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導讀:中醫之門到底在哪裡呢?是南,是北?是東,是西?讓人難辨。通讀本文,去老街不一樣的”入門”。
截至目前,《中醫入門|0—9》系列公益講座在平臺上已經發布了三講,我的一位老師從轉發的朋友圈看到了。
老師問我:廣源,說到入門,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就有先賢秦伯未先生的《中醫入門》;六十年代,又有南京中醫學院幾位前輩主編的《中醫學概論》;都可以說是這方面的著作之精品;為什麼你現在還要搞《中醫入門零到九》呢?
主講人:陳廣源 教授
中醫學博士
深圳市寶安中醫藥發展基金會理事長
此「入門」非彼「入門」
我向老師匯報:當年,我還是一名「赤腳醫生」,我的中醫啟蒙老師吳允功先生就要我讀這兩本書。
就是吳先生,就是這兩本書,引領我跨進了中醫的門檻。但時至今日,情況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這變化起碼有兩個方面:一是社會背景之變化,二是受眾情況之變化。
先論社會背景:前兩書成書之時,雖然中醫也在受著打壓,但孫悟空尚未鑽進鐵扇公主的肚子裡,假猴王的道行也尚未完全修成。
中醫尚未被從內到外翻腸倒胃折騰得痛苦不堪,也尚未被「合理」地搞得不三不四、面目全非、真假難辨。
而今卻不一樣,外有何祚庥、方船夫之流揮舞著「科學」之大棒,以「不科學」甚至是「巫術」之罪名欲致中醫於死地。
內有頭頂著一圈又一圈光環,身居高位,吃著中醫的飯,享受著中醫的政策,卻罵著中醫的娘的,或者不罵,卻悄悄地欲將自己的祖先閹割掉的不肖子孫——這是一群更為可恥、更為可怕的中醫掘墓人。
於是,中醫之門到底在哪裡呢?是南,是北?是東,是西?讓人難辨。就算你把方向弄清了,其門前也是浮雲道道,迷霧重重,讓人難尋。
再說受眾情況的變化: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想學中醫者自己的文化背景還比較「傳統」,思想也比較「單純」,中醫比較容易「入心」、「入腦」,自身就願意「入門」;而現在學中醫者,大多自己的文化背景就比較「現代」,思想也比較「龐雜」;加上上條所述的社會背景之變化,門就更不容易尋找,而自己又缺乏「入門」之決心和勇氣。
還有一種,自以為已經入門,實則入的是「偏門」,甚至是「邪門」;或者已經來到門口,甚而是已經進入門內,又猶豫彷徨,進一步,退三步,不如不入門,不如一張白紙。
當然,還有一個,本人對受眾的選擇問題。本講座之入門受眾,不是,或者主要不是青少年,而是有一定生活社會閱歷的成年人。
以上就決定了此「入門」非彼「入門」,是不一樣的入門。
為了讓大家更清醒地了解中醫之現狀,更深入地體會這「入門」的「不一樣」,我必須提到兩個人。
一位是一個外國人,一位德國的科學家;一位是一個「行外人」,一位中國共產黨的基層領導幹部。一個「國外」,一個「行外」,都是「老外」;但是,他們都深深地熱愛著中醫、心系著中醫的安危。
※摯愛與憂慮,一位德國科學家,寥寥數語,敲響了安居現狀的思危警鐘。
曼弗瑞德·波克特(Manfred Porkent),一位謙和友善、年近九十的德國科學家。他曾任慕尼黑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是一位與李約瑟齊名的漢學家、一位著名的中醫學家和臨床中醫師。
