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顯微鏡下結腸炎 (MC)
MC是指一組以慢性水樣性腹瀉,一般腸鏡檢查無異常發現,但結腸黏膜活檢有病理組織學改變的疾病,其作為炎症性腸病(IBD)的身份日漸得到認可。
但與其他兩種IBD不同的是,MC與死亡率的上升,或其他不良預後(結直腸癌、需要進行手術等)無明顯相幹性。
MC的組織學亞型主要有兩種——膠原性結腸炎(CC)和淋巴細胞性結腸炎(LC),兩種病理類型的臨床表現相似,主要根據結腸黏膜活檢有無膠原帶增生而區別。
該疾病在1976年由Lindström及其同事首次報告。流行病學研究表明,近10年以來,隨著內鏡及其他檢查手段的發展,MC的發病率、患病率也不斷上升,在特定群體中,其發病率和患病率甚至已達到與克羅恩病(CD)和潰瘍性結腸炎(UC)相近的水平。
本病的病理生理機制難以詳細定義,但通常認為與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幹,此外,多種藥物均可觸發此病的發生,包括非甾體抗炎藥(NSAIDs)和質子泵抑制劑(PPI)。
顯微鏡下結腸炎 (MC)
四種使MC風險上升的主要因素為:
➤女性性別(比值比:2.5)
➤患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甲狀腺炎和乳糜瀉)
➤有吸煙史或目前仍吸煙(若目前仍為吸煙者,則風險為從未吸煙人群的風險的3-5倍,且疾病首發年齡比不吸煙人群早10年)
➤藥物暴露:NSAIDs和PPI(尤其是當下或近期的PPI使用)、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絕經後激素療法
丹麥最新的全國性研究顯示,PPI與MC使用的相幹性特別強,對CC的校正比值比為6.98,對LC的校正比值比為3.95。
NSAIDs和PPI的同時使用還能強化PPI與MC之間的關聯性。
因藥物暴露而發生MC的患者比例尚且未知,但據調查,35-55%的患者在確診前一年內使用過PPI或NSAIDs。暴露的時間、時長都很重要。
臨床表現
MC的症狀無特異性,患者最常見的臨床表現為慢性或間歇性水樣(非血性)腹瀉,嚴重者可出現脫水和電解質異常。此外,MC患者還常出現腹痛、體重減輕、夜間腹瀉,和大便急迫感(見圖1)。
圖1 3個隊列(瑞典、丹麥、德國隊列)表現出的MC的症狀
MC的自然病程不一。42%起病急,65%-89%的患者出現間歇性腹瀉,15%患者的症狀可自發緩解,盡管大多數患者的症狀須在復發-緩解交替幾次之後才能實現真正的緩解。
可見,MC的臨床表現可能與功能性腸道疾病(主要為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類似或重合。
一項對5000多名成年人的26項研究的薈萃分析顯示,39%的MC患者同時伴有功能性腸病。7%的功能性腸病患者同時伴有MC,其中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伴有MC的風險最高,可達10%。
在臨床工作中,可通過患者的年齡、性別、用藥史,是否存在體重減輕、夜間大腹瀉、腹瀉持續時間等確定MC高風險和低風險患者,對MC高風險患者進行結腸黏膜活檢,對MC低風險患者先使用止瀉藥物進行經驗性治療。
MC的嚴重並發症(結腸狹窄、潰瘍、蛋白質丟失性腸病、自發性結腸穿孔)較少見。
診斷
MC的診斷主要依賴組織病理學結果,尚無任何生物標誌物可輔助診斷。其組織病理學特征見表1、圖2。
圖2 MC的主要組織學特征
(A)淋巴細胞性結腸炎的特征是表面上皮內淋巴細胞大量增加,固有層細胞增多(放大×100);(B)免疫組化顯示淋巴細胞性結腸炎上皮內T細胞CD3陽性(放大×200);(C)膠原性結腸炎,表層上皮下膠原曾明顯增厚,固有層細胞增多(放大×100);(D)膠原性結腸炎(放大×400)可見膠原基質內毛細血管和炎性細胞浸潤,表面上皮細胞出現退行性改變,明顯脫離上皮下膠原;(E)苯胺藍染色(放大×200)和(F)Tenascin免疫組化染色(放大×200)突出膠原帶,顯示膠原性結腸炎特征性的鋸齒狀外觀。
治療「算法」
圖3 MC治療的推薦算法
*應避免的危險因素:吸煙、NSAIDd、PPI和絕經後激素療法。
†可能導致該腹瀉的其他原因:膽汁酸吸收障礙、乳糜瀉、乳糖不耐受、胰腺功能不全、小腸細菌過度生長。
醫脈通編譯整理自:Stephan
Miehlke, Bas Verhaegh, Gian Eugenio Tontini.et al. Microscopic colitis:
pathophysiology and clinical management.La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9; 4: 305–14. DOI:10.1016/S2468-1253(19)30048-2.
點擊「閱讀原文」,檢索更多文章。
預覽時標簽不可點