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看手機或報紙上的小字時,目光難以聚焦、眼睛酸脹,不自覺地把目標物舉遠了看……這樣的場景,對於老視群體來說或許並不陌生。眼科專家表示,老視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人老了都會遇到,不必過於擔心。對於老視群體而言,到正規機構驗配老花鏡是最合適的方法。
老花眼屬生理現象
「人們常說,‘四十七八,兩眼花花’。老視俗稱老花眼,它不是病理狀態,也不屬於屈光不正,是人們步入中老年後必然出現的生理現象。」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副院長、眼科主任魏文斌告訴記者,人體器官到了一定年齡都有可能出現衰退,而老視則是身體開始衰老的信號。「就像到了一定年紀頭髮會變白、牙齒會松動一樣,人人都會老花。不論正常視力、近視眼還是散光,任何屈光狀態的人或早或晚都會老花,一般出現在40歲以後。」
「人的眼睛好比一臺照相機,睫狀肌相當於照相機的光圈。」魏文斌解釋,年輕時,睫狀肌調節自如,通過收縮和放松可以實現看近和看遠。但40歲以後,睫狀肌的彈性逐漸變差,調節能力降低,影像投射在視網膜時無法完全聚焦,看近物時變得模糊不清,這種現象就是老視。
隨著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超過2.5億,老視群體越來越龐大。有數據顯示,我國35歲以上人口有老視問題的人群占比56.9%,達3.9億,占全國總人口數的近三成。其中,中重度老視人群達1.46億,重度老視人群達800萬。
「與近視或白內障群體不同,老視群體主動就醫的概率不高。」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眼科主任醫師李海麗認為,目前人們對於老視的認知仍存在一定錯誤,很多人不把老花眼當回事,往往為了圖省事,直接選擇不配戴或隨意配戴老花鏡,例如不經檢查驗光就自行購買固定度數的老花鏡。
李海麗說,每個人的眼部情況都不同,錯誤的應對方式將使眼睛長期處於疲勞狀態。建議大家到正規機構驗光、配鏡,綜合考慮遠視、近視、散光、白內障等眼部情況後,才能配到更合適、更準確的眼鏡。
「相比於城市老年人,農村等邊遠地區的老年人情況更糟。他們可能老花眼已經很嚴重了,但自己並沒有意識到問題所在,也不懂得配鏡,往往都是湊合、將就,生活質量受到很大影響。」李海麗強調,當眼睛出現調節能力下降時,要認識到這有可能是老花眼,及時到醫院就診並排除其他疾病。
不能太指望矯正手術
日前,一些眼科機構紛紛開設老花手術門診,聲稱利用所謂的角膜激光矯正和眼內晶狀體置換老花矯正手術,能幫助老視群體從此「摘掉眼鏡」。對此,專家持有不同看法。
「隨著年齡增長,老視度數也跟著不斷改變,一般按照每5年加深50度的速度遞增。不管是角膜矯正手術還是晶狀體矯正手術,目前效果都不是特別理想。老視門診不能成為主流。」魏文斌表示,老花矯正手術也許在短時間內能使視力有所好轉,但由於機體自身系統給予不了相應的維護,隨著花眼度數的增長,過段時間仍需要重新戴眼鏡。「很有可能既花了錢,但視力也沒改善,所以並不讚成手術治療,最合適、最簡單的方法還是配老花鏡。」
「日常戴一副眼鏡,開車換一副,工作時又要換一副,一天要在幾副眼鏡之間不停切換……」這樣的狀態,是近視加老視群體的生活日常。對於這部分群體,魏文斌建議,可以選擇多焦點眼鏡,即一副眼鏡同時可以看清遠、中、近,不用頻繁換鏡,相對省事很多。
「老視並不可怕,配戴合適的老花鏡後對生活影響不大。每個人的老視問題都是逐漸發展、加重的,因此配了一副老花鏡不能一勞永逸,還需定期到醫院調換。」魏文斌說。
文:健康報記者王倩
編輯:管仲瑤
審核:曹政 閆龑
喜歡就告訴我們您「在看」 ↓↓↓ 本文經「原本」原創認證,作者健康報社有限公司,點擊「閱讀原文」或拜訪yuanben.io查詢【30UQAUCF】獲取授權 預覽時標簽不可點 文章已於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