他的名片上印著:「德國慕尼黑大學 漢學中醫理論基礎教授」「中國中醫科學院 國際中醫規范詞典執行主編」。他精通德、法、英、拉丁文和俄文,中國話講的也很好。他給自己取了個中文名字,叫「滿晰駁」。他自己解釋說「以飽滿的責任感,反駁西方明晰科學的不足」。
他拜訪過一百多位中醫醫生,家中有中醫藏書八千多種。前兩年,他在北京中醫界做了一次震撼的演講。我現在把這次演講的主要內容概括轉述如下。
他說:我學習中醫,是從研讀南京中醫學院主編的《中醫學概論》開始的。從此我與中醫結下了不解之緣,當成了我一生的事業。「沒有中醫,我早就不存在了。」
1989年,我患了膝關節炎,是一位姓周的中醫師給我推拿、針灸,配合吃中藥,不到6個月徹底治好了。
之前,西醫先讓我服用可的松,沒有效果。後來建議我做手術,換人工關節,我沒有接受。
幾年前,我患了西醫所說的中心性、滲出性視網膜炎,西醫說沒辦法治,搞不好會失明。我自己以茯菟丹和六味地黃丸為基礎,打成藥粉服了幾個月就好了。我現在的視力是1.5。
「中醫不僅僅是中國的驕傲,也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
「中醫是一門成熟的科學,是一種內容最豐富、最有條理、最有效的醫學科學。」
「西醫學的發展只有幾百年的歷史,大踏步發展只有幾十年。」
「從根本上說,西醫學還只是一種典型的生物醫學或動物醫學,還遠沒有發展到真正意義上的人類醫學。」
「當然,西醫在物理、化學方法基礎上發展出來的醫療技術是很可貴的,但技術與科學是兩回事。」
「我開始是學西醫的,而且在慕尼黑大學醫學系當過老師,也有行醫資格,如果不了解西醫,我就沒有資格批評西醫。」
「當然,我絕不是說西醫一無可取,這裡我是從科學與技術的比較上來講的。從長遠來看,中醫應該比西醫有更廣闊的前景,因此中醫藥學不僅是中國的驕傲,更是全人類共同的財富。」
講到中醫的現狀,滿教授並不樂觀。他說:「中國人自己把寶貝當垃圾丟掉了。」
中國的許多主管部門和很多醫生表現出不可理喻的民族虛無主義,不承認民族醫學的科學性,不認真評價中醫的價值,一味追求時髦,用西醫的要求和術語改造中醫、扼殺中醫。
「種種跡象表明,中醫正在不斷地走下坡路,走向衰落。」
「更奇怪的是,在中醫研究機構和中醫學院也存在這個問題,中醫院中病歷百分之九十是用西醫診斷學和病理學的術語來寫的。能用傳統中醫學理論和方法來診病和開方的,一種說法是不到一萬人,而且這些人年事已高。」
「這不但對中國人民是不負責任的,而且對世界人民也是不負責任的。因為中醫的衰敗,不僅是醫學上的問題,也是一個嚴格的社會問題。」
「中國人應該克服文化自卑感,理直氣壯地大力宣傳中醫中藥學,要在全世界範圍內為中醫中藥‘正名’。」
「中醫衰敗了,不是中醫不行了,而是人不行了。燦爛的傳統中醫文化將永遠照耀著我們這個星球。」
※回溯與回歸,一位基層領導者,小小一石,激起了一潭死水的千層波浪。
關心中醫的同志,都會知道,2019年3月18日在深圳西部的寶安,平地冒出了一個「純中醫治療醫院」。
如同一塊小小的石頭,丟進了一潭死水,激起了百道漣漪,千層波浪。在此前,中醫院跟著西醫跑,當西醫的小跟班,屁顛屁顛,還以為可以狐假虎威,十分光榮。這一切都已經習以為常,如同一潭死水。
這時,寶安走出了這麼一位人,他是黨的一位基層領導。在說這個人之前,我還是要簡單地介紹一下寶安這塊土地。
寶安,是一個孕育了兩個特區的風水寶地。香港,從歷史上看就是寶安的一個部分,是寶安衍生孕育出來的。深圳,本來就是寶安的一個小漁村,可以說寶安是深圳的母親。
