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這是個「全民低頭」的時代
上班時間用電腦
下班時間玩手機
除了眼睛受傷
很多人年紀輕輕頸椎也不行了
當「低頭族」到底有多傷人?
我們來看看兩個案例
案例一
36歲的宋先生是杭州一家公司的業務員,兩個月前,宋先生突然覺得右側的頭像針刺般地疼,耳朵也悶悶的,聽東西刺耳。
當天睡了一覺後,宋先生覺得頭痛減輕不少,他以為只是工作太累缺少休息。沒想到,白天起來上班沒幾個小時,又開始頭痛難忍,已經沒法正常工作和生活了。
痛苦的宋先生輾轉去了多家醫院看病,但都沒看出什麼來。後來,他經人介紹掛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邵逸夫醫院神經內科的號,醫生詳細問診和檢查後,很快就「破案」了,宋先生得的是自發性顱內低壓。
檢查發現,宋先生的頸椎已經有多節段退變,多個椎間盤突出伴鈣化,形成的局部骨刺,竟然穿破了硬脊髓膜,造成腦脊液外漏,最終導致顱內低壓。
醫生追問病史發現,宋先生空閒時間喜歡宅在家裡玩手機,甚至走路的時候也會捧著手機,是個妥妥的「低頭族」,平時也很少運動,有時候感覺到脖子酸脹不適也不當回事。
宋先生的脊柱磁共振檢查
可見第2、3胸椎之間有「骨刺」形成(紅箭頭)
刺破硬脊髓膜,造成腦脊液外漏(藍箭頭)
案例二
無獨有偶,今年25歲的江女士最近也因為類似問題住進了邵逸夫醫院神經內科。
江女士是一位幼兒教師,上半年因為疫情影響需要給學生線上講課,「原本頸椎就不好,線上課程需要重新備課,策劃內容、準備PPT需要長時間電腦工作,花了很多時間準備,確實很疲勞」。
一周前,江女士開始感覺頭暈、頭重腳輕,逐漸變成直立性頭痛(就是站著或坐著時,即刻出現頭痛,全頭髮脹昏沉,後頸部和肩部發酸,平躺後即好轉)。
到邵逸夫醫院神經內科檢查,很快明確診斷為顱內低壓並伴有硬膜下出血。
檢查顯示,江女士的頸段椎間盤退變,形成骨刺並刺破了硬脊髓膜,造成了脊髓腦脊液滲漏,顱內壓力過低還造成了腦膜血管撕裂和硬膜下出血。
江女士的脊柱磁共振檢查
可見第1、2胸椎之間有「骨刺」形成(紅箭頭)
刺破硬脊髓膜,造成腦脊液外漏(藍箭頭)
站立時頭痛,躺下頭不痛
警惕低顱壓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王謹主任醫師解釋:
自發性顱內低壓是由於脊髓腦脊液滲漏,導致腦脊液容量減少所產生的。
我們的腦子和脊髓腔是一個密閉的囊腔,腦脊液充滿在囊腔中起到了托浮作用,避免腦神經受到震蕩。
一旦脊髓部位的囊腔(硬脊膜)發生破口,導致腦脊液滲漏、容量減少,就會導致低顱壓。
低顱壓最常見的表現是:站立時頭痛,躺下頭痛緩解。但部分患者可發生顱內出血、腦子下沉等嚴重並發症,威脅生命。
骨刺刺破硬脊膜,導致腦脊液外漏的示意圖
亞洲最大顱內低壓診治中心數據顯示
近一半低顱壓患者腦脊液漏與脊柱骨刺有關
脊髓腦脊液滲漏最常見原因是先天性脊膜發育薄弱。
但是,近幾年來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患者並沒有先天發育異常,而是脊柱骨關節退化增生,久而久之形成骨刺,骨刺刺穿硬脊髓膜,最後導致腦脊液外漏。
據國外報導,近三分之一的低顱壓腦脊液漏患者由骨刺造成。
作為亞洲最大的顱內低壓診治中心,邵逸夫醫院最近2年的數據表明,有近50%的低顱壓患者檢查發現腦脊液漏與脊柱骨刺形成相幹!
低頭族、久坐族當心
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脊柱退變
脊柱退變與年齡、生活習慣相幹,一般以中老年患者居多,但近年來患者明顯年輕化。檢查發現,20-30歲年輕患者也有多節段椎間盤突出伴骨刺形成。
詢問平時的生活習慣,多是螢幕操作時間長的「低頭族」,久坐不愛運動。
脊柱退變嚴重時造成頸椎病、腰椎病,會表現為頸肩腰部疼痛、肢體麻木無力等神經壓迫症狀。我們發現的病例的脊柱退變雖然沒有這些嚴重的壓迫症狀,但形成的小骨刺還是可以穿破脊髓膜,造成腦脊液外漏的嚴重後果。
宋先生和江女士也是幸運的,經過精確的漏點定位檢查和硬膜外血貼治療後,頭痛很快得到了緩解。
王謹主任醫師強調:
>>>>>>>>>>>>>>>>
脊膜破口修補後症狀可以緩解,但如果骨刺進一步長大,仍有可能再次刺破脊髓膜。患者後續必須改變生活習慣,減少低頭時間,改變手機不離手的習慣,並在醫師指導下練習頸椎操,避免再次復發。
記者 金晶
通訊員王家鈴 李文芳
·每小時15元,有人從早上8點半坐到晚上10點!最近杭州這種「小黑屋」一座難求
·延續第18年,杭州版「王老吉」又出攤了!「攤主」王阿姨說,這個涼茶攤是很多杭州人一起支起來的
·杭州男子打開電視機準備追劇,懵了!90元買的視訊會員年卡,3個月就過期店鋪關門?
·才上6年級居然已經禿了!杭州這樣的病例還不少,醫生說壓力大是很重要原因
更多消息,點擊「閱讀原文」進入杭州新聞APP 預覽時標簽不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