是張張方子都是大劑量,只是遇到某種病證的時候,用量大而已。
02
用量到底該大該小?
對於用量大小的問題,有一段時間也曾困擾我,後來我深讀《脾胃論》剛剛明白,原來治病得以脾胃為主,所有的湯藥丸散啊,都需要喝進胃裡(當然現代醫學的靜脈輸液我暫時不討論,另外外用藥、肛塞等方法暫時也排除在外),通過脾胃的蒸騰運化,進而發揮作用的。
倘若你的這個病人胃氣都已經很差了,你怎麼還能用大量、足量的藥物呢?
也許你會說,那就多加一點補充或者強健胃氣的藥物吧,但是你別忘了,那個湯藥在未變成幫助胃氣的精華之前,是需要消耗胃氣的。
打個簡單的比方,一個即將熄滅的油燈,燈芯也不長了,油也不多了,這時候你說油少了,給多添點油多好啊。於是一下子你給添了很多,最後油燈還是滅了。
怎麼回事?原來突然添進去的油把那點些微的火苗給淹沒了,所以火滅了。
這時候你應該稍微添一點油,不要沒過燈芯,本來微弱的火,又可以暫時旺起來了。
這個燈芯就好比人的胃氣,胃氣已經不足的時候,你不能使勁地補,補過了燈就滅了。
這樣我們便可以輕易知道李東垣的用意了,你看《脾胃論》中所處之方,那個用量簡直是少得驚人,經常是幾分幾分的用,你會想那是小孩的量吧。
呃,你還別說,就是應該用小孩的量不是,人家小孩氣血未充,脾胃之氣本就虛弱,所以用量要小,那這個成年人脾胃很弱的時候不也應該如此嘛。
03
與其說對症下藥
不如說看「脾胃」下藥
《黃帝內經》中說「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中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食其正也。」也就是說治病得中病即止,張仲景在諸多方之後,有「止後服」三個字,就是說的這個。一方面你治病糾偏,越偏越毒的藥,越是傷脾胃,治療的時候越要中病即止。所以我們與其說是對症下藥,不如說看「脾胃」下藥。
那麼怎麼來判斷「脾胃」功能強弱呢?
我覺得不能從老百姓認為飲食好不好來判斷,這個飲食的好壞,受諸多因素影響,有時候是因為情緒的因素,那個更不能說明問題了。
我總結的一個好的辦法就是看人的體魄與舌體大小,因為我們知道肝藏魂,肺藏魄,肺屬金主管體魄,舌雖然為心之苗,但是舌體本來就是一塊肌肉,我們知道肌肉為脾胃所主,所以舌體的大小厚薄是可以反應脾胃之氣的。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其他肌肉來分析脾胃功能的盛衰,只是其他肌肉沒有這麼直觀。
所以如果這個人體型中等,舌小,那麼他的脾胃較弱,用量要小一些;如果這個人體大舌小,說明金旺土虛,這個就是脾胃本來就比較弱,加上金旺土虛,子盜母氣,土氣更虛,所以用量需要更小些;如果這個人體小舌大,說明這個人脾胃還可,但是土不生金,土主變化的功能還是弱一些,用量可以大,但是最好加入一些芳香助化的藥物;如果是體適中,舌體大,說明脾胃還可,可以用選擇大劑量的藥物來治療。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經典名方知識。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時小方小劑能治大病?談談處方與劑量的關係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人衛中醫。原文選自《一案一得手記——診餘思辨錄》,人民衛生出版社,作者:匡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