歷經世事滄桑,寶安,由「縣」改「區」,由「大區」劃為「小區」,現在還有的面積,僅為397平方公里,管轄人口為514萬。無論從面積還是人口,都不能說大,但是寶安的心胸可是大的。
因為,它正在珠江口,又面臨著南海,正是一個海納百川、匯江入海的地方。這裡出了一位書記,如果從官階看,也就是個七品芝麻官。但是,他站得很高,想得很遠,管得還很寬。
一個不是學中醫的行外人,卻懷著深深地憂慮:對中醫現狀的憂慮,對中醫學正在失去本源,對中醫院和中醫生正在失去本位的憂慮;對中國傳統文化被貶低,被蔑視的憂慮,對中西醫難以「並重」,對中西文化難以「美人之美,美美與共」的深深的憂慮,對一種不正確的工作導向的憂慮,對人民衛生事業現狀的深深憂慮。
於是,一種擔承,一種責任,油然而生,;一種責無旁貸的責任感激發出來。可以說是,斬木為兵,揭竿為旗,他倡導並領導了「純中醫治療醫院」的誕生。他知道,此事困難重重,必須有篳路藍縷,披荊斬棘的氣概和毅力才可能立足和前行。
作為一個中醫的行內人,我們在欣喜敬佩之餘,也深感汗顏。我們深知,這不僅是一位好領導、好幹部,也是我、我們、我們中醫界、我們一切熱愛中醫、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人們,可以引為自豪的一位,可以稱之為「朋友」和「同志」的人。
對於我們中醫來說,實在是太難得了。他說,他「不懂中醫」是「行外人」,其實,他對中醫的認識,是很深刻的。他說,守正創新,「正」在哪裡,「正」就是要回到本源。
我們要出發,就一定要明白從哪裡出發,我們必須是從傳統的中醫出發。如果從西醫出發,或者是從中西結合出發,用這樣的模式來發展中醫, 中醫就沒了。
所以,我們要打出一個「純」字。所謂「純」:「就是要在現代醫學的環境中,讓中醫學回溯本源,讓中醫院和中醫師回歸本位。」
我認為這是說到了根本,說到了關鍵。他也深知這條路並不屈坦,如同2020年3月18日上午,寶安的一場疾風暴雨,我們必須在風暴中前行。
但是,他很有信心,他說在這條路上我們並不孤獨。一切有識之士,無論是政治家還是醫學家還是普通民眾,都會理解我們支持我們。
因為我們是根植在傳統的中國文化之中,傳統的中醫理論之中,是根植在我們的中醫療效之中,是根植在廣大的民眾之中。
春天來了,我們的根會紮地更深,我們的枝葉會更加繁茂。他充滿信心地說:「我們將迎來中醫藥發展更明媚更燦爛的春天。」
他說我們要加緊工作:「昨日今天不可辜負;未來已來時不我待。」各位,從兩位「老外」,一位德國科學家,一位基層領導者,他們的言行我們可以看出,中醫的現狀真的不那麼樂觀。
中醫的道路,雖然光亮,但也很曲折;中醫的入門,也真的不那麼簡單。不是說,學幾個方,幾味藥,或者幾個針灸穴位就進去了。這也就是廣源一開篇不敢直接講第一章,而是以零章、混沌之章開篇的重要原由。
諸位,我們的入門,的確是不一樣的入門,我只是力爭把你引到入口處,至於進去不進去,決心不決心進去,進得去進不去,真就是你自己的事了。
當然,如果你真想入門,又決心入門,甚至還想「登堂入室」,僅聽聽我的講座顯然是不夠的,我也用五十多年前我的啟蒙老師要我讀的兩本書向你推薦:一本是秦伯未先生的《中醫入門》,一本是南京中醫學院的《中醫學概論》。
I版權聲明
本文來源”深圳市寶安中醫藥發展基金會”,作者/陳廣源,版權歸權利人所有。
· END ·
編輯|白芷 視覺|花椒
-商務聯繫-
青黛|13418986412(微信同號)
預覽時標簽不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